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10篇 "資訊科技實戰:心得分享"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10篇 "資訊科技實戰:心得分享"

資訊科技在當今社會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個公文網站編輯,我深切體會到資訊科技的重要性。它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為人們帶來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心得體會,探討資訊科技對於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影響。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10篇

第1篇

人的一生中,尤其是在幼兒時期,對於外界和新事物的感知是最敏感的。作為幼師,我們應該充分的應用幼兒的這一特性,做到有效的幫助幼兒獲取經驗。這時,資訊科技就是一個很好的幫手了。利用好資訊科技,我們就能夠達到聲形並茂的效果。

通過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選擇幼兒喜歡的方法可以刺激幼兒大腦中與記憶有關的神經中樞,從而使幼兒能夠很長時間的保持學習興趣,在活動中形成永久記憶。當然,這就需要我們做老師的投其所好了。有的孩子喜歡從“圖形”方面去記憶,那麼我們就要利用生動形象圖形來授課;有的孩子喜歡從“聲音”方面去記憶,那麼我們就要利用各式各樣的`聲音去授課。然而,一個班的孩子卻不止一個兩個,每一個孩子記憶的選擇性也有所不同,倘若我們單單從一個方面去幫助孩子強化記憶是行不通的。但是,通過多媒體授課,這樣的難題幾迎刃而解了。使用多媒體我們可以從“聽”“說”“讀”“寫”等多個方面同時進行,利用豐富多彩的動畫效果加上應情應景的音樂搭配,就能使傳統的略顯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對孩子有吸引力。孩子感興趣了,把知識學進去自然就不是什麼問題了。並且這種互動式的教學工具,在增強教學趣味的同時,也提高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資訊科技給幼兒建立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全新的學習方式,把資訊科技與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無論是學習環境、學習資源、學習過程、學習的內涵以及學習反饋和學習評價都呈現了前所未有的新特點。

所以說,在課堂活動中,充分應用資訊科技是十分重要的。在活動設計中多采用創設情景的方法,利用飄然而來的情景及背景音樂,給幼兒強烈的感官衝擊,立刻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更能激發幼兒探求新知的慾望。孩子年齡小,興趣維持的時間較短。要想在較短的時間裡引導幼兒去閱讀,是非常困難的事。但多媒體憑著它的生動性、直觀性、趣味效能很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的興趣達到最高點。

因此,只要我們利用好資訊科技,就能在今後的教學中柔韌有餘。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徵和知識結構,使多媒體輔助教學設計,減少閱讀的難度。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彌補幼兒直接經驗的不足,使手段運用與目標培養和諧而又高效。孩子在活動中感到輕鬆愉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希望和力求的一個結果嗎?

總而言之,聽了老師和專家們的講座,收穫了很多,希望能夠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理論聯絡實際,學有所用。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10篇

第2篇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乃至課外的教與學活動中。這次培訓,學習內容非常實用,他們(她們)分別從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資訊化環境的執行與維護、資料的統計處理、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的整合、新技術新媒體網路教學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電子白板的應用、簡報製作,多媒體素材的獲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網路搜尋資訊的方法和技巧,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等方面展開培訓。還結合大量中國小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上網查詢資源和一些軟體的.學習和使用,教師如何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指導與幫助。在這短短的幾天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1、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身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2、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的需要。

中國加入wto後,需要更多的高素質、複合型的創新性人才參加國際競爭。同時,資訊社會呼喚資訊人才,如果我們培養的人才缺乏捕捉資訊的能力、有效利用資訊迅速發現新機會的能力,就很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也就是說,要求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具有良好的資訊素養。而這些人才培養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直接由教師的資訊素養的高低來決定。

3、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4 、通過培訓,使我們掌握了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知識、研究方法,教學媒體選擇和使用方法

學習媒體素材的加工和獲取方法,掌握了資訊檢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導型和探究型教學設計的模式依據、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包括前期分析、確定目標、制定策略、選擇資源、確立步驟、時間分配、分析評價),教學資源與資訊化教學資源的基本概念,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等。 通過培訓,使我們具備了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及教學條件有效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具備了收集、甄別、整合、應用於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加以優化教學環境的能力,具備了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學習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總之,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所學到和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與能力,更好地應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最後,我想說,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之餘進行培訓是我的榮幸!我會不停地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知識、提升應用能力,持之以恆,不懈地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資訊技能的新興人才。

第3篇

資訊科技教學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資訊科技課列為中學必修課,通過開設資訊科技教育,意在增強學生的資訊意識,培養學習具有收集、傳輸、處理、應用現代資訊的能力和具有應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這是"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培養適應新世紀人才和滿足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的需要"。

事實上,資訊科技課最終教學目標是什麼?是要求學生掌握純計算機理論知識嗎?不!應該是教會學生一種學習方法。資訊科技始終是一種工具,對學生而言,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工具。如果明確了這一點,資訊科技課就不該是簡單教會學生幾個簡單的基本操作,而是讓學生在資訊科技技術下掌握如何學習的方法;在學習中遇到技術困難,再去了解並掌握相應的技術操作。

一、資訊科技課要立足普及學生電腦知識,樹立資訊意識

對於青少年學生來說,由於已有的知識和社會經驗較為不足,對計算機的'理論和原理仍感到很高深莫測,我們的教學如果重理論而輕應用,結果只能是學生害怕電腦。因此,我們的教學目標應是立足於普及電腦知識,樹立他們的資訊意識。

以"從網上獲取資訊"這一單元課為例,來說明如何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按常規教學,是先講一節因特網基礎知識課,向學生灌輸什麼是瀏覽器?什麼是ip地址和域名?什麼是……?幾個名詞解釋下來,學生早就厭煩了。而對沒有上網基礎的同學,也嚇得不敢上網了。如果接下來再講搜尋、下載等操作,已經上過網的同學不用老師講他也早已會操作了,而沒有上過網的同學,看著那麼多的內容,怎麼也掌握不了。學生對這種課當然感到反感。

如果以任務驅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有興趣去做,例如:瞭解一下西藏的風土人情,通過網路搜尋點選便可得知,觀察地址,再輸入ip地址來觀察。學生們就輕鬆的理解域名與ip的區別。

二、注重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資訊科技課最突出的特點是:實踐性很強,一定不能用教師的講來代替學生的學和動手,要大膽讓學生去探索、去操作,要讓學生在動手中學習知識,熟練基本操作技能和培養創新意識,提高應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對於從未操作過電腦的同學,是老師教學過程中較為難處理的一個方面。採用上述教學方法後,平時上課輔導的重點,我會放在操作基礎較差的同學那兒,對他們的作品製作要求也相對低一些。事實上,電腦基本操作也就只有建立一個資料夾、複製與貼上、儲存一個檔案等。通過一對一的指導,從未操作過電腦的同學也能很快地掌握這些基本操作。而對於上網、搜尋、下載及word製作上的操作,即使這些同學當時未掌握,但當他要用到的時候自然會去問周圍的同學,因此這些同學如果在主題內容的策劃上下點功夫,單元成績不一定比操作熟練的同學低。

學生們在圍繞自己學習主題的製作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資訊科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當學生掌握了這種資訊科技的學習方法後,那麼將資訊科技運用到其它學科學習時,還會有什麼困難呢?

評價的內容與方式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與方法、學習中的交流與合作、動手實踐和操作能力。

怎樣讓學生去迎接學習上的挑戰?怎樣培養他們勇敢地去面對和熟悉一個複雜、令人迷惑不解、始終變幻的世界?思考著這些問題的同時,我深信: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育他們健康成長,比教給他們知識本身更重要。當學生個性得到發展、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健康成長以後,他們的創造力無疑會得到最充分的開發。

第4篇

“二十一世紀的人才,必須懂英語,會電腦”、“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從以上的話語中,可見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已成為國小生必不可少的課程組成部分,這不僅僅對培養跨世紀的人才具有現實意義,並且對提高我們民族的素質也有著深遠的意義。資訊科技課與其它國小課程有所不一樣,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必須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目前,許多國小都陸續開設了資訊科技課程。國小資訊科技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本事。下頭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反思總結。

國小生對遊戲異常感興趣,而計算機正具有能玩遊戲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能夠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於遊戲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例如學習指法是十分枯燥的,如果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並且很不願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採取遊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教師比賽。學生在“打老鼠”等遊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於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景下,教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學生們再玩這個遊戲時就感到簡便自如了。這樣,既堅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能夠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在教學中能夠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徵,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忙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資訊科技課的教學中應根據其特點,針對一些計算機術語、理論性概念作有針對性講解,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關健並且形象具體,然後讓學生經過很多的操作來驗證所學生的知識,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輔導,在經過螢幕監視器或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如我在給五年級的同學介紹鍵盤時,我提問“空格鍵、換檔鍵和backspace鍵有什麼特徵?”讓學生討論。經過討論讓學生明白空格鍵上沒有任何一個字元,其主要作用是輸入空格。同樣抓住換檔鍵上有向上的箭頭,其主要作用是來輸入上檔字母。還抓住backspace鍵有向左的箭頭,其作用是刪除游標前面的字母,相當於咱們平時用橡皮擦寫錯的字。用這樣的方法,變抽象為直觀,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記憶。

電腦知識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也喜歡上資訊科技課。我們教師應當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其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電腦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手段之一。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必須的閱讀本事。能夠自我探索一些工具及軟體的使用方法,一般情景下采勸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即學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時,一開始教師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過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講解,而學生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又要用到,讓學生帶著問題自我去閱讀教材,然後教師再加以引導,最終解決實際操作問題,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逐漸會構成自我解決問題的本事。如在教學娣7課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學習。有的學生討論、嘗試,有的學生在看書尋找,同學之間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幫忙起來。最終讓學生互相交流,教師進行適時的點撥,學生很容易就瞭解了視窗的基本組成,並學會了視窗的最小化、化、關掉。

總之,要上好國小資訊科技這門課程,只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必須使用易於學生理解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趣味、生動,使我們的學生能在簡便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本事,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5篇

資訊科技時代,知識不斷更新,單純的知識儲備型人才已難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歷史教師,由於歷史作為記載過去的學科,時間久遠,理解史實有些困難,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直觀的素材,感知歷史;同時利用學生好玩、好動、好奇,容易被新鮮事務所吸引的天性,使這項技術和正確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創設良好的認知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優勢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

1、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創設歷史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歷史知識最大的特點就是過去性,學歷史的都知道一句話叫“歷史沒有假如”。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雖不可重複歷史,但可以再現歷史。利用影視資料、自制動畫、文物圖片、地圖等,營造歷史情境,再現歷史場面,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學生只有對歷史學科有了興趣,才能品味歷史、把握歷史。

例如在執教《美國南北戰爭》一課時,利用網路技術將戰爭形勢圖以及林肯影象、生平介紹等,把這些影、像、圖、文等資料有機地組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近似真實的歷史情境,消除了學生和這段歷史的時空距離,很快被這種情境所吸引,融進了這段歷史當中。

2、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達到大容量、高密度、快節奏,提高歷史課堂效率。在課堂教學中,對基本史實和一些課堂上較難表達的歷史知識、歷史事件、基本概念、地圖地貌等,可以在網站上收集相關資料,然後製作成多媒體課件來組織。這種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將大量的資料呈現給學生,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在說明歷史事件、概念、史實時材料集中,簡明準確,省時省力,從而達到大容量、高密度、快節奏的現代課堂教學要求,大大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3、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學習歷史的目的不在於單純地記憶一些歷史知識,知道一些表面現象,而在於通過資料、證據和推理、形成綜合、分析、運用史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和批判意識,真正逐步使學生“懂得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分析、解釋各種歷史現象”。這種能力的形成,僅靠薄薄的一本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而現代資訊科技為實現這個目的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通過多媒體和網路可以為學生提供眾多的資訊,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擴充套件思維空間,為學生比較辨別、思維、綜合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既然資訊科技在歷史教學中能夠發揮如此大的作用,在平時歷史教學中,我們有必要充分利用這種現代化手段,來使我們的歷史課更加生動、高效。下面我以《戊戌變法》一節課為例來談談資訊科技在歷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形象匯入本課,明確教學內容,做到教學設計的有的放矢。

教學設計必須符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戊戌變法的內容及意義。教學難點是如何評價戊戌變法。上課時先播放《中國近現代史》聲像資料,僅用了六七分鐘就介紹了戊戍變法從開始到失敗的過程,以及變法的內容。然後引導學生邊瀏覽課件邊重點分析戊戍變法的內容,特別是引導學生如何評價戊戍變法,在這裡不僅給出了大量的各派的觀點、學說,而且適時點撥評價的方法,通過學生的討論、發言,形成對戊戍變法的正確的認識。因此,多媒體網路技術下製作的課件能高度濃縮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2、充分利用資訊科技,突破重點難點,激發學生主動剖析歷史事件。

變法內容和意義是教學重點,為此,我設計了“歸類措施表”,把變法內容分為4個方面,16項措施,以多媒體形式展示出來。然後讓學生分析這些措施會對誰有利、對誰有害,再引導學生把變法的意義歸納為“三個有利於”:有利於資產階級參政,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利於西方科技的傳播。

對本節難點“如何評價戊戍變法”這一問題,薈萃各派具有代表的觀點,甚至摻雜一些虛假的資訊、建立它的資料庫,以便讓學生蒐集資訊、甄別資訊、處理資訊,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的一得之見。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利用這些資料提煉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向教科書、權威挑戰。結果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教學的氣氛異常活躍,學生思想的敏銳性和深刻性、思維的活躍性和流暢性,大大超出了教師的估計和想象。所以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只給材料、不給結論的資訊方式,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尤其是對於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其批判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3、發揮資訊科技的教學優勢,模擬歷史情景,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

在運用資訊科技教學手段講解貫穿全課內容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兩個模擬歷史劇:一是康有為與頑固派的論戰。讓學生自己表演,並適時用投影儀顯示論戰時的插圖,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當時論戰的激烈情景。二是譚嗣同夜訪袁世凱的情景。通過表演,學生不僅重溫了這段歷史,而且對袁世凱的性格有了一定的瞭解,認識到袁世凱的陰險狡詐,為以後講解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作了鋪墊。同時,設計了一個列表歸納分析(戊戌變法的內容對誰有利)、一個材料分析(光緒頒佈詔書的真正含義)和一個關於愛國主義(譚嗣同自願犧牲的意義)的小討論。這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再配合資訊科技的聲、圖、影效果,能使他們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

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在歷史學科中的應用有利於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地優化課堂教學。使學生以趣激情,寓知於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精神飽滿,情緒高漲,乃有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之快感,師生感情融為一體,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不知不覺中完成教學任務。

第6篇

對於資訊科技的使用,我只是停留在簡單的課件製作上和對多媒體簡單操作上。通過線上教師資訊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培訓學習,真是讓自己開闊了眼界,讓自己知道自己和先進教師的差距,也深深地感謝這次學習的機會。

這次學習讓我對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學習資訊科技,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明白了資訊科技在課堂中的應用,有助於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能使老師跟上資訊化時代不斷提升的步伐:有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圖文並茂之感,變被動為主動,帶給學生以沉浸式體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欲;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容量,節省授課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我只是停留在基礎應用上,像課件製作、軟體ppt、教室裡輔助教學的智慧平臺、釘釘、微信的使用。通過此次培訓,真正地認識到在資訊科技的'運用方面還有許多的不足,如在課件製作上不夠熟練,不夠精美,在雙減形勢下,應用新型資訊科技進行課後作業設計和課後評價方面做得不夠好。

在今後的業務提升方面還要學習大量新知識,新技能,新技術,更新觀念,提升專業素養。在疫情這一特殊背景下,自己一定要認真學習國家、省市優秀的教學視訊,學習、借鑑優秀案例,不斷反思自我,優化自我的教學方式,不斷提升自己,做到資訊科技與語文學科的有機融合。

總之,這次的學習,讓我更加堅定了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讓資訊科技捕功教學真正走進課堂,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提高教學質量。學無止境,我會永遠在學習的路上砥礪前行。

第7篇

通過學習深深地認識到,資訊科技的發展深刻地影響了整個世界,也深刻地影響了各學科教學世界,也深深地影響著各學科學科的教與學。

資訊科技平臺可以使各學科變得更加現實,使各學科模型思想發展到了空前的水平。在現代資訊科技平臺的支援下,很多的'原來只能在抽象世界裡的課程實驗變成現實;可對抽象的各學科的概念、過程進行了模擬;再難的計算、再複雜的過程,只要給出演算法就能夠輕而易舉地得到了解決;複雜多變的教學系,利用計算機可以實現化靜為動地揭示學科圖形之間的關係。由此可見,在各學科的教學中,藉助現代資訊科技平臺,可使得各學科知識的發現過程更容易呈現;蘊含在各學科知識裡的教學思想更容易表達;教學方法更容易實現;各學科與現實的聯絡更加密切。利用資訊科技平臺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的各學科學習環境,操作、觀察、試驗、猜想、發現等過程變得具體而清晰,嘗試錯誤的成分減少,教學思維指向性的增強,教學推理邏輯基礎更加穩固,教學思考更有程式性,這就能極大地增加了學生通過自主的積極的學習思維而成功建構教學概念及其體系,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並使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現實。

第8篇

xxxx年8月26日至27日,我榮幸參加了中改院舉辦的海南省粵版教材《資訊科技》培訓。聆聽劉良欣、王國洪兩位老師對新教材的講解剖析,在這短短的一天半的時間裡,讓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26號及27號下午,由佛山市順德區教育發展中心劉良欣老師《新世紀版資訊科技教材培訓》講述了資訊科技課程的發展歷程、新版教材簡介和教材特點。劉老師先介紹國小從三年級到九年級教材的編排、結構、目的等,,接著緊扣國小和國中兩個階段的課程目標對粵版教材作了詳盡的分析和講解,通過培訓不僅對教材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教學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後劉老師播放了一段資訊科技示範課,展示了教材的融會貫通和活學活用,併為我們推薦了一本好書《不插電的資訊科學》,為我們提高資訊科技教學的活躍性和興趣性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27號上午,資訊科技正高階教師、特級教師、碩士生導師黃國洪為我們作《網際網路+時代資訊科技學科課程與教學創新》的演講。黃老師介紹幾種思維:粉絲思維、焦點思維、快一步思維等。黃老師還暢談了資訊科技教學的.核心素養、資訊素養、資訊科技課程及設計、資訊科技學習活動設計等四大板塊。最有收穫的是黃老師談到的資訊科技學科的核心素養總結出來有四個內容:資訊意識、計算思維、資訊社會責任、數字化學習與創新。黃老師對於assure模式內容的講解,更值得我去反覆研習加以消化運用,對以後資訊科技的教學會有更大的幫助。

這次資訊科技培訓的內容很實用,我要認真研讀教材,做好新學期的資訊科技教學計劃,我要把培訓中獲得的知識運用於今後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

第9篇

多年來由於思想認識的偏差及學校條件的限制,在農村中國小中難以開展正常的資訊科技教學活動。我一直認為資訊科技如同勞動技術、美術、思品等課程一樣可有可無。資訊科技就是單純的電腦操作,教師上資訊科技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操作電腦,特別是對於農村的國小生來說,學會正確開機、關機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之間的很多資訊 技術課時就用來給學生觀看視訊,學生不用呆在教室裡學習就覺得非常高興。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沒有一個領導聽過一堂資訊科技課,沒有一個領導對資訊科技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過合理化建議。作為農村中國小的資訊科技教師,即使沒有按照大綱完成教學任務,還是很受到學生的歡迎的`。

自從參加了培訓學習,對照各個模組的培訓知識,發覺自己以前的想發異常幼稚。針對我校的實際,我認為在農村中國小中,要按照大綱要求上好一節資訊科技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農村國小還有很多學生家庭沒有電腦,很少有機會與電腦接觸。學校的計算機少,電腦配置低,難以保證學生正常上機實踐的問題,給正常的資訊科技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在此次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堅持每天都上網學習,參與線上交流並高質量完成作業。並且注重學思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反思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讓我在學習中感覺到農村資訊科技教師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等都是一個新問題。就像我們鄉鎮國小的教師,只有轉變教育觀念,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提高自身素養,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實現一名農村資訊科技教師應有的價值。

此次培訓是通過電腦、網上課堂自學,雖然是這樣,但是聽著老師的講解,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瞭解的知識,讓我感覺到真是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還有待於提高,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還需不斷地學習,充電。在培訓中,我瞭解資訊科技基本工具的作用,認識了多媒體,瞭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掌握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法,能夠用資訊科技有效設計學科教學方案。掌握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準確診斷和切實解決學科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施和評價能力。瞭解學科教學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能夠在各個學科教學中選擇運用,改進課堂教學及其研究行為。明確課程改革與發展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新要求,能夠在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學業測評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教學研究理論和學科教學研究方法,能夠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並形成初步成果。

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體的使用,瞭解多媒體課件製作流程已成為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製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製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優秀的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視訊、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擷取網頁和視訊等,並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次培訓使我們對資訊科技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通過培訓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資訊科技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為了真正推資訊科技的發展,我將會把所學知識應用於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資訊化建設。同時,學無止境,我也將繼續努力學習,認真鑽研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為教育資訊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學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資訊科技培訓的內容很實用,培訓結束後,我要把培訓中獲得的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今後,我將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繼續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個人資訊素養,多學習相關的知識,爭取使自己的計算機技能能夠更長時有效的為教學工作服務。

第10篇

我參加了國小教師計算機資訊科技培訓,這次培訓,我感觸很深。我深深地體會到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走到了我們身邊,認識到課堂上要把資訊科技完美地融合到教學之中,充分發揮計算機工具效能,利用網路資源,蒐集資訊、處理資訊,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另外我體會到教育對教師在專業知識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進入21世紀,知識總量呈幾何數增長,俗稱“知識暴炸”,專業知識更新之快,使得一些專家昨天還是專業知識的權威,今天就可能落伍。所以說我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努力實現在專業方面發展,將跟不上不斷變化的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教育專業發展不僅要幫助教師更深刻、靈活地理解學科知識,還要幫助教師理解學習者的言行,掌握關於學習的知識,瞭解可用的課程資源和最新教育教學技能技術,並培養教師對實踐進行分析和反思的習慣和技能, 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無精打采的教學氣氛。它使教師從傳統的知識傳遞者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教學的組織者,教師和多媒體、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組合成了一個合理、協調、有創造性和發展性的學習整體,從而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了無生趣。如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詢資訊)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並利用資訊科技完成任務。最後,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這樣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通過現代教育媒體,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積極的,合作的教學模式,由於其視聽結合、手眼並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遊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最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做到自主學習、衝學習和高效學習。在現行教學中恰當、正確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對優化數學教學起著顯著的作用。 傳統的教學手段似乎就是那麼單調,黑板加粉筆。由於有些學科自身的特點,沒有那麼形象、生動、具體。學生起來有點枯燥無味,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隨著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確實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計算機把語言、聲音、圖象、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後,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資訊,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教學中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有很大的輔助作用。

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並把這次所學的內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讓學生快樂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qitawenan/xmp2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