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張愛玲作品讀後感範文

張愛玲作品讀後感範文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女作家,那麼她的作品相信大家都讀過,那麼來寫一篇讀後感。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張愛玲作品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張愛玲作品讀後感範文

張愛玲作品讀後感範文

青春是什麼?

青春是一片雲,朝也彩霞,晚也彩霞;青春是一陣春風,吹皺一池春水,揚起漫天飛絮。

青春是一種激情,它充斥著你澎湃的血液,刺激著你那雙孜孜求知的雙眼讓你對世界充滿好奇,樂於接受任何挑戰。

青春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講是一筆財富。因為年輕,我們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因為年輕,我們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魄力;因為年輕,我們擁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志向。我們年輕,我們是一群追夢者,我們可以駕馭人生的航船,在蔚藍的天空下,在粼粼的碧波上,高揚著夢想的風帆,去追逐我們的理想。正因青春如此珍貴,如此美好,有人會在青春已逝後,憑欄獨吟“黃卷青燈,美人遲暮,千古一轍。”

張愛玲的這篇《遲暮》正是向人們提醒珍惜青春。文中描寫了一副在勃勃生機的春天,一個青春已逝的女子憑欄哀悼青春的畫面。“成團的柳絮,模仿著二月間漫天舞出輕清的春雪,飛入簾櫳”,這是多麼富有詩意的意境,卻有人在此憑欄悲傷。強烈的對比,讓人心中驚醒。許多人不正是在“才從青春之夢裡醒過來的眼還帶著些許朦朧的睡意”的時候,青春已悄然離他遠去了嗎?而當他們醒來的時候,他們也只有在悔恨中悲傷。這篇散文表現了作者對青春的緬懷,對青春易逝、紅顏易老的感嘆,同時也是對我們年輕人的一種警醒:不要等和文中女主人公“在心裡千迴百轉的想著,接著,一滴冷的淚珠流到冷的嘴脣上,封住了想說話又說不出的顫動的口”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在這篇散文中,或多或少反映了作者對理想的追求和對青春的珍惜,但更多的是一種提醒,對擁有青春的我們的一種警醒。青春易逝,誰也不想憑欄獨吟“黃卷青燈,美人遲暮”吧。

從中我們至少讀懂了一點,那就是:青春是寶貴的更是短暫的。青春是我們手中最大的資本,我們有本錢去追逐我們想要的,我們可以用青春放飛我們的夢想,去實現我們的夢想。我們雖然不能增加青春的長度,但我們可以增加青春的寬度;我們雖然不能讓青春為我們停留,但至少我們可以讓青春無悔。讓我們把握現在,把握青春,把握未來,奏出最美的青春之歌。

張愛玲作品讀後感範文

張愛玲的散文《愛》短小精悍、洗盡鉛華、膾炙人口,不是傳奇,勝似傳奇,讓人歎為觀止,堪稱最美愛情悲劇。

開頭一段,僅為四字,故事性極強,引人入勝。“這是真的”,其真實感不僅體現在對比技巧的真實,還體現在回憶的真實感和敘事的真實性。

為何提及“小康之家”,無論富貴之家還是貧窮之家,都不大可能被拐賣,小康之家之說,表明故事的真實性,也反映出事物的普遍性。“生得美”寫出了女子的絕世之美,用“閉月羞花、沉魚落雁”則落入俗套,“生得美”說明了一生下來就是美人胚子,無需任何修飾,純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跟潮汕方言“生好”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贊人“女大十八變”並非好話,有之前很醜或者整容之嫌。“被親眷拐了”,深深的悽美之感便升騰而起,因為美的東西有價值,一旦有價值的東西被毀滅,那就是悲劇。這裡先是“月白”,其實為悽景、悽物,再是“各自走開了”,意味著唯一的幸福瞬間幻滅,到了“就這樣就完了”,讓人感覺到美好的事物或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接踵而至的是無盡的苦難,痛苦又漫長,剛好印證了“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與美好甜蜜形成強烈的對比,讓女子刻骨銘心,“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從前那最溫柔最觸及靈魂深處的人和物,以至於“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青人”,讓人憐惜不已、感慨萬分。

愛,要怎麼說出口?“噢,你也在這裡嗎?”是“我愛你”的張氏語言,含蓄美,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而“說了一聲”和“問一聲”,看似相似,其實略有不同,前者更傾向於明知故問,脈脈含情。後者,已然是冷冷的陳述,或者是熱烈之後的悽愴。

“春天的晚上”和“後門口的桃樹下”,看似簡單,實為化用“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於無形,營造出美好、朦朧的愛情氛圍。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意境雄渾遼闊,與微信登入介面神似,時空感強烈,存在著巨大的張力美,比起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有過之而無不及。

《愛》從絢爛始,以平淡終,悽美至極,有如一顆璀璨明珠,集愛情、時空、人性等永恆主題於方寸之間,今昔感強烈,物是人非,蔥綠配桃紅的蒼涼,閃爍在浩瀚散文之中,讓人愛不釋手。

張愛玲作品讀後感範文

如果說,戰爭摧毀了一座城市,也成就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那麼我則認為,社會的不公,命運的苦難,教會的是成長和強韌。

白流蘇——讀過張愛玲《傾城之戀》的人都知道,在眾人眼中,她是一個用青春去並最終獲勝的女人。她虛榮,做作,美麗的假面具下深藏著人性的卑瑣。

但我卻不這樣看。

在張愛玲細膩筆調下,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性鮮明的白流蘇,而且看到的是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其實,社會上還有千千萬萬個白流蘇,不是她影響了社會,而是社會造就了她。

並非每個人都能堅守自己的理想底線。能夠流芳千古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是在社會底層徘徊往復的平凡人。他們的生活並不理想,人生經歷了種種不平與坎坷。如果事事順心,誰不想過自己理想主義的生活呢?但是現實給出的回答是適者生存,你只有在摸爬滾打中才能繼續前進。

白流蘇,再怎樣,她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她曾說:“我又沒讀過兩年書,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能做什麼事?”她甚至說:“一個女人,再好些,得不到異性的愛,也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女人們就是這點賤。”從她的字裡行間,可見當時的女性根本就是個缺乏自立的弱勢群體。在她們的潛意識裡,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屬品,婚姻則是她們的庇護所和炫耀的資本。白流蘇在這樣的社會大染缸裡,成了卑弱、虛榮、庸俗的金錢奴隸,她追求婚姻的動機也許就是這樣。後來白流蘇變得強勢與精明,大概是對自己坎坷命運的一種無奈抗爭吧!原本還指望婚姻能帶給她至少表面上看來是幸福的生活,但隨後的婚姻失敗澆滅了她的幻想。她忽然發現自己不僅失去了男人,還要忍受孃家人的白眼。世態炎涼把她趕入死衚衕,她沒有退路,只能做出選擇。她不願也不肯接受女人只能由男人支配和擺佈的現實。為了命運,她寧願把自己當賭徒,狠狠地與社會現實賭一把。

她贏了,範柳原是她成功的作品,也是她炫耀的工具。沒有什麼好指責的,她選擇的只是用女性特有的方式來爭取自己想要的幸福,這難道有錯嗎?

如果認為白流蘇做作,那就是不理解她了。在我看來,像她這樣並無多少賭本的人,能做到的就是儘量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確,範柳原一開始對她並非真心,兩人在一起不過是各取所需。雖然最終兩人患難見真情,但這是意料之外的,並不能抹去她的現實主義動機。

儘管白流蘇有些作風我不認同,但是她的性格不得不讓人折服。人生困境教會了她成長,讓她不顧世俗偏見,從單純走向成熟,從大家閨秀轉變為社交名媛,以老練的手法遊離於各種場合。對於她後一次婚姻的勝利,我不得不說這是智慧與手段的完美結合,也是白流蘇的高明之處。她大膽、努力,精於算計,敢於打破陳規,最終成全了自己的念想,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這便是我眼中的白流蘇,一朵綻放在男權主義時代的強勢玫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xinde/40mm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