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路遙轉讀後感模板5篇

路遙轉讀後感模板5篇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加強大家對書上內容的體會,寫讀後感是一件可以提升我們閱讀質量的事情,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路遙轉讀後感模板5篇,供大家參考。

路遙轉讀後感模板5篇

路遙轉讀後感篇1

?人生》一書給我最大的吸引在於它的名字。“人生”——多麼廣闊的一個詞語,一本書能寫盡其間的所有嗎?滿懷一種期待,開始細細品讀這本書。

本書描寫了農民子弟高加林的人生經歷,從教師到農民到記者再到農民的一系列身份的改變,行為的變化,思想的變化,以及與巧珍、亞萍兩個女人之間的愛情,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氣息。

從教師到農民這一身份的變化確實讓高加林無法接受,而正是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但凡青年,總是富有激情;然而奮鬥,卻總是充滿辛酸;而且愛情,還總是伴隨無奈。這就是高加林的真實。

高加林的確具有比別人更強的能力和才幹,他有見地,有抱負,關心社會,還像城裡的青年一樣時尚——會打籃球!可是這一切的一切又有什麼用?他的身份卑微,只是黃土地上普通平凡的農民的兒子!沒有社會關係,沒有經濟地位,沒有權力資源??這所缺乏的一切的一切,都似乎註定了他最終被書記所排擠,教師的職位被書記公子頂替的宿命!奮鬥到最後,又得到什麼?當他在失意之時,落魄之際,有一個美麗的女孩向他表達了自己的愛意,陪他度過了那段沒有陽光的日子,她就是巧珍。巧珍是個單純、善良的女孩,簡單地愛著加林,可是她當時愛上的是個不成熟的加林,他總是把自己的感情牽強的與自己的前途相聯絡。我們為巧珍不平,她處處為加林著想,可

是他呢?最後卻選擇了一個以前是高中同班同學的知識分子,認為人家懂知識,懂文化,家庭條件又那麼好,可以幫助他以後的人生,然後找了個自私的理由拒絕了巧珍,傷透了那個單純的農村女孩的心,親手毀滅了那片真摯的愛情。這也讓我不得不思考感情與這個世界現實的關係。

當高加林再次碰見高中同學亞萍的時候,巧珍那蒼白如紙的單純也就真如紙張,被亞萍那如火的激情所燃燒,所湮滅,蕩然無存??拋棄了那個沒有文化、見識,沒有共同語言的巧珍的高加林,滿懷憧憬地和亞萍走到了一起,他們在一起就會幸福嗎?他就能得到他想要的嗎?就像於連和德·雷納爾夫人的故事類似,上天又給他“開了一個玩笑”——他“走後門”的事情被人揭發!所有的所有,工作、榮譽、幸福頃刻化為烏有。命運如同迷宮一樣撲朔迷離,繞了一個圈子,帶著滿身的傷痛,他又一次回到了黃土地??釋放青春的激情,有何錯?為報負而奮鬥,又有何錯?追求愛情的美滿,更又有何錯?究竟人生是什麼?為何一連串的對竟得出了一個無情的錯!高加林的失敗,高加林的悲劇,正是在於他選擇了一條與現存的人生觀,與現存的社會結構規則相矛盾的奮鬥方式。

不管處在什麼樣的時代,盛唐或者亂晉;不論處在什麼樣的階層,帝胄亦或寒衣;不管處在什麼樣的年齡,白首還是垂髻——縱觀古今中外歷史長河,即使同樣的時代同樣的階層同樣的年齡,總是同樣伴隨著成功者與失敗者。劉邦與項羽、李世民與太子丹、康熙與光緒??行筆到此,不得不提路遙書中提到的艾青的話——人生的道路

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還年輕的時候。

“我們這個年代的年輕人,對前途和命運充滿渴望與希冀,也有飛黃騰達、出人頭地的慾望。為了順應時間的潮流,為了遵循利益的法則,我們不停地改變著,追隨著更體面更充裕的物質生活,哪怕在紛繁的人流中難以呼吸,遍體鱗傷,仍要強忍著華麗外表下內心的焦慮和煎熬。也許,我們早就忘卻了小時候第一篇關於理想的習作了。”是啊,人,生來就有權利追求幸福、自由和快樂!可是,在成長的路上,我們逐漸模糊了目標,把金錢和事業等同,把美女與愛情混淆。等到遍體鱗傷的那一天,猛然才發現,我們已迷失,跌倒在人生的岔道上。

書本的最後高加林一下子撲倒在德順爺爺的腳下,兩隻手緊緊抓著兩把黃土,沉痛地呻吟著,喊叫了一聲:“我的親人哪??”,這是一種警醒,也是給了迷失的年輕人一個溫暖的懷抱,彷彿一個新的黎明又將來臨……

人生也就是這樣,其實無非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無關對錯,僅僅在於我們能否有勇氣在矛盾中作出選擇並勇敢承擔一切後果,看清我們的路,向著光明走下去……

路遙轉讀後感篇2

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經典為什麼會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它到底帶給我們什麼?一直也在閱讀經典,渴望從前人的作品中,獲得閱讀的快樂、認同和感動,更想從中收穫知識,汲取智慧,得到力量。經典照亮不了我們的人生,卻可以激起我們的思考與困惑,也為我們提供一些參考和指導。

路遙的成名作《人生》正是這樣一部作品。小說以改革初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背景,著力塑造了高加林這一當代中國農村富有歷史深度的青年形象,描寫了他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人生變化過程,他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主要矛盾,也讓我們在閱讀之餘對愛情、對人生進行思考與探索。

初讀《人生》,給人留下印象最深地莫過於糾纏複雜的愛情了:高加林的薄情,巧珍的痴情,黃亞萍的絕情,張克南的真情……就這樣交織在一起,促使我們思考何為愛情,怎麼對待愛情。千百年來,人們也都在探索它的奧祕,可它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帶給人更多的是一種感覺,一種體驗。雖然我們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但我們卻可以判斷什麼不是愛情,也許,高加林和巧珍的愛情悲劇,一開始就已經註定。有文化、有理想的高加林即使在他和巧珍那段最開心的日子裡,也始終想著怎樣走出貧瘠的山川。他最初會接受巧珍,更多的原因或許是他做農民的困頓與需要安慰的心理。並不是說他看不起農民,他是農民的兒子,只是多年的教育經歷漸漸褪去了他身上的泥土味,他沒有想過要像父親一樣一輩子做個農民。但巧珍對加林的愛卻是不附加條件的,沒有前提,無怨無悔,愛得純粹,愛得徹底,愛得讓人痛徹心扉。

大馬河橋上,雪花飄揚。分手的時刻,巧珍哽咽地說:“加林哥,我儘管愛你愛得要命,但知道我配不上你了。我不識字,給你幫不上忙,還要拖累你的工作……”她搖搖晃晃跨上自行車走了,狗皮褥子掉在了雪地上……愛情的過程異常動人,愛情的結果卻很殘酷。沒有終成眷屬,難道我們就不需要愛情了嗎?當然不是,生命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愛情也是。儘管結果可能不夠圓滿,可是僅憑結果評價愛情顯然不夠客觀,沒有過程的風風雨雨,沒有兩個人的相濡以沫,結果也許只是不幸地開始。從悲劇的本身我們看到的不應該只是悲劇,而是希望,是人活著的勇氣與激情,我們也正是從那些遺憾和悔恨中不斷成熟成長起來,而這正是愛情甚至生命價值的體現。

愛情是無常的,幸福卻是真實的。對於巧珍來說,馬拴的一句話“我一輩子就是當牛做馬,也不能委屈了你,咱鄉里人能享多少福,我都要叫你享上……”這何嘗不是一種真正的幸福?幸福千千萬,存於心而不是顯於形。對於高加林來說,做了場好夢,猛摔下來,他也不該惋惜,他的愛情不在這裡。

1992年黃土高原開始落雪的時節,路遙離開了他熱情謳歌的這個世界,離開了我們,時年42歲。雖然他不是一個天才作家,把生活的苦難和殘酷寫出來也不是他的特色,但是他的好處在於真誠,在於他儘可能地挖掘與表現了每個人本身潛在的樸素而又寶貴的精神,把年輕人的貧窮、窘迫寫得如此無辜、純潔甚至可愛、可敬,這才是路遙的不同凡響之處。

貧窮不是罪過,寒酸不是低賤,落魄依然純真,這正是高加林們心靈的詩意,也包含著生活的真理——這樣的人猶如一個貴族,應當得到尊重。《人生》能夠在青年人中默默流行30年,原因也在於此。對於眾多渴望憑一己之力在社會上立足的求學者、打工者來說,他們依舊面臨著殘酷的生存壓力,而《人生》中那種不屈不撓的信仰,在任何一個時代,都能為苦苦掙扎和奮鬥中的青年帶來溫暖和撫慰,給以他們永遠的感情共鳴與精神鼓勵!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柳青的話,既是對我們青年人的忠告,也可以看做是對《人生》的註解。

我們的人生該怎麼走過啊?

路遙轉讀後感篇3

時隔多年,當人生再次步入十字路口,我又重新拿起了這本厚重的著作,試圖從中尋找一些夢想的痕跡。每個人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部《人生》,儘管沒有了高加林,現實生活中的90後大學生們又何嘗不是新時代的楊加林、武加林、薛加林......你以為你考上了大學,學習了經濟、檢驗、護理似乎就真的可以為祖國的衛生事業及金融行業貢獻你當初的巨集偉大志,你以為這個社會就應該是尊重知識、崇尚自由、注重公平,實則既不是知識欺騙了你,也不是時代辜負了你,其實我們不得不如同高加林面對黃土地一樣,對待自己現在的生活,只有真正將自己的根在黃土地中扎穩紮牢,你才能在自己澆灌的樹頂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小說通過高加林的幾起幾落,及其與黃亞平、劉巧珍的愛情糾葛來推動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它所反映的絕不僅僅是小說主人公的人生起伏,更是對當時陝北農村現狀及變化的情景再現,是對知識分子命運的沉痛思考,是對國家未來的隱隱擔憂。

“一個男子漢,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變成死狗了”(德順給高加林說)。“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小說中類似的論述不勝列舉,無論是通過人物對話還是穿插於篇章之中的對理想、對青年、對人性的闡述無不字字珠璣,讀來如夢初醒、當頭一棒。無論你身處何地、心在何方,更無論你年長年青、事從何業,一本《人生》都能讓你不再感念生活的艱辛,不再模糊心中的理想,不再荒廢流逝的時光。

從現在起改變不容撼動的習慣,停止刷動抖音的手指,戒掉想要吃雞的衝動,不要再讓手機擠佔你本不寬裕的時間。時間不等人,青春在流逝,活在當下,人應該對得起自己的青春,對得起曾經的十年寒窗,對得起自己曾經的初心和理想,是《人生》給了我新的人生。

路遙轉讀後感篇4

今天我讀了?理想點亮人生?後,受益匪淺。我不僅知道了許多震古爍今的大人物,而且還知道了大人物背後的小故事,小故事支撐起了他們的光環,而日後的榮譽也正是因為這些小故事才獲取的。

理想是一艘船,它承載著我們的憧憬與夢想,駛向幸福的彼岸;理想是一盞燈,是一盞明燈,永遠在我們心中點燃,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

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不做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這些零碎事,就是為此。大文豪魯迅的話讓我感悟到要理想,不要空想。

張海迪真讓我敬佩,看到村民有病,她居然為了村民的健康而學習了鍼灸,學就學吧,她居然拿自己來做實驗,她在自己身上不知紮了多少針,慢慢才摸索出鍼灸的奧祕。她還積極解剖小動物,努力學習,不久後,她自己就會看一些普通的風溼感冒了,不僅如此,她還坐著輪椅登門送藥、問候、診斷。她成了一個偉大的榜樣。這一切,就是她小小的理想。

理想是一個種子,只要我們向著它生長的方向不斷努力,小種子也會變成參天大樹。一個小小理想的力量,誰能低估呢?我希望我只要努力學習,就一定能把理想變成現實。

路遙轉讀後感篇5

初識路遙先生的《人生》,還是高中時代,當時最深刻的記憶莫過於主人公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情感糾葛。可是,今年的讀書活動讓我再次邂逅《人生》時,薄薄的200來頁卻讓我感觸良多,難以釋懷。

?人生》一書中,作者路遙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年輕的農村小夥子高加林一年的經歷:高中畢業後回到農村當起了國小教師,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滿足地生活著,可是卻被村長高中畢業的兒子所取代;在自己準備與劉巧珍生活一輩子時,卻因為叔叔的轉業而被安排到縣委當了一名通訊幹事;就在他在縣委幹得如火如荼時,卻因為選擇了黃亞萍而被人揭發不得不回到農村……高加林的這一年可謂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令人扼腕,讓人嘆息。可惜的是高加林的一次選擇讓他變得一無所有,可喜的是正如書中最後一章所言這並不是他的結局,他還年輕,他還有以後……

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導演,不同的人對人生持有不同的態度。高加林的選擇是對是錯,我們無法評判,但卻值得深思。我曾經一直以為自己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審視自己做過的選擇和走過的路,但是真正掩卷沉思時,我突然發現回憶和體味遠遠多於審視。

高三那年,我第一次遇見了人生的岔道口。經過大學聯考的激烈廝殺,我幸運地考過了一本分數線,擠進了重點本科大學生的行列。可是,面對數以百計的大學和專業,究竟哪所大學才是適合我的象牙塔,哪個專業才是適合我的行當,年少的我一籌莫展,不知所措。一個偶然的機緣,我看到了西南政法大學的招生簡章和介紹,慕名地我就被這個被外界戲稱為“沒落的貴族”所吸引了,並下定了報考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的決心。儘管當時迫於就業壓力,老師和家人都建議我讀理工科,但我選擇了“一意孤行”,開始了我的法律之路。後來,隨著對法律知識的逐步接觸,對法律理念的深入瞭解,我發現自己的性格中早就包含著平等、正義、自由等法律理念的因子,更是不由自主地迷上了這種叫法律的東西。於是,我堅定地告訴自己,選擇法律是偶然,亦是必然。

大四那年,我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岔道口。大學期間,由於對法律的熱愛和知識的渴望,我充實而有序地安排著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後因學習成績出眾、綜合表現優異,獲得了保送本校研究生的資格。可是,當我懷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湖南省法檢系統招錄考試時,上蒼再一次眷顧了我,我幸運地考上了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人民檢察院。於是,是選擇繼續留校深造還是步入工作崗位,成了擺在我面前無法逃避的難題。還記得那幾個翻來覆去的無眠之夜,那幾次淺酌微醉中的盡情傾訴,最終我毅然地選擇了工作,有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儘早就業的考慮,但更多的是源於我相信工作不是求學之路的終結而是另一個開始。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我順利地考上了湖南大學法學專業的研究生,不但實現了昔日讀研的夢想,更是為無憾於自己的選擇添上了精彩的註腳。

今年,我再一次走到了事業上的岔道口。通過參加區裡的80後選拔考試,我幸運地獲得了到街道(鄉鎮)任副職的機會。毫無疑問,這對年輕人來說,是一個磨練提升自己的好舞臺,也是實現政治夢想的好機會。可是,當院領導徵求我是否願意繼續留在檢察院工作的意見時,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選擇的凝重和艱辛。是選擇大多數人眼中的“香餑餑”,還是堅守自己的清貧法律之路,真是百般猶豫,難以抉擇。回眸自己三年多的檢察生涯,雖然一直從事的是複雜繁瑣的綜合事務,沒有公訴臺上魅力四射的激情張揚,沒有反腐戰場上鬥智鬥勇的起伏跌宕,但是我收穫了領導兄長般的關懷、同事朋友般的幫助,沉澱了自己的無知膚淺,積蓄了繼續前行的力量。於是,在冷靜思考和反覆斟酌後,我勇敢地選擇了留在檢察院,並告訴自己要認真執著地走下去,無愧於那份欲淡還濃、欲淺還深的`法律情結,亦無悔於自己的每一次抉擇。

其實,人生就如一次旅程,沒有一條道路是筆直而沒有岔道的。站在人生的岔道口,不可迴避的就是選擇。選擇的過程會很艱難,因為人生的未知性讓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秒將會發生什麼,而有的選擇卻足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乃至全部。但是,人生之路沒有答案,選擇沒有對錯,重要的是當你選擇後,你就要執著無悔地走下去,絕不退縮,絕不逃避。若時間這個試金石證明當初的選擇是錯誤時,就勇敢地停下腳步,去重新思量並探索該如何走下去。唯有這樣,才能徹悟人生,笑看人生,享受人生。

標籤: 讀後感 路遙 模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xinde/610z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