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關於《拉貝日記》的最新心得感悟範文2000字

關於《拉貝日記》的最新心得感悟範文2000字

《拉貝日記》被稱為中國版辛德拉的故事,通過殘酷的歷史,再現了南京大屠殺的慘烈記憶,國人不可忘!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關於《拉貝日記》的最新心得感悟範文2000字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關於《拉貝日記》的最新心得感悟範文2000字

 

拉貝日記觀後心得參考範文1

這部影片與南京,南京!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是通過血腥恐怖的死亡場面與日本人近乎變態的行為,對觀眾的視覺產生衝擊,使觀眾身彷彿身臨其境,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了那真實歷史的殘酷。而後者則用相對平緩的手段,沒有過多地去打造那個慘絕人寰的人間地獄,而是通過對人物多方面的描繪,使觀眾切身感受到日本軍人的殘暴。

南京大屠殺的確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屈辱最血淋淋的一段歷史,當時由於中國軍隊的弱小與國民政府的懦弱,日軍的鐵蹄很快就橫掃中國,並步步逼近原本作為全國首都的南京。蔣介石的政治集團早在日軍兵臨城下之前就聞風而逃,只留下一些部隊駐守南京。但是,這些裝備落後的軍隊顯然無法跟日本的現代化部隊相提並論,日軍兵臨城下後,雖然那些血性軍人誓死守衛南京城,但終歸還是不敵日軍,堅守數日後便被日軍攻城而入。日軍作為軸心國的一員,公然無視國際法的規定,沒有采取優待俘虜的政策,而是殘忍地將這些戰俘盡數殺害。而且殺人還很講究,不是單一的砍頭,而是採取一種叫“鶴立”的殺人手法,將一箇中國人從頭到腳劈成兩半,還拿烈士的心臟當下酒菜,其殘忍變態令人髮指。攻城之後,他們的屠刀又指向了無辜的老百姓,每天都有無數的中國公民被日軍用各種各樣的奇異而殘忍的手段殺害,下至七八歲的小女孩,上至古稀的老婦人,都被獸性大發的日本軍人姦汙,甚至有不少懷孕已久的婦女,被日本人剖開腹部,將嬰兒從子宮裡用刺刀挑出來,搖著刺刀上的嬰兒大笑。由於許多寶貴資料都被日方銷燬,所以現在據粗略統計,南京大屠殺的軍民死傷人數大概有三十萬之多。現在的南京城,只所以沒有多少本地南京人,都是因為在南京大屠殺當中被殺光了。

就在這黑太陽照耀的古城廢墟上,拉貝這個德國人勇敢地擔起了庇護中國百姓的重任,他與其它幾位德國好友共同創立了南京城內的安全區,收容了為數二十萬的難民,利用自己德國納粹黨員的身份與日方多次交涉,終於為安全區爭取到了日方的承認。但是虛偽的日本人依然多次騷擾安全區,甚至還槍殺了安全區醫院內的兩名醫生與三名護士,將戰俘殺害後屍體堆在安全門口,對拉貝等人實行的人道主義救援百般阻擾,運大米進入安全區都要交一萬元的關稅。但是以拉貝為首的德國人民面對日方的淫威卻毫不屈服,多次與日方鬥智鬥勇,最終終於堅持到了國際官方的到來,為安全區爭取了國際公認的合法權利。

拉貝先生一直是中國公民的大恩人,但是,這位曾經拯救了二十萬中國難民的偉大人物。回到德國後要求開除納粹黨黨籍卻遭到拒絕,還因為與中國勾結而遭到懲罰,還被勒令不得講出在南京的所見所聞,他的日記等一些珍貴的照片資料在幾十年後才被得以公開。拉貝先生晚年窮困潦倒,最終在1950年,孤獨而貧窮地在柏林死去。

拉貝日記成功地展示了拉貝先生的心路歷程,也讓觀眾觸控到了那段令人不堪回首,但卻無法忘記的歷史。電影中塑造了許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善良認真的拉貝,耿直不諱的威爾遜醫生,堅強慈愛的杜普雷小姐與帥氣年輕的羅曼博士,更是成功刻畫了一個個令人生厭的日本軍官,使觀眾深入其中,有身臨其境之感。

如今,距離日軍侵華這一段悲慘而壯烈的歷史已經有六十多個年頭了。時間並沒有使中國人民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最近因與日本的釣魚島爭端,中國人民反日的情緒更是無比高漲。儘管南京大屠殺已經成為了過去的回憶,一個慘痛的教訓。但是日本右翼勢力還在試圖掩埋歷史,堅持南京大屠殺是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相反的,同樣作為二戰主犯國的德國,早在1974年,他們的總理就在訪問華沙時,在二戰紀念碑前深深一跪,向全世界謝罪,所以德國現在得到了世界的尊重。而日本卻依然為自己的罪行進行無恥的狡辯,我相信他們終將得到應有的懲罰。

拉貝日記通過展示歷史,也讓中國人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落後就要捱打”的不變哲學。泱泱中華當初之所以被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島國侵略,就是因為國家的無能與國家的落後,導致我們起初在他們的暴行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僅僅完成了百分之三十,雖然,我們已經站立在了世界的東方,但要做到真正的強大,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最後,讓我們深深緬懷拉貝先生,他不僅是中國人民的英雄,更是全人類的英雄,是人道主義的傑出代表。

拉貝日記觀後心得參考範文2

對於《拉貝日記》這部中德合拍的電影來說,我認為它會是一部能夠被大多數中國觀眾認可的電影。雖然從嚴格的角度來說,《拉貝日記》應該算是一部德國電影,但它所涉及的“南京大屠殺”這個背景,也給它打上了不可抹去的中國烙印。這樣一部從異族角度來觀察和反思“南京大屠殺”的電影,能夠在兩個國家——而這兩個國家在二戰中分屬不同陣營——都得到認可,它的態度和歷史觀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德國作為納粹主義的發源地,戰後對納粹主義的反省和清算是極其徹底的,連起源於舊普魯士軍隊的正步操都因為曾經被納粹黨衛軍和德國納粹軍隊所採用,而在戰後被認為是納粹德國的象徵予以摒棄,法律禁止任何人做納粹德國的正步走和行納粹敬禮。而正是這種堅決而徹底的態度,為德國贏得了反思戰爭和歷史的權利。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拉貝日記》的主人公約翰·拉貝先生,即使他曾經是一個納粹黨徒,即使他曾憑藉身戴納粹標誌而保護了難民,這些歷史細節的出現也不會讓中國觀眾感到反感。因為這是一個有資格去面對歷史的國家,而這部電影也可以擺脫歷史的糾纏去直面一個關於人性的故事。

約翰·拉貝經常被媒體稱為“中國的辛德勒”,我想二人的共同之處就在於,當面對巨大的“不義”時,即使身為一個普通人,即使身為一個納粹黨徒,也能夠有勇氣站出來去維護內心的底線,並在這個過程中自身的人性逐漸得以昇華,最後成為一個“義人”。這種人性中偶爾綻放的光輝,在一片黑暗中尤其顯得珍貴,因此更值得我們去追逐。對於中國觀眾來說,我想這種黑暗中的一絲微弱光明,是能夠超越民族和國家的界限,在內心深處引起共鳴的。

這一絲光明,不但是愛,而且是大愛。在一場巨大的民族災難面前,伴隨著時間推移,那種集體夢魘因為沒有得到釋放,所以並沒有消散,一直在巨大的沉默中沉澱。70年後的我們,仍然能感受到那種巨大的沉默背後所積攢的怨念。面對在黑暗中追逐光明的舉動,勇敢者會感慨光明的珍貴和自我救贖,怯懦者會哀嘆人生的虛無和自我欺騙。但無論如何,那絲光明總是存在的,只看我們如何去選擇。

在正常的表達下,戰爭電影的主題基本都是在努力昇華和質詢一個民族如何看待某一具體衝突(無論當代還是歷史的),以及這一衝突如何隨時間的推移對“集體夢魘、習俗或慾望”產生的沉澱作用。對於涉及“南京大屠殺”題材的中國電影來說,從已經拍攝過的那幾部來看,都沒有做到“正常的表達”,因此也就談不上升華和質詢。而這種遺憾是《拉貝日記》所無法彌補的,因為它雖然涉及到了“南京大屠殺”,但電影的主旨還是在講述一個普通德國人如何在巨大的災難面前發現人性,昇華人性的故事。它雖然很好地完成了這個關於人性的故事,但它並沒有能力和資格去昇華和質詢中國人的集體傷痛。這並不是電影技法的失誤,也不是電影立場的失誤,而是因為這樣的一場巨大災難和傷痛,雖然有人性的共同之處,但那種痛徹心扉的悲愴和發問,只能由中國人自己完成。

拉貝日記觀後心得參考範文3

這天看完“拉貝日記”。一個人看片子,好像很怪僻,影院全場算上我只有三個人,如果不是有我,那一對兒算是包場,從影院出來,天還沒全黑,都快七點半了,空氣很暖和,香香的,是槐花開了,但是看不到槐樹,它們都藏在小區裡,馬路兩旁是高大的楊樹和銀杏,我對這條街很有情感,走過也快十年了,馬路不很寬,銀杏樹長得很大了,到了秋天,金黃的色彩很濃郁,把一條街打扮的滿滿的,從天空到地面。良久沒有薄暮在街上逛逛了,一個人。街上人來人往,誰都不留神誰。

“拉貝的日記”,看完後,第一的感覺是“拉貝”的導演輸了,輸在平淡。但在平庸之下,卻是故事的完全跟整體的可託。並且最凸起的一點是將殺害的罪惡本源清明白楚的告訴,並用了許多的篇幅重複強調:那就是――戰役的禍首罪魁是政府,日本的天皇直接參加(向參演天皇他“大爺,說大一點是態度,此片給出的是反法西斯的破場(固然我們應用納粹的影響救命了戰鬥中的人,但並不能因而感謝納粹),導演刻意用了必定的篇幅分不一樣的場景展現此觀點;最後的立足點當然是人性主義,亦即本片的重中之重,從個體好漢到其他國際友人逐一描繪,只是那演大夫的演員似乎是演吸血鬼出生,很跳戲。觀影中對仁慈的本國人是有激動的,然而當看到咱們的運氣須要外國人開圓桌會議舉腕錶決並由外國的聖母瑪利亞來操辦的時候,仍是有辱沒的感到。至此,用這三根線穿成一根連起全部故事,順水行舟。只是人物塑造的很失敗,不個性,平庸是很致命的,由於平庸可能使人損失觀看的興致,並在看過之後沒有回想,當初想想拉貝就是一光頭戴眼鏡的老頭

兒,但是看拉貝自我的照片,得到的印象就比整個影片給我的印象深良多。所以“夏伯陽”不會被遺忘,而“拉貝日記”會。另外對於屠殺的鏡頭並未幾,但那段在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砍頭比賽被突出表示,並且競賽的過程逐日在報紙上登載,屠城的來源在日本本土再一次被提示。其餘印象還有張靜初的主角,基礎就能夠沒這個主角;還有拉貝夫人上的那艘大船,有點挪亞方舟的感覺,鬼子連方舟都給炸了,人神共憤。

陸川的“南京南京”贏了,贏在一個一個獨立的鏡頭。如果將鏡頭離開,每一個片斷都有很強的衝擊力,很奇特,歷史的質感強烈,塑造的人物影像刻骨銘心,僅僅是影像;一個一個的鏡頭語言,就是他們歷經四年將粒粒頑石磨製成的寶物,只等著用紅線穿起,只是切實是功力不夠,穿亂了套;那日本處男純摯善良的眼線就是一根稻草,處處都可斷裂。至於我們的聖母瑪利亞高圓圓,堅定不演被強橫的戲,此刻看來很對,陸川說如果演了影片會很不一樣,我也沒看出有什麼不一樣,“南京南京”裡強暴的戲份兒太多了,足夠了。只是對高瑪麗亞塑造的單薄了些,印象不足。對網上很有爭議的那一段日軍祭奠的十多少分鐘,我感到很棒,不可或缺的一區域性,想想國家的人被殺,國都被佔,還要在你們的國都裡祭祀殺人者的亡靈,是什麼樣的羞辱嗎!況且日本人的團結紀律和睦勢也由此展示得很充足,我們好好想想,那麼大的國家為什麼被殺的那麼慘?重要還是男人們尖勤讒滑,奴顏卑祈的太多,精英太少,一個國家假如男人們精力上被摧垮,精神上被毀滅,國度根本就亡了,所以,陸川雖然本作品不算勝利,但這樣玩命工作的男人就是國家的盼望。

標籤: 範文 拉貝 感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xinde/6pp53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