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u理論讀後感6篇

u理論讀後感6篇

好的書籍也有值得我們記錄的地方哦,寫讀後感就是不錯的記錄方式,讀書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相信你一定也從書籍裡汲取了很多的知識,趕緊寫篇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u理論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u理論讀後感6篇

u理論讀後感篇1

社會的發展、變革引起生活、生產方式的改變,而這些變化又勢必影響到教育的改革。教育要革新,首先是思想觀念的`更新。

在《新基礎教育理論》書中就提有這樣的論述:新教育觀念系統是實施“新基礎教育”的學校之魂,是變革傳統學校的理論武器。

基礎教育的觀念更新,就是價值觀、學生觀和學校教育活動觀的更新。

教育具有著未來性、社會性與生命性。這些新觀點的提出,就是針對現在中國小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學科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輕學生個體生命多方面發展價值的弊端。強調教育的“終身化”聯絡,體現了基礎教育與個體生命關係上時間維度的變化。“教育不只是舊觀念中個體生命里程的一個階段,而是生命全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學生個體而言,教育須承擔起為其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為其有可能創造有意義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礎的責任。“人類最寶貴財富是生命的成長。”“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教育是一項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價值的事業。”

通過讀《新基礎教育理論》這本書,能使教師認識到: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自己的心裡不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體的人,處處從發展、成長的角度去關心人,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書中還強調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在學生觀的更新上,教師要認識和關注學生的“主動性”,“潛在性”和“差異性”。在這樣的認識上,開展學校的育人活動,是注重溝通教育理想“彼岸”與學生髮展“彼岸”的具有轉換功能之“橋”。教育活動最常見的形態是持續滲透,猶如春風細雨潤物無聲。“新教育活動觀的核心是啟用師生在教育活動中的生命活力,使教育活動真正成為朝著目標實現的方向而開展的師生積極互動。”

整本《新基礎教育理論》從我國的人口、資源與生態到世界巨集觀變化、中國社會轉型、古代中國的教育回溯與反思,侃侃而談到當代中國教育變革的任務、策略,基礎教育的重建論,甚至精細到日常教育實踐(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等,詳細地論述了教育的過去、現狀以及面向未來的特殊意義,讀來令人收穫頗豐。

教育就是育人,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作為目標而存在。所以說,教育的核心,在於一個“人”字。

如果說教育理論是書寫這個“人”字的一撇,那麼具體的方式方法,則是構成“人”的一捺。在理論的依託與指引下,行使恰當的教育方法,最終能使書寫出的“人”字完整且美觀。

針對以上述,恰如書中所談:當前我國學校教學實踐中存在生命價值的缺失。大部分教師對教育價值的選擇還停留在“傳遞知識”上,其中有一些教師雖已關注到學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發展,但大多僅為點綴。至於認識範圍以外的目標則更少涉及。然而,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下及今後的多方面的發展和成長。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主張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來改造以書本作為出發點的舊教育。同樣,每一堂課都是教師生命活動的構成,如果一個教師一輩子從事教學工作,就意味著他生命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在課堂中和為了課堂教學而付出的。由此可見,課堂教學的意義對於教師和學生的人生無疑是重大的。

為實現拓展現有學科的育人價值,“新基礎教育”要求教師先認真分析、認識、把握本學科對於學生成長而言獨特的發展價值。對知識進行重組,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書本知識重新“啟用”,實現書本知識與人類生活、學生經驗、發現發展以及歷史的溝通等。正是通過對統一制定的確定性教學內容的深度開發、重新組合和多向啟用,通過把彈性因素和不確定性引入教學過程的設計,使教學設計為師生課堂教學的實踐留出了主動參與、積極互動、創造生成的可能。

教師是課堂的設計和引領者,但學生是教學的重要資源。一堂資源豐富、同時具有開放性與互動的課堂,再加上適當的拓展或實踐活動,將對解放學生、活躍氣氛起積極作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堂的情感態度定會發生明顯變化。而“活”起來的課堂,如果教師不能有良好的駕御能力,可能還是會回到習慣的老路上去。所以,書中又提出了更深一步的建議,我認為對當今教師是十分有用的。一、加強課前“教學設計”的研究力度,使教師在設計中就有“結構”意識和形成“彈性化”方案。二,在上課時,要求教師學會傾聽,把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要提升及時做出合適應答,推進教學過程的能力。三,強調教師在教學角色中不僅是“呈現者”,“提問者”,“指導者”,“評價者”“管理者”等,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出資訊的“重組者”。然而,實際的教學往往並不會完全依照著理論的發展而發展,一個教師儘管教的是同一門課,面對同一批學生,但他在每節課上所處的具體情況和經歷的過程都並不相同,每一堂課都是在向教師的智慧與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戰。

所以,面對現代社會求新求變以及知識日新月異變化對人的能力提出的要求,《新基礎教育理論》不僅強調了教師對變化的認識和行為的改變,而且還要從變化走向新的教學能力和習慣的養成。這也是體現了一個“人”字。由此可見,以人為本,或者說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對育人的重要意義,也是這本書讀來我最深刻的感受。

u理論讀後感篇2

孔子的教育理論有很多,給我很深印象的是一篇“對學生的愛,盡在授之以漁”。孔子在教學時,將自己的學毫不保留的傳授給學生,使他們也能走上自己喜歡的為學之道。孔子非常喜歡將自己認為滿意的求學經驗與心得、人生體會與信仰傳授給學生。

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中,因為有教學時間不足等藉口,自己在課堂上往往是提出了問題,想讓學生完成“捉魚”的過程,自己又很少把解決問題的相關經驗及時有效地與學生進行交流,這讓學生難以有足夠的方法完成這個捉魚的過程,這時我就怕學生的思考和交流耽誤了自己寶貴的教學時間而把學生的探索過程叫停,然後自己把問題的答案整理給他們。這樣,雖然促進了學生成績的相對提升,卻造成了學生能力的相對下降。學生在我這裡只學到了低年級課本上的知識,卻沒有從我這裡得到相關年級段能力的培養,更別提有多少令其終生受益的方法的獲取和習慣的養成了。這也讓我明白了這段話的含義:“學生能否感受到教師的愛,或者感受多少老師的愛,也只要回憶一下老師是否曾給自己傳授過“漁”,傳授過什麼樣的“漁”。反思一下,自己其實並沒有向學生傳授多少真正觸及他們心靈的漁,並因此讓他們強烈的感受到我們的愛,也就確實沒有多少理由抱怨學生離開自己的班級後,便把自己忘了”。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孔子的教育宗旨首先是“有教無類”。大意是說任何人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權利。那又憑什麼說“人人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權利”就是先進的教育理念呢?人類的發展史告訴我們:知識是改變客觀世界極為強大的力量,而改變人類生存環境是每個地球人的義務,可沒有權利接受教育,如何改善環境?這個先進性通過發達的`美國把“保證教育機會均等,提高教育質量”鑲嵌在教育部牆壁上,可以得到證實。

●指出立德的恰當時間

做事是改變環境的直接體現,但決定做事性質優劣的是做人,而決定做人優劣的是品德。我們的聖人孔子在兩千五百年前明確指出教育的根本方向:“朽木不可雕也”,正確的品德教育必須從小開始。那麼憑什麼說孩提時期是樹立優良品德最佳的時間呢?美國精神分析學家艾裡克森研究表明:(0~1.5歲)開始認識世界,到青春期(12~18歲)形成基本了世界觀。那麼這個樹立品德的黃金階段再不進行恰當的德育,卻追求知識教育無疑是捨本求末之舉。等人生觀、世界觀已經形成了,再教育就如同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一樣了。所以從小建立優秀品德是涉足人生極為關鍵的第一步,是以“做不好人更做不好事”的總體角度出發,如此即可確保立世創業的根基,所以從小立德是極為深刻高遠、超越時代的教育理念,如此這樣的教育理念不具備先進性?

●教育、學習理念具有科學性嗎

孔子的教育理念不是千篇一律地說教,而是在瞭解學生的習性和個性心理後,根據不同情況採取因材施教的教育綱領。那麼為什麼說因材施教就是科學的教育理念呢?我們知道建設人類的共同家園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而因環境、遺傳等因素影響,每個人天賦、個性自然各異,那麼不論智力的高低快慢,均採取一刀切、滿堂灌的教育方式難道就具有科學性了?發達的西方社會告訴我們:簡單的教育模式,只能獲得單一的人才。而採取順勢疏導,流速更快,力度更大,所以科學地教育在於因人而異地因材施教。

u理論讀後感篇3

劉瑜前些時間寫了一篇文章,說美國的社科論文是“精緻的平庸”(劉瑜:《為什麼我不喜歡學術圈子》),流傳甚廣。也有文章作了迴應(《精緻的平庸”即“民主的細節”》)。很有意思,值得一讀。

前些天有位師兄也聊到了自己的博士論文,半開玩笑說實際上十幾萬字的文章,五百字就可以說清楚了。但我當即對這種反智觀點表示反對——嚴謹的學術是需要“囉嗦”的。

某種學術觀點、推理論證自己明白,不等於用五百字就能讓讀者明白。寫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欣賞,而是說服讀者、促進學術交流、發展人類整體知識儲備。這個時候,準確表達比言簡意賅更為重要。(當然,最佳狀態是即簡潔又能完整表達。但這隻存在於理想狀態。)在簡潔與準確完整兩者一般情況下不能兼得的情況下,學術界選擇了“精緻的平庸”,一點一點緩慢地往前推進學術研究和積累。看似繁瑣和緩慢,實則是最優選擇。

比如我最近看的這本經典“老新書”《長尾理論》。我已經多年來在無數的文章和場合中聽到這個理論,業隨意使用這個詞,但說實話從未認真拿起這本書哪怕掃過一遍。我一直以為“長尾理論”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堆的小眾市場的利潤集合起來就算完事兒,是規模經濟的一種變體。這種理解雖然也不算錯,但實在是太過簡單粗暴。這本書提出的長尾理論內涵實際上要更加豐滿。如長尾市場並非規模經濟而是範圍經濟——品種多樣化,“長尾”的由來,豐饒經濟學的理論背景,等等。

這裡不提書中具體內容,但我閱讀後的感覺有二:

1、如果不是作者寫的這麼“囉嗦”,我無法準確從多維度“準確”界定長尾理論;

2、如果不是作者將其論證過程玩完整展現出來,我無法探知學習其思維核心與推理方法,我也就無從在學術上判斷其結論的可靠性。如果作者不那麼精緻而囉嗦地進行例舉和論說,我能做的就只有“站隊”,而非學術交流、批判。所以,“精緻的平庸”是學術寫作的必然與必需。

從閱讀來看,經典文獻還是需要看原文,不要老是咀嚼二手貨。

u理論讀後感篇4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實意義。在學習了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後,我深有體會。

創造教育理論,實施愛的教育,保護和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是為創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礎;實施生活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是為學生開啟創新思維的源泉;尊重學生個主體,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是培養創新精神的學習操練;實行六大解放煥發學生活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操作要求。實施愛的教育,保護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要進行生活教育,首先要將其與傳統教育區分開來。陶先生稱傳統教育為吃人的教育,因為這種教育下學生只讀死書、死讀書,逐漸失去了生活裡、創造力。相較而言,生活教育則剛剛相反,它教人做人,教人生活,在生活教育下的人讀活書、活讀書,這樣的人即使做官,也是服侍百姓的好官。這種是非分明的論斷雖有些偏激,但一語道出了傳統教育的弊端,並且為我們指明瞭教育發展的方向。

陶先生用簡單的例子讓我們明白了什莫叫生活教育,這對我們現今的教育很是有啟發。就從國小的課本上來看,教材中的課文越來越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也開始引導學生向課外拓展,再看課程的設立,多了綜合活動、校本課程等綜合課;最後看學校的制度,逐漸從管理學生轉變為學生自律,通過與社群合作,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校與社群結合,讓學習與生活結合。

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裡,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她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裡做,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其次這個做也是行是知之始的行。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保持一顆健康,公平的心態,關注每個學生,善待每個學生,關心愛護他們,讓她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成長。同時自己也要不斷學校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充實自己,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

u理論讀後感篇5

結識量子力學,來自於大學本科期間的選修課,當得知薛定諤的波動方程的平方只是一個概率時,我當時真的是無法接受,但卻又不得不接受,因為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無懈可擊。後來又接觸到了那張舉世聞名的會議照片(沒錯,就是那種你能想到的所有那個時代nb的物理學家的合照),更是令人傾倒:波爾,愛因斯坦,海森堡,薛定諤,怪不得量子物理被稱為年輕人的物理學,看看以上諸位名震天下的年齡吧,真是讓人自卑到家。

量子力學誕生的時代是物理學一個偉大的時代,但就本書而言我個人感覺還無法高度概括那個時代。此書與《上帝擲骰子嗎?》相比,可讀性要相差很多,也可能是翻譯問題。這本書更關注的是每個物理學家本身,而《上帝擲骰子嗎?》則是由光的粒子論和波動論之間的衝突為引導來介紹量子力學的。不過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引用資料的完善,學術性要稍微強一些,我尤其喜歡本書結尾的“詞彙表”和“註釋”,體現了譯者的專業和責任感。我曾經在人人網上發表過一個狀態:“波爾和愛因斯坦的爭論,開啟了一個新紀元”,作為一個遠遠落後於他們的旁觀者而言,我更欣賞波爾教授,因為圍繞他而形成的哥本哈根軍團為物理界貢獻了無數令人讚歎的理論和實驗,波爾教授不光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能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讓更多的天才圍繞在量子力學的周圍,這樣一個偉人,理應得到他應有的歷史地位。建議高中學子們多讀讀和想想高三物理課本近代物理的部分,讓你明白其實物理不是僅僅只有牛頓的力和麥克斯韋的電磁,還有波爾的哥本哈根解釋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u理論讀後感篇6

近期,我認真地讀了《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這本書,體會很深。教育是一部高深的教科書,而教師職業道德又何嘗不是呢?新時期的教育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新理念,新教師,為了適應新時期的教育教學,提高教師的自我道德修養,我們不得不好好地學習一下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免得誤人子弟!試想我們每一位教師真正在師德方面又做到了多少?通過學習,其中給我感悟最大的是教師之愛!愛讓教師更加自信。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歷史上的教育家都有把愛學生作為為師的主張,我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倡導愛滿天下。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教育的全部奧祕,就在於愛兒童。從而主張把整個心靈給孩子們。前蘇聯另一位教育家贊科夫則認為: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愛兒童。確實,在教育教學中,教師的愛始終貫穿於整個過程中,體現於學生的身上,體現於教育教學活動的點點滴滴中。教書育人,以情感人!我們應該深知,教書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我們要把學生的思想教育放在心坎上,隨時隨地關注著學生的思想動態,用自己的愛心,去關懷每一位學生,愛護每一位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子女。

當學生犯錯時,我們應該以寬容、博愛之心去感化他們。尊師愛生長期以來一直是學校師生們的行為準則,但在實行中,老師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受到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的影響,過多地強調了尊師,而忽視了愛生。現代教育理念提倡的應該是互尊互愛,倡導的是師生互為精神關懷者。當你去愛學生時,學生會同樣愛你。當給學生一桶的愛,學生回報你一杯的愛,就非常的滿足了。愛讓我快樂,使我滿足。

標籤: 讀後感 理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xinde/lmk2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