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優秀作文 >

師德師風論文7篇作文

師德師風論文7篇作文

打工人在寫一份論文的時候,肯定要注重語句通順,伴隨環境的改革,我們接觸到論文的場合越來越常見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師德師風論文7篇,感謝您的參閱。

師德師風論文7篇作文

師德師風論文1

最近,《師德修養與德育工作的關係研究》課題組成員,深入開展了課題研究調查活動,調查的結果顯示:教師的個人魅力、師德修養,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良好的師德修養是德育工作的奠基石,是引領德育工作的旗幟。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1285份學生問卷和1260份家長問卷。調查的學校有:石門三中、澧斕完中、石門縣楚江鎮永興學校,涉及的有國小五、六年級學生,國中的七、八、九年級學生;接觸的家長面比較廣,有幹部、教師、醫生、工人、農民等。

二、調查的內容

1、學生的調查問卷包括4個方面:

(1)你喜歡模仿老師的言行舉止嗎?你覺得老師是否在有形或無形地影響著你?

(2)如果你的老師工作高度負責,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都一絲不苟,你會向你的老師學習嗎?你想對這樣的老師說點什麼嗎?如果你的老師比較隨便,對自己的要求不嚴,對你的教育教學要求也不是很高,你會滿意嗎?說說你的看法。

(3)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認為誰對你的影響最大?說說為什麼。

(4)你有最喜歡的老師嗎?說說最喜歡的原因。你有最不喜歡的老師嗎?道一道最不喜歡的理由。

2、家長問卷包括4個方面:

(1)你認為影響你的孩子成長的因素有哪些,你覺得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2)你孩子的老師對你孩子品格的形成有沒有影響,請列舉一二事例談談有些什麼影響。

(3)描述一下你想象中最滿意的教師的形象。

(4)你認為師德修養與學生的德育工作應從哪些方面著手,才更適應你的孩子?

三、調查的結果及分析

調查的結果表明:

(一)良好的教師師德對學生品德的形成至關重要。

從學生問卷和家長問卷中可以得知:良好的教師師德對學生品德的形成至關重要。教師勞動具有很強的示範性,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對學生傳授知識、施以教育的過程,不是一種簡單的作用和被作用的過程,而是師生之間的思想、品德、感情、知識等複雜而奇妙地相互作用的過程。在學生面前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化身,而且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富有鮮明個性的人,是學生面前最直觀、最有魅力的榜樣。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品德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師應加強個人道德修養,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率先垂範,做好表率。調查結果還告訴我們:教師要勤奮學習,積極進取,敢於創新,真正成為學生求知道路上的引路人。面對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現實,面對活潑可愛、思維敏捷的學生,教師如果只是簡單地“吃老本”,很難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也很難擔當起“工程師”的神聖職責。教師應不斷地加強學習,追蹤學科最新動態,實現知識結構的優化;同時還應加強橫向學習,借鑑別人好的教學經驗,養成每天讀書看報以及積累資料的良好習慣。一個現代教師僅僅滿足於學校裡所學到的一點知識是不夠的,還應有強烈的進取精神,活到老學到老;要有戰略眼光和超前意識,發現別人不易發現的問題,找出別人不易找出的辦法,去開創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二)良好的師德修養直接關係到學生的性格的形成。

調查的結果中學生和家長一致認為:“德乃為人之綱,修乃為人之本”,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直接關係到學生性格的形成,而教師對待學生態度的好壞則取決於教師的師德修養。一個師德修養好的教師強調學生的獨立人格,始終把學生人格尊嚴放在第一位。在“尊師愛生”問題上,首先考慮的是“愛生”,眼中沒有“好生”、“差生”,課堂抽問、批改作業、班務安排等都一視同仁,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所有學生避免有害身心健康的情況。不會拿刺耳的話語來挖苦、諷刺“差生”,總有辦法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對課堂出現的混亂狀態能有效的制止。願意聽取學生及其家長或監護人關於教師教學、管理、行使職權等的意見。在學生有意或無意地衝撞、傷害自己時,能理智的對待,冷靜地分析,正確地解決,不會輕易地發大火,亂罵人。進入教室時總是衣著整潔、體態端莊,面帶笑容面向所有學生。始終把自己擺在教育者的位置,為人師表,做學生的好榜樣,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品格。而一個師德修養差的教師很強調自己的尊嚴,在“尊師愛生”的問題上首先考慮“尊師”,要求學生無條件地遵從自己,認為學生是教育的物件,師生是領導與被領導的主從關係,自己的每一句話都是“聖旨”,作為學生必須“遵旨”。對“好生”百依百順,而對“差生”任意挖苦諷刺,隨意罵人,經常罰抄、罰寫、罰站甚至體罰等。上課抽問、批改作業、班務安排等方面只顧“好生”,不管“差生”,對待學生因人而異。把個人平時的不快帶進課堂。總把自己擺在學生的對立面上。教師這樣的德行,塑造出來的肯定是被扭曲的靈魂。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經說過:“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因此我們教師應該努力克服消極的人格特徵,做到處處是模範,事事皆表率,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和塑造學生的人格。

綜上所述,師德修養,對學生的影響是深刻的。德育應從學生的生活習慣著手,從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滲透。一位印度詩人寫過一首詩叫《播種》——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穫到的將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穫到的將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穫到的將是一個性格;把一個性格播種下去,收穫到的將是一個命運。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要播種信念,播種行動,播種習慣,播種性格,做引領德育工作的旗幟,做給學生指明方向的路標,幫助每一個學生收穫金色的人生。

師德師風論文2

【內容提要】

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愛學生。教師要用真誠的愛打動學生,用無私的愛感化、關愛差生;在寬嚴之中,顯露真愛;在心靈溝通中,予以尊重,引導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關鍵詞】

教師、學生、愛、寬嚴、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我曾經聽我的同學(也是1名國小教師)說過關於他的1段求職經歷:招聘過程中,校方出了這樣1道題:“如果讓你選擇,你是先喜歡你的學生還是讓你的學生先喜歡你?請選擇並說明自己的理由。”我的同學說他是這樣回答的:“我希望我的學生喜歡我,但是我必須首先喜歡我的學生!因為,作為教師,喜歡自己的學生是學生喜歡自己的前提。”說到這裡,你會怎樣回答呢?我相信大家1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是,我在這裡之所以把這個事例講出來,主要是讓大家明白師愛的重要性。

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曾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育的全部奧妙就在於愛兒童。”陶行之先生也說過:“捧著1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由此可見,教師的愛多麼重要啊!師愛是1種力量、1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祕訣。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學生的1切;沒有愛,教師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愛是基礎,愛是本質,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準則。那麼,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讓學生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用真誠的愛打動學生:

愛是人的1種基本需要,是學生的1種心理寄託,是學生1種內心渴望。教師只要真誠真心付出愛,不但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溫暖之情,而且還很容易打動學生。1旦學生這種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可以增進師生友誼,產生情感共鳴,啟迪學生心靈,喚醒學生理智,就可以達到“親其師,信其師,樂其師”的境界,從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諦。

我們知道,在班級裡,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其他方面,都有1些表現好的孩子。在老師和學生的眼裡,他們都是優等生,老師寵著,同學敬著,在他們的周圍只有讚許的目光和激勵的話語。可我覺得,如果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話,他們將來遇到困難時就不能承受得了了。所以,我在必要的時候,也會適當的批評他們,使他們知道自己也有錯的時候,應極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更完美。例如:我們班的副班長,他學習成績優秀,品德高尚,遵規守紀。可是在課堂上,他卻很不喜歡讀書,而且膽子小。因此我總會叫他起來讀課文,培養他的膽量。後來我在評價他的時候,告訴他如果能夠認真地感悟課文,鼓足勇氣戰勝膽怯的毛病,就能把課文讀得更有感情。我用真誠的眼神看著他,他又把課文有感情地讀了1遍。為了讓他徹底改掉這個毛病,課下我還經常找他談話,告訴他班長1定要起模範帶頭作用,不能在上課的時候顯得太懦弱。經過我的教育和他自己的努力,他終於克服了毛病,成為1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和優秀的班幹部。

愛可以使好的學生充滿信心,不斷改進、提高,積極向上;愛可以使學生精神得到充實,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優化,思想得到昇華。所以,只有教師用真誠的愛去對待學生,才能打動學生,教育好學生。

2、用無私的愛感化、關愛差生:

在德育工作中,教師不僅要愛聰明、漂亮、健康、學習好的學生,還要愛反應遲鈍、調皮搗蛋、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杜絕偏愛優生與歧視差生。“植而不修則歪,教而不育則差,育而無方則罔。”在我們的德育工作中,愛要無私!

和優等生相對立的,正是1些學困生。這些學生有的不但學習成績差,而且行為習慣也不好。對於這樣的學生,老師和同學都很厭煩。可是我認為如果經常批評他們,冷落他們,那他們還有改正錯誤的機會嗎?所以對待這些孩子,我總是不厭其煩地用愛心感化他們、關愛他們。我不是1味的批評指責他們的過錯,而是對他們的優點、成績我都及時加以肯定,使他們自己能夠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有信心去做好每1件事。

我認為教師在對待“差生”問題上要以全部心血傾注在他們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細緻地進行轉化教育工作,不僅不嫌棄、不歧視,而且多加愛護,對他們常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恆。善於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這樣,轉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難”的問題了。我們班裡有1個特別淘氣的孩子,他學習成績不太好不說,行為習慣也不好,總是打架,同學們都不願意和他在1起。在對他的轉化過程中,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心,沒有無私的愛心,他可能就掉隊了。在課堂上,別人回答很難的問題被鼓勵,對於他只要把最簡單的問題答對了就可以得到掌聲。這時他的眼裡充滿了喜悅,充滿了自信。這樣,他就沒有時間去影響其他同學了。最難改的還是他的行為習慣,1下課他總會第1個衝出教室,1上課他又最後1個回到教室。上課之前總會有同學告他的狀。別人做遊戲他給人家搗亂,經常惹是生非……我課下和他聊天,他保證以後再也不調皮了,可過幾天好像又忘了,又開始有同學告狀。光聊天不管用,後來我發現他愛好體育,於是就利用業餘時間讓他與我比1比,看誰跑得快,看誰出色。這樣,不但讓改變了以前驕傲自滿的缺點,而且還培養了他的特長,1舉兩得。從此以後,我看到了這個男孩嶄新的面貌,同學們也不再告他的狀了。

愛是1種純潔的感情,它不是靠強制,更不是靠利誘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愛差生與愛優生1樣,並給予差生更多1點的關愛,也可以使最差的學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並體驗到成功的自豪感和對學習、生活的信心,就能成功感化他們的心靈,從而真正轉化差生。

3、寬嚴相濟,顯露真愛:

寬容與嚴格是矛盾的統1體。寬容是另1種意義的嚴格。這裡說的寬容是1種教育藝術,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的1種策略。它的前提是對學生嚴格要求,目的是使學生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認和改正缺點、錯誤。教師要對差生“嚴中有愛”,對優生要“愛中有嚴”。

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不能只用嚴厲的批評、叫家長、寫保證書等簡單、粗暴的辦法來壓服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只要我們捧著1顆寬容的愛心對待他們,他們也會在愛的力量下變聰明,會進步的。推心置腹,以誠相見,充分尊重相信學生,是師愛的表現。所謂“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就是這個道理。

我班有4個男生,被班上其他人稱為“4大金剛”!主要是他們的行為紀律差、學習差、思想落後等。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們要認真瞭解他們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其中的原因,虛心聽取他們的心聲,尊重他們的人格,發掘他們身上的優點,要以1顆平常心來看待他們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在這其中有1位學生比較懶惰,不能完成作業,成績差 ,忘性很大,書寫不認真等。對於他的種種劣跡、惡習我及時幫助他指正。但過不多久,又重犯,甚至情況比以前還糟糕。這時,我就與他共同找原因,研究改進對策,制訂計劃,並付諸行動。沒有想到,他真的在我的嚴格要求下,改變了許多,書寫認真了,作業能及時完成,學習勤快了。雖然他的進步不太大,很慢,也可能維持的時間很短,但只要教師給予他堅強的毅力和耐心的引導,相信總會迴歸正道的。

學生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犯錯誤是學生的特權,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正常現象。我們只有對他們“嚴中有愛,嚴中有愛;嚴而有度,愛而有方”,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實現教育的目標。

4、將心比心,以愛換愛:

美國學者戈爾曼說過:“不能識別他人的情緒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做個有心人,用“將心比心”這1方法,去實現“以愛換愛”的目的。

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有學生進辦公室,要向老師報告,而老師正與同事談趣正濃。因此,學生剛剛開口說話或是說了隻言片語,教師就極不耐煩地說:“去,去,去,別來煩我!”教師這樣粗魯地對待學生,就沒有顧及學生的內心情感,更沒有想學生之所想了,這樣能與學生心心相印嗎?能換取學生的愛戴嗎?如果教師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1下的話,那麼就會體驗到學生的無助。

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要以情為重。教師的1言1行都要顧及到學生的感情。這樣才能引起師生雙方情感上的共鳴,無疑利於師生雙方的有效溝通。

曾經我碰到這樣1個學生,由於這個學生經常違規亂紀,散漫成性,懶惰成習,惹是生非。以往帶班的老師歷來不讓他參加任何校內外活動。該生心理這道防線成為與老師交往的鴻溝,從而以更多的犯錯來對抗、回報老師。在這種師生情感上的強烈對抗下,老師的嚴厲批評、指責已經失去了作用。這個時候,我認識到並瞭解到了這1切情況後,從1開始,就用“將心比心”的方法處理。當我第1次與該生見面時,我將兩把椅子靠近,與這位學生並排而坐。從這1談話的形式上的改變,讓學生明白我的真正用意:我明白你的心思和困惑。你希望得到老師平等對待。你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後來,這位學生很喜歡與我溝通,下課1有時間就找我聊天。慢慢地,他變了,惡習改了,心境開朗了,並能在班集體活動中起了積極的作用,不再與老師對立,而以自己實際行動來回報老師。

教師用“將心比心”的方法,實現了學生“以愛換愛”的目的,對我們今後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

綜上所述,說明了教育的本質是愛。在德育工作中,教師只有懂得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有巨大的熱情去愛事業,進而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德育工作是1項充滿挑戰性又具有愛心的工作,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同時還要不斷致力於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別人。作為1名年輕教師的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懷著1顆為學生無私奉獻的心,帶著對學生全部的愛走上講臺,讓學生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這1信念不僅是促進我不斷成長的內在動力,更是作為1名教師應當時刻謹記不能丟棄的精神支柱。

師德師風論文3

師德主要從教師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教育家提出“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品格特徵體現。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務必遵守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但是教師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範、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範、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準則。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規範、道德化身、人類楷模、父母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教師作為學習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因此,能夠說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徵直接體現。

一.鑄鍊師德自律始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於言教。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為人師表”。首先就要個性強調教師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學生做,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具體地說——

教師作用在於“教育”學生,教會學生做人根本,構成學生高尚人格。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主義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生進取精神,“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博大胸懷,“殺身成仁”、“捨生取義”高尚氣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品格,以及信、義、誠、達、禮等一些優秀人格層面,這就是做人根本。正如明清之際思想家孫奇逄所說,教人讀書,首先要使受教育者“為端人,為正士,在家則家重,在國則國重,所謂添一個喪元氣進士,不如添一個守本分平民”。但是,關鍵還在於教師本身是否具備這些品質。學生對老師信奉程度是同其受益程度成正比例。西漢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揚雄指出:“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也。”

教師只有處處要以大局為重,克服個人主義,自覺遵守憲法和社會公德守則,遵守校紀校規,以模範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學生遵規守紀。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現行各項方針政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條文,強化法制觀念,在學法同時,要懂法、守法、護法,以身作則;在學生中宣傳政策和法律條文時,就會受到雙重教育效應。教師要教育學生懂得當代社交一般常識,講究精神禮貌和社會公德,注意禮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教師要成為追求真才實學榜樣。教師不能滿足於先學於學生,而且要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隨著形勢發展,高科技突飛猛進,讓人感覺到一停止學習,就會落伍。當今時代,人們只有具備了學習潛力,具備了可持續發展潛力,才能獲得生存社會位置。教師不但要自身持續一種勤奮學習潛力,還要把這種學習潛力無私地傳授給自己學生。

“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形象生命更重要”。豐子愷把人格比作一隻鼎,而支撐這隻鼎三隻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諧統一,才能為人師表。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教師,才能尊重、陶冶學生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教師,他培養學生也無任何個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從。”

二.沒有愛心培育就沒有師德提升

教師對學生愛,就是“師愛”。在必須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但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愛更困難。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孩子是神聖!”因為教師對學生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廣泛且沒有血緣關係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愛。這種愛是神聖。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

中國古代師生關係中尊師愛生佳話不勝列舉,許多事蹟感人至深。孔門師生之間感情相當深厚,關係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對學生充滿了愛心。學生生病,孔子親往探視,例如,“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入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師生之間親密如同父子之情。顏淵不幸病死,孔子極其悲痛,“哭之慟”。對學生沒有高高在上心理,而是採用一種平等友善態度。《呂氏春秋》指出,要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做到“師徒同體”、“師徒同心”。對於教師而言,要能“視徒如己,反己以教,則得教之情也。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則師徒同體”;對學生而言,則要尊師敬業。為什麼要師徒同心呢因為“人之情,愛同於己者,譽同於己者,助同於己者”;如果師徒相互異心,就會相互怨恨厭惡——“人之情,惡異於己者”,“不能親其所怨,不能譽其所惡”。倘若師徒同心同德,學業便由此而彰明,道術由此而大行,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但是,我們有老師,卻沒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愛。例如,有一位中學老師,他從七年級開始接了一個班,班中有一位學生,上課從來不舉手,即使老師點名,她也不發言,已經到了八年級第二個學期了,她還是如此,有一天,老師為了讓她發言,就想出一絕招。老師首先叫這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而這位學生站起來,但是頭是低下。老師說:“請你抬起頭來,往前看,看見了什麼?”這位學生輕輕地回答說:“我沒有看見什麼?”“你再仔細看,看見了什麼?”學生還是搖搖頭,老師就指著黑板問:“這是什麼?”“哦,這是黑板,”“對,你前途就像黑板一樣黑!”老師回答說。老師從他出發點來說,他是為了關心學生學習,但是,一句話,不僅僅傷害了那位學生,而且,傷害了全班學生自尊心。

傳統“仁義”,謙愛”思想是能夠引導著師生關係優化。倡導"仁義"孔子始終以“仁”為人生追求目標,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墨家要求“兼愛”——愛天下人。作為知識分子教師,當然就應時時事事以君子標準作為自己行為準則,追求一種由感情構建永久性關係;而並非由物質利益粘合臨時性關係。《呂氏春秋》認為,“疾學在於尊師。師尊則言信矣,道論矣。”“為師之務;在於勝理,在於行義。理勝義立則位尊矣。”

三.矢志不渝地錘鍊穩定心理素質

教師心理素質是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心理特點。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開放意識。教師要從書齋、教室、學校走出來,結束那種自我封閉、自我滿足、自我欣賞、自我陶醉狀態;立足崗位,立足國情和當地實際。透過各種資訊傳遞方式,把視野多角度地擴充套件到外部世界;用辯證唯物論觀點觀察、分析、認識問題,把握國內外教育改革動態。要從頭腦想著應試題,心裡盼著高升學率禁錮中掙脫出來。與舊、保守,甚至是阻力教育觀念、人才觀念、素質觀念、教學方法等劃清界限。尋找自我素質結構定位,並用心建立素質教育新模式。在參加目前向素質教育轉變實踐同時,看到素質教育呈現未來前景。一個有作為教師,能夠預測未來教師形象,研究未來教師素質結構和教師型別,從而站在前瞻性高度,構築21世紀教師素質結構,以此作為不懈追求奮鬥目標。

其次坦誠地理解學生挑戰。在教師與學生雙邊活動中,雖然教師擔任教授主角而學生扮演受教育主角,但教師與學生是能夠互相促進、共同增益。教師作用於學生,而學生又能夠能動地反作用於教師。這就是雙方教學相長規律。明確提出這一規律《學記》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而《學記》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與其弟子教學活動經驗為依據。這在《論語》中頗多記載:學生批評了孔子,孔子十分欣慰,認為這是自己幸事。例如;他當著弟子巫馬期欣然承認自己過錯:“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學生子路、冉求、‘樊遲經常與孔子爭執,但他們十分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頗為器重他們,將之都培養成出類拔萃英才。在教學中認真理解學生意見;使教師不斷提高,這也是荀子觀點。他指出,為師者應“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決不能諛者親,諫爭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他自己就是“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謅諛我者,吾賊也。”教師要虛心理解一切人包括學生提出正確批評性或肯定性意見;拒絕謅諛奉承言行教師在教學中應虛心向後輩與學生學習,而之後者居上;學生也可能超過老師,這就是“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韓愈說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師生之間存在著“道”雙向交流。清代教育家張履祥甚至認為學生如果不聽從教師教導,那麼教師不應完全怪罪學生,而應過來從自己教學方面來尋找原因,他說:”子弟教不從,必是教之不盡其道。為父兄師長者;但應反求諸己;未可全責子弟也”由此聯想到保羅弗雷爾在《不平常教育思想》中一段令國際教育界人士頗為欣賞論述:“在解放教育實踐中,教育工作者作為受教育者教育者務必‘死去’,以便作為受教育者受教育者重新‘誕生’。同時,他還務必向受教育者推薦:他應作為教育者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為教育者教育者而‘重生’。”

再次要能包容學生過失。子曰:“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教師先於學生學習了超多社會、政治、經濟理論和豐富科技知識,而後成為教師;教師教育物件,相對地是一些年紀輕,閱歷少,知識欠缺人。

指導學生“學會做人”,使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成為一個有公民意識人,一個具有良好品行人,一個有愛國主義思想和中國國格人,一個真善美人。

指導學生“學會做事”,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在勞動中創造價值,在與人合作中學會生存和發展本領。

指導學生“學會學習”,透過導學,激發學生求知慾望,使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潛力,會把握教材重點難點,抓住問題關鍵,找出新舊知識聯絡,促進知識和技能遷移。

能夠說這是教師工作全部。但是——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不可能一勞永逸。對一個教師而言,最大挑戰就在於處理與學生矛盾——轉化後進生。先進和後進是在一個特定環境中相比較才顯示出來,即使集中全校最優秀學生組成班級也同樣有後進生。這就迫切需要老師擁有最大寬容與毅力。研究並幫忙後進生進行用心歸因訓練;關注並幫忙後進生完善知識結構;保護並引導後進生自尊心。越得不到重視學生越會做出一些引人注意舉動,做不出正面用心舉動就做出一些離經叛道事。“愛莫大於心死。”絕不能用一些激烈言行使得學生泯滅了爭取上進願望。魏書生說過:“要珍惜學生心靈中閃光東西,以他們自己光芒,照亮自己黑暗。”

孔子在於學生討論人生理想過程中,明顯是贊同曾皙——“吾與點耳”,但是他自始至終都在關注另外三個弟子,只是用比較方式委婉地得出結論,呼喚學生思考、鑑別。“誨人不倦,能夠為師矣!”

讓我們謹記雨果一段話。“世界上最寬廣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是人胸懷。”

任何一個民族群體都是由一個一個個體所組成。每個個體道德風貌反應出整個民族發展水平。每個個體許多道德習慣、道德品質都是從小構成,每一個人從兒童開始所構成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世界觀等教師起了決定性作用。儘管社會風氣、家庭環境對兒童道德品質構成有必須影響,但無法代替教師教育優秀。因為,教師教育具有長期性、系統性、科學性,無論是德育資料、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長期而系統地對學生產生影響。人生最八年級十幾年是決定和影響人一生髮展,是道德觀念、行為習慣構成關鍵期,而教師是影響關鍵因素。教師主要職能是培養未來人才。這些人才畢業後分布在全國各條戰線上,對整個國家禮貌建設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所以,把教師道德提高到推進社會向前發展高度來認識,具有重要現實好處和深遠歷史好處。

師德師風論文4

雨果曾說過:“花事業是尊貴,果實事業是甜美,讓我們做葉事業吧,因為葉事業是平凡而謙遜。”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嬌豔。“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

首先,樹立良好師德形象————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良好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體現。記得在我上中學時候,就曾想“平平淡淡生,倒不如轟轟烈烈死”。正因如此,我羨慕那詩意生存,羨慕那豐富多彩人生,不甘於過平淡、庸常生活。這天看了師德啟思錄之後,使我眼前豁然一亮,我看到了自己職業偉大與崇高,是楊瑞清給了我這樣強烈感受。楊老師是南京市江湖縣行之國小校長,1981年畢業於南京曉莊師範,年僅18歲他就選取了到最艱苦、最偏僻山村去,在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精神感召下,為了實踐陶行知思想,帶了一個行知實驗班,他用粉筆與黑板在三尺講壇間詮釋著生命執著與涵義,83年調到江湖縣當團委書記,可他心繫農村,心繫農村教育,又重新回到五里河國小繼續實現自己教育夢。85年把五里河國小更名為行之國小,把國小教育向幼兒教育、成人教育延伸,構成鄉村大教育辦學格局,由原先草房兩三間變成了此刻樓房一幢幢,從中,他品嚐到了發展快樂,變化快樂。他是幸福,因為他真正體味到了粉筆生涯艱辛,品嚐了心靈勞作甘美,享受了成功喜悅。他成功來源於愛,來源於對山區人愛,對教育事業愛,這是一種大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他把滿腔真摯愛,慷慨無私地奉獻給了他所衷愛事業,此時我耳畔響起了“山河不會忘記你,大地不會忘記你,因為你在那裡,灑下一片深情…”。

看看別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我抱怨過教師清苦,抱怨過為人師勞累,也抱怨過人世間淒冷,這些想法與李忠義、王思明……相比,自己是那麼渺小、狹隘,我又想到了教育家斯霞、李吉林,想到了四大名師,他們孜孜以成成就了一番事業,使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戰線上同樣可有作為,那會是一種棄燕雀之小志,慕鴻浩而高翔大志向。使我明白了,只有苦過之後,才會有真正好處上甘甜,那才是生活真諦,使我品悟到教師不僅僅僅是一種職業,良好師德形象更是一種精神化身,它孕育著真,引導著善,創造著美,奉獻著愛!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幹勁是不夠,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

其次,規範禮貌行為————禮貌從尊重開始

教師工作“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十分重要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物件。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做出表率,以高尚人格感染人,以整潔儀表影響人,以和藹態度對待人,以豐富學識引導人,以博大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如今國小生學習條件好了,都有了良好學習機會。然而,隨著新課程改革進一步開展,學生“兩級分化”越來越明顯,也就造成了他們心理某些障礙,個性是其中後進生,存在著較嚴重消極心理,此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如不及時有效地進行引導,關愛他們,尊重他們,勢必影響他們今後學業乃至工作。

然而這天,我們中有些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常常在無形之中挫傷了學生幼小心靈。在師德學習過程中,我從《師德啟思錄》影片中看到這樣一個情節:某老師得知一名學生數學成績考了43分,十分生氣,於是課堂上宣讀成績時,三次重複了該生成績:“某某同學,43分……”這位學生自尊心受到了嚴重傷害,當場大聲指責老師,而後便“哇”一聲大哭起來,頭也不回地衝出了教室……看到那裡,作為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感到一陣愧疚,故事折射出不正是一種有違師德表現嗎?反思自己,何為師德?自己做到了哪些?自己尊重學生了嗎?是呀!這位學生行為超乎尋常,更讓老師難以想象,對於老師,也許這種重複讀那不及格成績是提醒,是對學生成績重視,是對學生愛,然而對於這位學生來講,這種提醒變成了一種嘲諷,這樣,無形之中學生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師生之間“冷凍”起來,何談信任,何談自信,又何談進步呢?

教師是學生一生中最信賴,最崇敬人。學生渴望老師對他們愛,渴望尊重他們,何況我們後進生呢?他們時刻承受著來自父母、老師、同學甚至社會對他們壓力,他們更期望得到教師信任,得到老師尊重,找回自信。我想,每位老師都是愛學生,都期望自己學生健康成長,今後能成為祖國棟樑,然而愛不是束縛,也不是放縱,愛應當從尊重開始。

再次,關愛每位學生————傾聽就是愛

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學生,容易構成個性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忙,用師愛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堅冰”,讓他們在愉快情感體驗中理解教育。愛學生是教師最重要職業道德。愛學生就務必做真誠傾聽者,不做真誠傾聽者,就算不上愛學生。

最近看到這樣一則故事:美國知名節目主持人林克菜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你長大了想當什麼呀?”小朋友回答:“我要當飛機駕駛員!”林克菜特之後問:“如果有一天,你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樣辦?”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訴飛機上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降落傘,先跳下去。”當場上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菜特仍注視著孩子,問:“為什麼要這樣做?”孩子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看到那裡,我想倘若沒有林克菜特那一份親切,那一份平和,那一份耐心傾聽,在“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小朋友還有勇氣說出人世間最善良,最純真,最澄澈話語嗎?所以,老師要傾聽,學生才有表達自己想法勇氣。傾聽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納,是期盼,傾聽就是愛。

過去有這樣一件事情使我記憶猶新,三年級一班何濤同學上體育課沒帶跳繩,我當時很是生氣,心想,如果是金思維,單波沒帶也就算了,因為他們對自己要求不嚴格,而何濤在我看來是一名很要強好孩子,怎樣也沒帶。不等他解釋,我就批評他說:“我通知帶跳繩你不帶,就如同上語文課不帶語文書一樣。體育課沒帶鍛鍊工具,如何上跳繩課,你站在一邊看著,不能鍛鍊了。”何濤想對我說什麼,支吾了一聲又沒說什麼。同學們開始鍛鍊活動。下課了,我走到他面前問他為什麼沒帶跳繩?他說:“因為我昨日病了沒來上課,體育隊長通知帶跳繩我不知到。”這時,內疚,愧悔……這些詞語都不足以表達我那一刻情緒,我不分青紅皁白地批評他,沒有給他解釋機會,那樣武斷,當時我很後悔,我真誠地向他表示我歉意,期望他能原諒我錯誤,這時,笑容從新回到了何濤臉上。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但對我永遠是一個提醒。從踏入師範院校那一天起,我就明白,自己一生將與孩子結下千絲萬縷情緣。理解與尊重每一個孩子,用恢弘愛傾聽他們內心聲音,是教育起點。在今後教育教學生涯中必須還會遇到許許多多類似事情,我為自己立了這樣一句格言:“用愛傾聽每一個孩子心底聲音。”

史煙飄過,回看這天。師者為師亦為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僅是社會主義精神禮貌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道德基因轉接者。因此,師德,不是簡單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是————每位教師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師德,共同撐起教育藍天!

師德師風論文5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根本,事關民族興盛,社會文明與進步。教育的物件,涉及到千家萬戶,給人民群眾的子女公平接受教育的機會。這是人民的需要,也是國家建設,選拔人才的需要。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擁有五千年的文化基石。早有西方預言家,預言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五星紅旗將在東方高高飄揚。我們有幸生活在這個時代,併成為一名基礎教育的傳導者,我們任重道遠,我們將以怎樣的姿態挑起這歷史付與的重任呢?

“教育”兩字,莊重而嚴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是知識的傳承,更是心靈的交匯和愛的融合。我認為,愛,自始至終要貫穿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愛,使教育充滿活力。愛,無所不在,愛,無所不能,愛,創造了多少人間奇蹟。老師的愛,特別的愛,純潔而又豐富,廣博而又深遠。

師愛,溫暖、寬容的愛。

孩子,如春園的幼苗,期待溫暖的陽光、綿綿的雨露。老師,便是這澆花的人。老師就猶如慈母,師愛,如同母愛而超越母愛。母愛容易形成溺愛致使孩子走入歧途。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的、純真的。不管成績好的差的,當他們成功時,渴望得到老師的欣賞,當他們出錯時,渴望得到老師的諒解,當他們困窘時,渴望得到老師的幫助……

去年的一天早晨,我一進教室,發現有位家長衝著一名學生大呼小叫地,我以為是該生的家長,正待前去問明,那位家長髮現老師來了,“張牙舞爪”地她就過來了,那神情非常激動,火氣十足地說那孩子打了她的孩子,我說,請別激動,你現在回去,等我瞭解情況後,會給你滿意的答覆的,請相信老師會公平處理的。

家長忿忿不平地出了教室,我讓孩子們先早讀,把那兩孩子叫出了教室,一出教室門,那被打的學生似乎比他母親更激動,滿臉漲得通紅,一手指著另一個孩子,嘴裡不停地數落著……我輕輕地笑了笑,故做輕鬆地說:柯鵬同學,看來你很激動,很委屈,你先說吧,告訴老師是怎麼回事?他說昨天下午放學的時候,出校門口後,陳才壬莫名其妙地反身踢了他一腳,之後就打了起來。待他說完,我就讓陳才壬說,是不是這回事?陳補充說,打架是事實,但在路隊下樓時柯鵬就罵了他並推了他一把,他記著老師的話,下樓梯不安全不要說話才忍住了沒當場回擊,出門口後踢他是為了討回公道。回頭再問柯鵬,他點點頭說是這樣的,只是他忘了自己不對在先,神情已不再那麼激動,我說:柯鵬,那你現在以為自己還那麼委屈嗎?他指著自己的鼻子說:是我錯了。我說,那既然知道自己錯了,該怎麼做呢?這話一出,柯鵬衝到陳才壬身邊 ,抓著他的手緊緊握了握,然後抱著他,眼淚大顆大顆往下掉:“好同學,我錯了,我媽也錯了,我們對不起你。你原諒我吧!我們以後再也不要吵架,我們做一對好朋友吧!”

看著這麼可愛懂事重感情的孩子,真為他們感動,為他們驕傲。事情也沒什麼嚴重後果,做為班主任,還有什麼不可以原諒呢?這不正是教育追求的最好的效果嗎?

我慶幸自己當時放下了師道尊嚴,沒有采取粗暴地態度,以質問地口氣了解情況,那樣的話,也許事情是解決了,可矛盾還在,同學之情,師生之情或許不復存在了。這兩位同學早已不在我班了,但柯鵬媽媽對我說:“這孩子,我說手機裡儲存太多的號碼不方便,現在王老師不是你老師了,我把她的號碼刪了吧?可孩子不答應,說他還想念你。”是啊,老師對孩子的愛本不需要回報的,但,師愛真的是有回報的,他們用他們的愛來回報老師,老師是快樂的,老師是富有的,因為有那麼多愛在向自己傾來……

師愛,尊重、信任的愛。

一個孩子,就是一本精彩的書,他們以各自獨有的方式,渴望得到讀者的感同和欣賞,需要老師走進書裡 ,坐下來,耐心地讀,用心地讀,不要只領略表面的情節,更要細細體會其中的內涵。哪怕有的只是一些零星的、簡單的小片段,也有權得到我們的尊重和賞識。十來歲的孩子,他們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很大,嘗試著獨立但又沒那麼自信,嘗試著叛逆但又沒那麼敵意。有時候人小鬼大地做些反常的事來,叫你左右為難,特別是孩子們愛攀比,一件事,一個人沒處理好 ,或許就滋生出許多麻煩來。

學校舉行陽光活動——校園舞的時候,我挑選一些靈活帥氣的孩子參加,男女搭配組合。一直練得好好的, 可有一天,一個孩子說什麼也不肯牽女孩子的手,堅決不跳。我過去的時候,他低著頭,鼓著嘴,眼睛斜視著地面,口裡重複著“不跳,不想跳”。我知道,頭幾天那麼辛苦,他都堅持下來了,現在都差不多會了,怎突然不想跳了呢?一定有原因的,看起來他也不象是無理取鬧,雖然平時他很皮 ,常常叫我頭疼。但這一次,真的不象。看著他一副鬥牛的樣子,我怔了怔,有同學小聲地告訴我,因為和女孩子拉手被人拿來取笑,啊,這樣啊。我走過去,故意摸摸他的額頭輕聲問:“鬍子陽,怎麼?不舒服嗎?”他氣呼呼地回答:“不是。”

“為什麼呢?”

“不想跳。”

“老師知道這不是你的真心話,你把頭抬起來,看著老師的眼睛,再回答一次。真不想跳,我尊重你的意願。”

四目相對時,沒有責備,沒有挖苦,有的只是真誠,信任。他目光開始躲閃了,我知道,他已經不會再堅持了。我無須再問什麼了,我衝他一笑,若無其事地點點頭。然後對身後的孩子們說,今天就到這裡吧!大家練累了。我對他說:“你今天也累了,休息吧,跳不跳不用急著決定,明天你再告訴我吧!”

第二天,他象什麼也沒發生一樣,自然地走進跳舞的隊伍,跳得那麼認真,臉上依然那麼快樂,那麼陽光!

也許,這些都普普通通,微不足道。可老師的工作不正是許許多多平常的累積嗎?如果,一個平常的人,把每一件平常的事辦好了,他就不是個平常的人了。一個好演員,能抓住每一位觀眾的心 ,叫他們感覺你只在為他一人表演,一位好老師,就要走進每個孩子的心田,讓他們感覺你只在意他的感受。我常想,你把課教好了,你充其量可以算是個教書匠,你要把孩子們的思想教育好了,你才可以拍著胸脯說,我是一名教師。

讓我們在孩子成長的征途上,鋪滿用愛編織的最美麗的花環,用責任搭起的最堅實的橋樑,我相信,有愛的地方,就是鮮花盛開的地方……

師德師風論文6

一、高校師德建設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科研量化指標逐漸成為衡量教師行業水平的標杆,這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教師的學術水平,但並不能作為教育教學綜合能力的唯一標準。近年,絕大多數高校依據學術文章發表級別和數量、科研專案來評定職稱,導致高校教師盲目於發文章、投機申請科研專案而忽略學生教學的怪圈之中。對教案、學生課堂教學環節表現出敷衍了事、學術浮躁現象。部分教師疏於教學而專注於學歷的考取和攻讀,重視了未來工作地位的提升而忽視了學生的課程教學和學生思想導師的重要性,同時,很多學術不良之風也隨之出現。

二、師德問題產生的原因

目前,師德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個人主觀問題也有社會大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導致教師個人價值觀出現轉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人民帶來了豐碩的物質享受和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同時市場經濟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實用主義、利己主義”等不良思潮也接踵而至。這種消極因素強烈衝擊著高校教師行業。某些教師為了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出現了個人價值觀的轉型。造成這種價值觀的轉變有多種因素,教育制度方面存在問題,教師個人的思想修養也存在一些問題。

(二)高校教師管理體制不完善,考評機制出現偏頗

首先,高校管理制度由過去只重教學到現在重科研的轉變,使得高校教師科研管理指標化。特別是高校對於教師職稱晉升制度的體制並不完善,單純依靠科研專案和獲獎成果進行評定,對教學授課效果和德育素質培養的考慮比重大幅降低。其次,高校師德建設管理機制不完善。現有考核標準過於泛泛,缺少科學合理的教師教學效果考量標準,僅從表面下功夫忽視了內在的核心體系建立。第三,當前實行的考評機制“一言堂”現象較突顯,在民主評議方面仍需加強。單方面強調教師科研水平、學歷、畢業院校等級,更有甚者僅憑藉主管部門領導意見,對學院教師的意見、學生評價等沒有劃入考評機制中來。這種缺乏民主、監督的體制也是出現師德失範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教師崗位培訓形式化,師德培訓走過場

要想培育優秀人才首先培養者自身就應該是德才兼備的人。所謂“律人先律己”。當前,各高校以及專門的培訓班對師德的概念界定、類別劃分以及內容細化都是出於表面的、強制的他律狀態,並沒有內化成為教師的個人意志,缺乏內省自律機制。其次,長期以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注重學生思政工作,忽視教師的政治理論塑造。長此以往勢必導致高校教師隊伍忽視自身的崗位職責,特別是師德缺失所引發的道德危機越來越嚴重。再次,在高校師德培訓過程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高校注重理論學習,忽視教師的心理需求和教師間的關係協調等問題,造成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所帶學生之間出現矛盾和衝突,這種現象在教師加薪晉級等過程中最為凸出,對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影響不容小覷。

三、加強師德建設的建議

高校教師是社會的傳道者、文化的傳遞者,也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人格品德的塑造者。孔子作為教師的代表,他的師德觀是教師們應該學習並堅守的基本師德準則。在當前高校師德建設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一)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師德修養,主動探索教書育人的規律

“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這樣才能為人師表。[3]”道德修養是指“個人為實現一定的理想人格而在意識和行為方面進行的道德上的自我鍛鍊,以及由此達到的道德境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作為高校教師道德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高校教師未來形成高尚的師德所進行的自我鍛鍊、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和自我提高的職業道德活動,以及經過努力所達到的師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作為高校教師,職業素質是高校教師“德、識、才、能”素質的綜合表現。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西方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點必將滲透到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之中。因此,高校教師應嚴於律己,恪盡職守,正確處理好教書和育人之間的關係,將教師職業操守與職業規範真正地落實到教學工作中來,將“傳道、授業、解惑”與學生的情感塑造、性格培養相結合,從而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優秀人才。

(二)構建純淨的學術氛圍“學術研究浮躁、缺乏創新精神”

[4]。就學術本身而言,是需要一個長時間、厚積累的過程,最終經過淬鍊而獲得的成果,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坐得住冷板凳。因此,構建純淨的學術氛圍,營造良好學術道德環境是師德建設的根本基礎。這就需要高校進一步完善教師考評體系,加入學術道德評價標準,在重量的前提下更要規範學術質量,普及法律常識、增強法律意識,對智慧財產權和學術規範進行培訓。此外,加強校際間的聯絡,通過搭建學術交流平臺、邀請領域學術頭人定期開展學術報告等形式,開拓教師學術視野,增強創新意識。

(三)高校師德建設應走科學化、創新型考核體系之路

科學的量化考核,堅持“以人為本”的師德建設理念是高校師德建設目標考核體系必須遵循的原則。道德追求以及道德培養都是以人為前提,偏離了這一基礎,師德建設也就變成了無根之木。其次,應該把教師的職業目標放在中間層次。教師這一職業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傳道、授業、解惑”,通過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優秀人才。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等職業特點與職業操守決定了教師的職業目標。第三,師德目標考核體系的最高層次應該是教育創新。創新是當前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必備要素之一。高校教師應將創新精神注入教書育人的體系之中,在嚴謹治學的基礎上,努力發揚優良的學術風尚,勇於創新。

(四)健全的評價機制和完善的監督體系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應以管理制度為基準,通過監督體系對教師師德品質進行引導和約束,將高校師德建設向良好方向發展。教師評價體系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工作過程,在考評中應納入學生的學習效果,特別是科學的思想理念、良好的品德引導方面,應該成為教師教學評定的標準之一。定期對教師進行師德考評,通過學生測評更加直觀瞭解教師教學成果和師德品格,形成優勝劣汰的考核體系。此外,學校要建立師德監督機制,採取教師與教師之間互相監督,並由學校設立監督小組,對其進行督促指導。第三,建立校園師德監督網站,學校師生可以通過網路監督手段促進師德建設的發展。第四,建立教師自我評價系統,通過輔助手段讓教師“吾日三省乎吾身”,在實踐中不斷修正自己。孔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態度、職業道德、個人修養,都會對學生的知識獲得、世界觀的形成和培養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加強師德建設,建構師德科學化體系,勢必要求學校、教師和學生三者共同努力,將他律和自律有機結合,通過科學的管理體系和評價機制進行督導,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師德師風論文7

摘要:高等學校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搖籃,應該在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方面走在社會前列。本文闡述了師德師風建設的內涵,充分認識師風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積極推進師德建設,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我院的師德師風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

關鍵詞:師德師風;服務;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7)03-10842-01

1 引言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播人生道理,講授專業知識,解除心中困惑等等,這些都是一個教師所要做的事。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是老師把知識一代又一代地傳播下去。所以,我認為,教師更像一個接力賽的運動員,這個接力賽的總長度是人類的整個時間長河,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悠悠無盡頭。歷史賦予我們特定的一程,我們從上一代手中接過知識接力棒,然後跟時間賽跑,直到跑完我們這一段,把接力棒傳遞給下一代人。跨入21世紀,進入知識爆炸的年代,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教師,又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形象出現呢?

2 加強師德建設

教育發展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本。教師是落實以德治國方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生力軍,所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落實十六大精神,推進以德治校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強師德建設是改進教風帶動學風的迫切需要,教師的教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教師向社會和個人提供教育服務,教師的工作實際上是一種服務性工作。學生是教師教育物件,也是教師的服務物件。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係,又是服務人員與服務物件的關係。因此,教師的專業道德中特別強調為學生服務的.精神。教育服務的公共性,還要求教師對服務物件一視同仁,不容許教師出於個人的好惡不公平地對待任何學生。學生們是在成長中不斷地學習,在學習中不斷的成長,我們不但要接受學生的優點更要接納學生的缺點。我們班有一個有名的差生,經常打架鬥毆。我沒有整天對他板著面孔或者不聞不問,反而我覺得這學生內心是孤獨的,作為教師應該讓他明白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這個學生有一個特點,對於老師講的話言聽計從。針對這一點我首先動員全班同學不要孤立他並和他做朋友,與其家庭聯合共同給他以溫暖,並採用不同渠道、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地幫助他,最終使他改變了“破罐子破摔”的觀念。

現實迫切要求我們在推動素質教育中,把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位。在必要時常常犧牲自己的業餘時間向服務物件提供專業服務。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很高尚的道德修養,在必要時無條件的犧牲個人利益,服從或服務於集體或服務物件。教師中存在的對教學不負責任,應付了事;對學生漠不關心,教書不育人;自我要求不嚴,不能為人師表等等,必然損害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為人師表的形象。有些教師想不明白為什麼如此簡單的事學生都會做不好,由此我想到了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那句名言:“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也就是我們通常俗語中所說的“狼不怕人,恩怕人”(即譴責不一定比寬容更能引起犯錯誤的人在道德情感上的自省)。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如果我們老師能對孩子的一些“毛病”採取寬容的態度,將比死抓住他們的“小辮子”不放,更能引起學生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這更有利於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

3 敬業精神

教育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一樣具有重大的社會價值,它為教育專業團體和個人贏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對於教師來說,教育工作不僅是一種生活手段,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敬業精神”意味著教師必須竭盡全力提高專業標準,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在教學上,我要求自己不斷創新,在專業方面我要求自己不斷提高。

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意味著是塑造人類的思想,建設人類的精神世界,是精神文明的設計者和創造者。歷史賦予我們的任務是“教書育人”,教給學生知識,使他們聰明;傳授道理,使學生學會做人。這就是教師職業的特殊之處。改革開放以來,廣大教師獻身教育、殫精竭慮、無私奉獻,為發展教育事業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同時也為維護和發揚高尚師德傳統做出了不懈努力。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是比較好的,其中許多優秀分子堪稱楷模。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的責任更加突出了,對師德素質的要求更加廣泛了,教書育人工作的標準更高了。然而,目前教師隊伍中存在少數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質、人格特性存在缺陷,業務能力不強,治學不嚴謹等問題。特別是一些人學術風氣不正、學術道德敗壞的行為,嚴重損害了教師和學校的形象,給教育事業帶來了不良影響。因此,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有利於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保持創新能力和科技競爭力,是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的保障。

4 以身作則

教育服務有其獨特性。教師運用自己全部的素養特別是道德素養,向學生提供專業服務。如果說大部分專業服務屬於技術性服務的話,那麼教育服務歸根結底是道德服務,自然會向教師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位教師要不斷的加強道德修養意識,提高道德水平。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為人師表”。今天我們倡導的是師生人格上的平等,教師要尊重學生,要把學生視為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學生也不需要對教師言聽計從,教師和學生處於一種對等的關係。但這並不是說教師可以不做表率,相反,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師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來教育學生、感染學生。在以往的觀念中,教師永遠是高高在上,學生必須仰著頭,只能傾聽。然而新的課程改革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個性,更主張的是把學生看作獨立的個體。因此,對於教師的要求就提到了更高的層面,不僅僅要把學生當作是受教育的物件,還要從心靈上接近他們,並允許甚至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發掘他們的個性,為學生的發展個性留下空間。

千千萬萬教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兢兢業業,為學生服務,向學生奉獻人類最美好的精神財富,以自己的表率教育學生為人處事。社會輿論經常把“敬業精神”、“服務精神”、“奉獻精神”、“以身作則”,看成教師個人高尚的道德境界。其實不然。這些都是教師的專業美德,而不是教師的個人美德。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表現出這樣一種道德水平,是教師的工作特點所致。師德不但是約束、鞭策和指導教師的道德手段,也是鼓勵和教育學生的道德手段。因此,師德在學校生活中具有雙重影響:一方面,師德對教師的專業行為具有激勵、指導和約束作用;另一方面,師德對學生具有教育作用。師德通過影響教師的專業行為,影響學生的道德發展。教師的身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身教,對學生的品德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一般情況下之所以能夠自然而然地實施身教,並不是因為教師天生就是道德教育家,而是教育活動的特殊性使然。教育情境也確實使人更加大方展現自己的美德。另一方面,處在教育情境中的學生,一般都認為自己的老師確實應當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因此正常情況下不會對教師的道德示範產生牴觸情緒。其實,學校德育的成功,最終取決於教師的人格和行為表現。沒有教師的“身教”,就沒有真正的德育,學校教育就不可能實現它的道德目的。

5 結束語

師德形成決非一種表面的具體行為。任何一種師德表現都能折射出深層的東西,它包含著人才觀、學生觀、質量觀、管理觀、學習觀、評價觀等一系列相關理念在內的綜合觀念。以師德建設為突破口,帶動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以師德促進教師教書育人責任感的增強,以良好的教風,促進學生良好的學風的形成,從而激發為奉獻祖國、服務人民而發憤學習。

標籤: 師風 師德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youxiuzuowen/3x2rx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