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優秀作文 >

縣“十三五”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作文

縣“十三五”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作文

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北省“十三五”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鄂政辦發〔2016〕57號)精神,為實現2020年全縣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目標,進一步明確“十三五”期間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的重點任務、工作職責、方法和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縣“十三五”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作文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的決策部署,結合中央和省委關於實施精準扶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以全面提高農村居民生產生活質量和文明素養為根本,著力創新社群治理和服務的體制機制,完善村民自治與多元主體參與有機結合的農村社群共建共享機制,健全村民自我服務與政府公共服務、社會公益服務有效銜接的農村基層綜合服務體系,不斷推進農村社群治理和服務能力現代化。通過試點,打造一批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農村社群建設示範點。為全面推進農村社群建設、統籌城鄉發展探索路徑和積累經驗。

(二)工作目標。“十三五”期間,全縣每年選擇不低於總數5%的行政村(約20個)開展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到2020年,全縣有97個村開展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約佔村總數的27%(見附件1)。統籌整合的農村社群綜合服務站和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設面積原則上不低於500平方米。

——積極創新農村社群治理機制。健全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引領農村社群建設的領導機制工作機制,構建“以村黨組織為領導核心,以村委會-村莊理事會-農戶為三級自治架構”的“1+3”治理體系。加強村級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對不符合實際的規章制度進行清理。進一步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規範化和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工作,強化對村“兩委”成員及其他村務管理人員的民主評議和監督。加強村民議事會、村莊理事會等農村議事協商機構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社群協商,逐步實現基層協商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

二、工作任務和相關部門職責

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涉及面廣,任務繁重,責任重大,各相關部門要在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下,建立由縣城鄉社群建設協調小組牽頭負責、相關部門參與、縣民政局協調的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機制。試點任務和相關部門職責如下:

(一)明確試點定位,創新農村社群治理機制。農村社群建設要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行政村範圍內,依靠全體居民,整合各類資源,強化社群自治和服務功能,促進農村社群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斷提升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和文明素養,構建“以村黨組織為領導核心,以村委會-村莊理事會-農戶為三級自治架構”的“1+3”農村社群治理體系(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縣農業局、縣供銷社。列第一位者為牽頭單位,其他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下同)。依法確定鄉鎮政府與村民委員會的權責邊界,釐清農村社群事務清單,促進基層政府與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有效銜接、良性互動(責任單位:縣民政局)。依法加強村民委員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完善農村社群建設重大問題的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制度。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社群協商,逐步實現基層協商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委組織部、縣農辦)。

(二)拓寬參與渠道,促進流動人口參與農村社群管理。建立“一派四聘”制度。建立和完善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絡農村居民、支援農村社群發展機制。鼓勵駐村機關、團體、部隊、企事業單位支援、參與農村社群建設。拓寬外出發展人員和退休回鄉人員參與農村社群建設渠道(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縣人社局)。依法確定村民委員會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各類經營主體的關係,增強村集體經濟組織支援農村社群建設的能力。促進流動人口參與農村社群管理,依法保障符合條件的非本村戶籍居民參加村民委員會選舉和享有農村社群基本公共服務的權利(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農經局、縣委組織部、縣發改局)。吸納非戶籍居民參與農村社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協商,建立戶籍居民和非戶籍居民共同參與的農村社群協調議事機制。在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探索通過分擔籌資籌勞、投資集體經濟等方式,引導非戶籍居民更廣泛地參與民主決策(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農經局、縣農業局)。

(三)完善基礎設施,建立健全農村社群服務體系。根據輻射範圍適度、服務管理方便、服務功能齊全等原則,按照辦公面積最小化、服務功能最大化的要求,結合人口規模,因村制宜,整合組織、民政、司法、文化體育、衛生計生等相關部門資源,統籌推進農村社群綜合服務站和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設,方便為黨員群眾辦事服務。嚴禁強制推行大拆大建、重複建設、建村並居,嚴禁違反土地利用規劃擅自改變農地用途(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發改局、縣民政局、縣文體局、縣農業局、縣規劃局、縣司法局、縣供銷社)。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開展資訊惠民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23號)精神,資源共享,整合農村基層綜合服務網、“三萬”農村網格化、農村科技網、農村供銷網、農村黨員活動中心等各類涉農網路資源,統籌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和網路化管理資訊平臺建設。逐步構建縣、鎮(區)、村三級聯動互補的基本公共服務網路和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試點村不掛農村社群標牌、不刻農村社群印章,在農村社群綜合服務站統一應用“中國社群”和“社群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標識(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委政法委、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縣發改局)。

(四)豐富服務內容,提升農村社群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推進政府公共服務專案向農村社群延伸,制定完善農村社群公共服務目錄和清單。依託社群綜合服務站,不斷豐富和完善居民生產生活、就業商貿、資訊諮詢、技能培訓、社群扶貧、法律諮詢、家庭教育、美德實踐、計生衛生、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群養老、社群助殘等服務內容(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委組織部、縣發改局、縣人社局、縣扶貧辦、縣衛計局、縣司法局、縣殘聯、縣婦聯)。依託農村社群綜合服務設施設立資訊化服務網點、加強辦事視窗建設、完善資訊“進村入戶”功能。推動政務服務事項“一號”申請、“一窗”受理和“一網”通辦,簡化優化群眾辦事流程。推進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和網上諮詢,構建實體辦事視窗、網上辦事平臺、移動客戶端和自助終端融合的便民服務平臺,為農村居民提供綜合、高效、便捷的資訊服務(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委政法委、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縣發改局)。培育新型服務業態和服務品牌,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運用連鎖經營的方式到社群設立超市便利店、標準化菜店等便民利民網點,鼓勵郵政、金融、電信、供銷、燃氣、自來水、電力等公用事業單位在社群設點服務。積極探索建立政府購買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全程委託代理機制,加大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力度,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群服務管理。探索開展公益創投,推進“三社聯動”,創新農村社群服務體制機制(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供銷社、縣民政局、縣財政局)。

(五)結合精準扶貧,加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抓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機遇,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發展農村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推進土地流轉,採取“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模式,大力推進適度規模經濟、特色產業發展。鼓勵和引導各類組織、企業和個人興辦居民服務業,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需求,為社群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提供就業崗位。研究制定培育村級特色主導產業、拓寬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渠道的具體辦法。組織國土、礦產、水利、旅遊等部門,對村集體“三資”進行全面清理,建立臺賬,規範管理。提高閒置集體資產、資源利用率,對無償佔用、低價發包的集體資產、資源,依法收回,通過自主經營或以公開競標的方式發包、租賃,增加集體收入。積極探索推行股份制改造、公司化運作等模式,加強集體“三資”運營管理(責任單位:縣農辦、縣農業局、縣扶貧辦、縣國土資源局、縣水利局、縣旅遊局、縣委組織部、縣農經局、縣財政局)。

(六)推動志願服務,建立“三留守”人員關愛服務體系。村委會成員全面兼職農村社群服務工作者,通過內生外購等形式加強農村社群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對農村社群服務人員的系統培訓,提升社群服務工作者的服務能力(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委組織部)。廣泛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社會組織、社群黨員和居民群眾參加志願服務。支援群團組織開展各種形式各具特色的公益活動(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縣團委、縣婦聯)。完善農村社群志願服務站點佈局,搭建社群志願者、服務物件和服務專案對接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社群自助互助服務活動。根據農村社群發展特點和居民需求,分類推進社會工作服務,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在社群志願服務中的作用(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人社局)。摸清社群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底數,建立“三留守”人員關愛服務體系,掌握人員動態資訊。大力培育和發展針對社群“三留守”人員的互助類、志願類社會組織,加強對“三留守”人員的生產扶持、社會救助和人文關懷,切實解決留守人員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綜治辦、縣發改局、縣婦聯、團縣委、縣衛計局)。

(七)強化法治文化,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強農村社群法治建設,建立健全農村社群司法行政工作室等法治機構,推進覆蓋農村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責任單位:縣司法局、縣民政局)。建立健全農村社群公共安全體系,加快農村社群公共安全視訊監控攝像機的安裝和聯網應用,建立覆蓋農村社群全部實有人口的動態管理機制(責任單位:縣委政法委、縣民政局)。開展“法律進社群”等主題活動,對農村居民進行法治宣傳教育,引導農村居民依法反映訴求。深入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文明建立活動。加強農村社群文化建設,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發展各具特色的農村社群文化,豐富農村居民文化生活,增強農村居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深入開展文明社群、和諧社群等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弘揚公序良俗(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司法局、縣婦聯)。改善農村社群人居環境,強化農村居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形成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生活習慣、生產方式和良好風氣。完善社群公共設施、綠化美化建設,建立健全農村供電、供排水、道路硬化和路燈亮化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地名標誌、通訊網路等公用設施的建設、執行、管護和綜合利用機制,提高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的預防和處置能力。加快改水、改廚、改廁、改圈,改善農村社群衛生條件和河道潔化建設。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和村鎮生態文明建設,保持農村社群鄉土特色建設和田園風光(責任單位:縣農辦、縣住建局、縣委政法委、縣委宣傳部、縣民政局、縣交通局、縣環保局、縣農業局、縣水利局、縣衛計局、縣財政局、縣供銷社、團縣委、縣婦聯)。

三、方法步驟

(一)結合實際,制定方案(2016年11月30日前)。各鎮(區)要召開黨委、政府專題會議,明確試點工作職責。組織調查、摸底,制定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並進行周密部署安排。

(二)宣傳發動,營造氛圍(2016年12月底前)。各鎮(區)試點村要充分利用公開欄、宣傳畫廊、文化站(室)、社群課堂、社群廣場、標語等方式大力宣傳農村社群試點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三)明確任務,組織實施(2016年11月底至2020年底)。根據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試點工作任務,建設標準以及責任單位,按照檢查驗收標準,通力協作,全面組織實施。

(四)嚴格考核,強化績效(2016年至2020年每年年底前)。每年年底前,縣城鄉社群建設協調小組將按照《陽新縣農村社群建設試點村檢查驗收標準》(見附件2)對各農村社群建設試點村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驗收採用100分制,90分(含)以上為優秀,80分(含)以上為合格,80分以下為不合格。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部門幫扶。縣城鄉社群建設協調小組要加強對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各鎮(區)、城東新區、經濟開發區、農場管理區主要負責同志是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第一責任人,要充分發揮農村社群建設建設試點工作主體責任,要把試點工作作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作為加強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作內容,列入工作考核目標,採取得力措施,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縣民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協調機構,強化相關部門在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中的職責,形成多方參與、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局面。開展黨政領導聯絡農村社群、部門對口幫扶農村社群活動,切實解決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二)整合涉農資源,加大資金投入。統籌整合相關資源、資金,拓寬資金來源渠道,統籌利用政府投入、村集體經濟收入和社會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推進政府部門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和加大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力度,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縣城鄉社群建設協調小組辦公室建立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臺賬,實行銷號式管理,根據考核結果,縣級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驗收合格的試點村一次性給予2萬元資金支援。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和外資以多種形式捐贈或興辦農村社群服務事業。

(三)加強督辦考評,總結推廣經驗。縣城鄉社群建設協調小組辦公室要對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任務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並定期通報。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按照相關要求推進到位。對按要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或成效顯著的相關部門、鎮(區)責任人進行表彰;
對不能按要求完成建設任務的進行通報批評;
對先進典型和好的經驗和做法要及時總結推廣,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和推進農村社群建設的良好氛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youxiuzuowen/kz5e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