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實習報告 >調查實習報告 >

刀的調查報告優秀7篇

刀的調查報告優秀7篇

沒有合理的事實列舉,寫出的調查報告就是沒有意義的,寫調查報告,可以從多方面提高大家的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刀的調查報告優秀7篇,感謝您的參閱。

刀的調查報告優秀7篇

刀的調查報告篇1

近年來,隨著地區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防止環境汙染,保持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以下是實地調查報告:

造成環境汙染的汙染源是:1、公共廁所裡的糞便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讓人噁心。2、工廠排出的廢水又黑又臭,還浮著一些穢物。3、工廠排出的廢氣很刺鼻,會散發到小鎮的各個角落。4、化肥廠排出的氣體中含有粉塵、鉛、煤灰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5、公園的草坪上常有遊人丟棄的垃圾,既不衛生有影響市容。

造成環境汙染的汙染物是:廢水、廢氣、排洩物、腐肉、塑料袋、生活垃圾等。

汙染物對環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氣變的渾濁,對人的肺部有很大的危害;生活垃圾處理不好會滋生細菌,嚴重影響人的健康;汙水會影響生活用水,直接危害人體。

看了那麼多,你是不是對目前的環境有些憂慮呢?對,環境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汙染水源。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貨!

調查人:

20xx年7月25日

刀的調查報告篇2

近年來,國小、國中、大學的學生紛紛戴眼鏡,眼鏡幾乎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那麼是什麼導致這麼多人近視呢?我帶著好奇做了個調查。

共調查10人,其中2人不戴眼鏡,佔總數的20%,8人戴眼鏡,佔總數的80%。有一個人沒戴眼鏡近視,佔總數的10%。戴眼鏡中,1人因遺傳近視,佔總數的10%,2人因環境近視,佔總數的20%,4人因看電視、玩電腦、看書、坐姿近視,佔總數的40%,1人因其他原因近視,佔總數的10%。綜上所述,我發現大多數近視都是坐姿不協調和過度造成的。

通過以上具體資料,我總結出以下近視的成因:1。2.由於環境原因。3.因為看書看電視時坐姿不正確,眼睛受到傷害,導致近視。4.一般看電視、看書、玩電腦都很集中,使眼睛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沒有把握好用眼的時間,導致近視。

根據這份調查報告,我提出以下建議:1。父母應該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2.看電視、看書等娛樂時,看1小時左右,然後讓眼睛休息30分鐘或看遠處10-15分鐘,再繼續看書。3.讀書寫字時,要坐直,胸要挺直,眼睛離書30釐米。4.你要慢慢適應周圍的環境。不要在昏暗或堅固的地方看書,也不要邊走邊看書,這樣會對眼睛造成很大傷害。

刀的調查報告篇3

通過問卷調查,南陽理工學院在校大學生的網路購物意識很強,能充分利用當代科技和資源,積極融入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點。大家的網路購物安全意識也不斷提高,但也存在著很多網購安全隱患等問題。下面我們來分析這些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 網路購物 安全意識 調查報告 思想道德修養 法律基礎

為了瞭解我校大學生網路購物安全意識,促進我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工作的完善,我們做了一份關於“大學生網路購物安全意識”的調查報告。本次調查面向南陽理工學院外語系,計科系,商學系,文法學院,軟體學院,國醫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的學生,共發放問卷10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100份。

一、調查基本內容:

(一) 大學生對網上購物的基本認識。

是否有過網購經歷 a.有 b.沒有 ——

81% 19% ——

對網上購物安全性認識 a.安全 b.不安全 c.不清楚

51% 22% 27%

以上資料反映:大學生對過網購經歷的佔81%,沒有參與過網購的佔19%,大學生認為網購安全的佔51%,不安全的佔22%,對網購安全性認識不清楚的佔27%。這些資料不但揭示了網購在大學生中很受歡迎,而且他們對網購還是比較信任的;而且還說明了近一半的大學生對網購的安全性有一定的疑慮。

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有網購經歷,對網購的安全性還比較信任。這說明網購在大學生中很受歡迎,但網購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部分大學生的網購經歷。

(二) 大學生網購的主要途徑和物品(含多選)。

經常使用的網購網站 a淘寶 b拍拍 c.易趣 d其他

80% 2% 10% 8%

主要購買的物品 a.服裝 b.數碼產品 c文化書刊 d其他

58% 11% 15% 16%

調查顯示:在大學生經常使用的網購網站中,淘寶佔80%,拍拍和易趣各佔2%,10%,其他網站佔8%。在大學生主要購買的物品中服裝佔58%,數碼產品佔11%,文化書刊和其他各佔15%,16%。這表明,大學生經常使用的網購網站總體上趨於一致但又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所購商品雖然也多種多樣但更傾向於服裝產品。

以上資料表明:大部分大學生的網購主要集中於當前深受大家歡迎的淘寶網站,這從側面說明大學生對淘寶網比較信任。同時也說明了大家的安全意識有所強,以主要參與信譽較好的網站網購。

(三)大學生在網購過程中的舉措

購物前是否與賣家聯絡 a每次都聯絡 b.不經常聯絡 c根本不聯絡

49% 35% 16%

網購前是否注意賣家的信譽與評價 a注意 b.不曾注意 ——

88% 12% ——

購物時是否購買退運保險 a每次都購買 b偶爾購買 c從不購買

12% 36% 49%

以上資料反映:大學生在網購時每次都與賣家聯絡的佔49%,不經常聯絡的佔35%,不過根本不聯絡的還佔16%,在網購前注意賣家信譽與評價的佔88%,不曾注意的佔12%。部分大學生在網購時很注意賣家的信譽與評價,這其實是依靠一種道德上的約束,這種舉措在網購時是值得肯定的 。但大學生在網購時每次都購買退運保險的只佔12%,偶爾購買和從不購買退運保險的卻分別佔36%,49%。這組資料反映出很大的問題。可能大家認為在信譽較好的網站購物再買退運保險是沒必要的,這種僥倖心理往往是非法商家價鑽取的空子,是不可取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大學生的網購安全存在很大的隱患。

(四)

網購之前是否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 a是 b否. ——

70% 30% ——

網購時是否索要發票 a.是 b.否 ——

26% 74% ——

網購後如何收貨 a當面檢查後簽收 b不檢查直接簽收 ——

55% 45% ——

以上資料反映:在網購之前有70%的大學生會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也有30%沒有做必要的安全措施,這表示大部分大學生還是注意網購的安全性。在收貨時只有55%的大學生是當面檢查後簽收,不檢查直接簽收的佔45%,而網購時索要發票的只佔26%,有74%的大學生不索要發票。發票是我們運用法律武器維權的重要證據,大部分同學卻不重視。很顯然,這也與大部分人在網購前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相沖突。從這兩個相沖突的資料來看,我們大學生應該把該做的安全措施切實落實到位,這樣才不至於在我們的權利受到損害時束手無策。

(五)經濟條件與購物安全

月生活費是多少時你更傾向於網購 a.200—400元 b.400—600元 c.600元以上 ——

9% 37% 54% ——

網購時的最大消費金額 a.50元 b.50—200元 c.200—500元 d.500元以上

8% 44% 35% 13%

以上資料反映:月生活費在200—400元時只有9%的學生才選擇網購,在400—600元時有37%的學生選擇網購,在600元以上時有54%的學生會選擇網購。以我們在校大學生目前的大眾消費水平在400—600元,在這個範圍內網購群體還是比較小的,從網購的安全性來說,即使沒有安全保障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存在網購安全隱患。另外,每次網購只消費50元的佔8%,50—200元的佔44%,200—500元的佔35%,500元以上的佔13%。從這裡來看,網購的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50—500元的範圍,這個範圍的每次交易金額相對較小,這對於我們防範意識較差的大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潛在的安全保護。

你是在那個階段開始網購的 a.國小 b國中 c高中 d大學

1% 27% 20% 52%

你是怎樣學會網購的 a自學 b向其他同學請教 c老師的督促 ——

31% 68% 1% ——

(六)

調查顯示:在國小就開始網購的佔1%,這個比例雖很小,從網購安全的角度來說,一名國小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是很低的,隱患很大。在國中和高中網購的分佔27%、20%,在這個階段大家的防範意識相對較強,且能較早的融入當代經濟的潮流,還很不錯。在大學裡網購的就明顯較多,佔52%,這也是當代大學生的特點之一,這一階段大學生的人生經歷較為豐富,切有相對的維權意識,使網購的安全性相對提高。大學生自學網購的佔31%,向其他同學請教的佔68%,在老師督促下學會網購的只佔1%。在這個過程中,自學的風險可能會大一點,很可能會上當,還是更應該以向其他同學學習為主,能更多的瞭解網購的弊端,以免上當受騙。 (七)

網上購物時是否有退換貨的情況 a.有 b.沒有 ——

28% 72% ——

商家發錯貨是你是接受還是換貨 a.換貨 b.接受 ——

80% 22% ——

網購時是否有投訴維權經歷 a.有 b.沒有 ——

15% 85% ——

調查顯示:在網購過程中有30%的大學生有退換貨的經歷,沒有退換貨的佔70%,當商家發錯貨時78%的大學生願意退換貨,只有22%的人接受,與此同時只有15%的大學生有過投訴維權經歷,沒有投訴維權經歷的佔85%。從這三組資料來看,當網購商品有問題時,大部分大學生退換貨或投訴維權,但調查資料顯示只有一小部分人有投訴維權的經歷,這不但說明了大部分商家還是遵循市場秩序、維護社會公德的,還說明了當代大學生的維權意識較高。

二、當前大學生網路購物安全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部分大學生的網購消費水平相對較低。

資料反映,有大部分大學生的網購消費水平在50—200元,消費水平相對較低,部分不法商家會抓住我們大學生這一特點,通常會通過釣魚式網站使大家落入圈套。這主要基於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農村大學生所佔比例較大,經濟條件相對落後,加之對網購安全防範意識不高,對廉價的商品(如超低價、超低折扣)或中獎很感興趣,喜歡貪佔小便宜,這些大學生往往因為經不住這些誘惑才被商家釣到。其次,部分不法商家缺乏職業道德,為攫取利益不惜走在道德底線的邊緣,甚至鋌而走險,挑戰法律的威嚴,進而侵害我們的權利。第三,這還是受當代網購現狀的影響。“網上購物”,這個逐漸流行於二十世紀的購物方式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其中大部分人可能都有過網上購物的經歷。這其中有的也許僅僅想擁有這種體驗的感覺,有的可能將此作為一種“知識人士”的標誌,有的則可能已將網上購物作為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取代了傳統上街購物的方式。但是,我們在看到網上購物優點的同時更要認清它在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以便儘早地找到解決方案以促進網上購物的良性發展。可以說,現階段我國消費者對網上購物狀況的評價是“痛並快樂著”,而這其中痛的指數要高於快樂指數。“網路法”的課上老師曾放過一個《經濟與法》欄目中報道的有關網上購物的案子,講述了某男幾次網上購物的經歷,結果是多數時候都不滿意,比如一次他買到的光碟與宣傳不符,而且還是質量很差的盜版碟。又有一次他花了一元錢淘到的書居然沒有標價,而且書上清楚地印著“贈品”兩字,他深感受騙,我想大多數參加過網購的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從“一粒沙裡看世界”可以看出網購還是不太安全,大多數人對網購存有顧慮,這也就導致網購的消費水平相對較低。

(二)大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相對較低。

調查結果顯示,每次網上購物都買退運保險的大學生只佔12%,其餘的則是偶爾買、甚至就不買。而大學生在網上購物前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的佔70%,從這兩個資料對比來看,我們大學生並沒有真正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退運保險是針對所購買的物品由於質量問題或發錯貨時將貨物退回商家,這其實也是對網上購物的安保措施之一。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說。第一,大學生的僥倖心理較重。也許很多學生在網上購物並沒有受到不良的影響,就感覺到每次網購時都購買退運保險是一種浪費,以至於在網購時少買、甚至就不買退運保險。這樣就給一些不法商家留有漏洞可鑽,給自己的網購經歷帶來麻煩,甚至是自己的權利受到不法侵害而不能得到及時的保護,所以大學生不應該存在這種僥倖心理。第二,從現在網購的模式和流程來看,真正的的網上購物應該說是一種“虛擬市場”,就是大家買了退運保險,其實也已經在受損失了,更何況大家買了退運保險的有時也擺脫不了那些不法商家的算計,真正的權利有時並沒有真正的維護,所以就不再買退運保險。其實大多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退運保險的費用與退貨相比還是比較小的,從安全與經濟的角度來說還是應該買退運保險。第三,從價值觀的角度來說。在經濟發展較快、社會深刻變革的時代,當代大學生在價值觀方面的趨向趨於多元化,思想比較活躍,又加上沒有經歷過社會上的歷練,對社會的瞭解不是太多,在思想上還不是太成熟,對問題的思考過於感性,因此會有一種對網購中出現的“小事”不在乎的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大家的網購態度,也就是安全防範意識的問題。

據資料反映,在網上購物時只有26%的大學生索要發票,74%的大學生不去索要發票。發票應該說是我們大學生維權的最重要的證據,但為什麼那麼多的大學生不去索要發票呢?這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一些商家不願意向顧客開發票,以此來逃稅,而且當他們侵害顧客的權利時,顧客沒有證據,他們會有一種“安全感”,所以就不願意、甚至直接拒絕向顧客開發票。其次,這有很深刻的社會原因。中國人太安於現狀,逆來順受,法律意識淡薄,即使有發票也不願意給自己添“麻煩”,有時候不要發票還能得到商家的一些“優惠”,這樣一來,索要發票的人就更少了。這時如果我們的權益真的受到侵害時,我們該怎麼辦?沒辦法。所以我們應該提高我們的防範意識,這不是為別人,而是為我們自己。

(三)對網購的信任度(誠信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1%的大學生認為網上購物是安全的, 近一半的大學生對網購的安全性不瞭解、甚至就認為網購不安全。以我看來,大家對網購的信任度才真正決定著今後網購的發展。之所以那麼多的大學生多網購的安全性懷疑,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首先,在我國網際網路雖然高速發展,但是與網際網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幾乎還是空白,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和時代的要求。目前,網上消費者權益的保障在我國還是一個“盲點”。 用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對網上購物中消費者權益進行保障顯得簡單、散亂、缺陷很多、可操作性不強等特點。遠不能適應網上購物迅速發展所要求的對消費者權益保障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強對網上購物中消費者權益保障的法律研究和立法、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力度,給廣大的大學生提供一個安定和諧的網購環境已經迫在眉睫了。其次,現在大學生的資訊比較暢通,瞭解到關於網購受騙的例項比較多,耳染目濡,就漸漸對網購產生一種不信任。誠信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網上交易發展的瓶頸之一。網路購物由於採取非實物、非現場的購物形式,因此很容易出現物品的實際效果與廣告宣傳不符的現象。其次,網路上的各種購物網站也是良莠不齊,有些網站專門採取低價誘惑的手段來推銷二手貨或殘次品。同時還有不少人利用網路進行詐騙,不少消費者遭遇匯款後商家不發貨的狀況。網上購物的售後服務較差,“三包”責任難落實。有時商品出了問題經營者能推則推,就算有售後服務也只是表面應付一下,許多問題根本得不到實質解決。線上投訴渠道也不暢,不能找到投訴處理部門或人員,不能聯絡到網站,投訴電話或郵件沒有人理睬的問題,對網購的信任度自然就低了。

三、對大學生網購安全意識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從調查結果來看,南陽理工學院大學生大部分都有網購經歷,能夠充分利用當代經濟、科技發展成果,積極融入當代經濟全球化的潮流,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在看到可喜的一面時,還應看到我們大學生的網購還存在不少的安全問題,下面我們主要從學校、大學生個人和社會(國家、商家)這三個方面來說一下我們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學校教育應在培養大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上發揮更大作用。

據調查反映,當代大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比較低,不能保證網上購物的安全。學校教育對大學生安全防範意識有一個總的指導方向。大學是我們從學校向社會過渡的一個紐帶,這一時期的大學生思想比較活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不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學校應開展好法律講座,豐富學生的法律知識,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同時組織“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普法活動,培養大學生的法律自我保護意識。

(二) 大學生個人也應注意培養自己的安全意識。

據調查結果反映,大部分大學生的安全意識不是很高。在學校的努力下學好自己的法律課程,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積極融入當代法治社會,敢於在當代的法治社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我們自身還要有一定的警惕意識,在網上購物前,應注意識別網站的合法備案標誌,仔細閱讀購物條款,購買時應注意檢查商家出示的銷售條款中是否包括商品質量保證、責任和有關退換貨等售後服務的規定並對購物憑證應妥善保留等。在進行網下支付的,也最好採用貨到付款、預付部分貨款等方式付款,注意資金的使用安全。銀行卡進行網路支付時,應注意:

(1)不要在網咖等公共裝置上使用網上支付;

(2)每次支付自己備一份記錄,詳細記下支付時間、地點、所購物品、是否成功交易等,這樣有助於事後的查對;

(3)最好有專用的一個賬戶或一張卡作網上支付用,並且卡內不要放太多的現金。如發現問題,及時與銀行聯絡。此外,不要輕信網上熱銷商品、打折商品資訊,安裝使用正版防毒軟體查殺和攔截病毒或惡意程式碼,不輕易點選不明網頁或郵件中提供的可疑連結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三) 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對網上商家的信任度不是很高,大多大學生的網購問題不能得到解決,這主要還是在於國家和一些商家。

首先從國家的角度來說。縱觀我國現有法律規定,對網上購物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散見於《民法通則》、《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信條例》等法律法規中,但大多內容散亂,可操作性不強,進立法經驗的基礎上於時機成熟時制定一部適合於我國國情的電子商務法典。因此,應建立良性網上購物環境的對策,做好電子商務發展規劃遠不能達到保護消費者的目的。這一切都需要加快立法速度,在參考國外先和巨集觀指導,加快資訊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企業網路經濟安全,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構建網上交易誠信體系。誠信問題是公眾或商家最為擔心的問題,而信用評價就是對賣方誠信的評估,因此公眾和商家在網上交易前,特別關注賣方的信用評價。各地政府相關部門也要關注商家資質信譽,通過傳統媒體幫助消費者選擇合法網站購買商品,商家應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原則,努力提高自己的誠信指數。目前在網上很多商家並無營業執照,使得消費者難以確認身份,商品質量也沒有保障,應該加快步伐通過立法,嚴格商家的准入機制。網上誠信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是要基於健全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同時建立網上交易的誠信機制。

網上購物的發展必須加強網路安全保障。在開展網上購物的活動中,應該切實抓緊有關隱私權保護的立法工作,消除消費者對洩露個人隱私及重要個人資訊的擔憂。選擇網上信用卡線上支付方式的,最好通過安全可靠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交易,並及時儲存支付資訊,為消費者維權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網上消費者權益的保障方面。應通過立法解決諸如交易手段等問題,要對參與交易的各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進行明確細緻的規定,使得網路購物有法可依。應及時受理所在地的消費者的投訴、舉報。政府則還可以借鑑傳統消費市場對消費

權益的保護經驗,設立“網路315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對網上購物實行統一監管,解決消費者的諸多投訴,來營造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以促進網上購物活動的繁榮發展。

其次從商家的角度來說。 20xx年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第一次系統的提出“明禮誠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規範之一。誠實守信,是良好市場秩序的支柱和經濟繁榮的基石,對於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個商家的信譽是靠這個商家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來贏得的,各企業經營者應樹立“誠實守信為榮、見利忘義為恥”觀,誠實經營、合法經營,共同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水平,具體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確保顧客的知情權。為確保消費者知情權最大限度的實現,除現有法律中的規定外,應當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對資訊披露的具體形式,比如對有關商品或服務的重要資訊 應該放在介紹該商品或服務的主頁上,對於其他一般資訊則可以放在經連結才能顯示的頁面上。對於商品的正常使用方法如果在網上不能明確表達的,應當在貨物實際交付給消費者時明確告知。同時,對於網頁上顯示的有關產品的圖片資訊必須真實,必要時應當包括多角度多方位拍攝的圖片。此外,顏色也是很重要的資訊,因此圖片中所反映的色彩應當儘量真實,如不能完全做到一致的應有明確說明。

第二,尊重消費者的隱私權。對此問題,商家必須做到:a.制定詳盡、到位的消費者隱私保護政策;b.於網站上明確向消費者提示關於消費者個人資料的收集方式以及使用目的,並且承諾只在所申明的使用目的範圍內及消費者本人同意的情形下使用消費者個人資料;未經消費者授權,不得將資訊提供給第三人;c.不得為營利目的隨意向消費者寄送電子郵件,但消費者同意者除外。

第三,要完善售後服務。嚴格執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3條的規定: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按照國家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包修、包換、包退或者其他責任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或者約定履行,不得無故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為顧客提供優質的售後服務。

刀的調查報告篇4

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18日

調查地點:

瓜渚湖附近的街頭

調查目的:

蒐集街上的錯別字,交流感受

通過一天的調查的廣告中有50%個廣告牌上出現了錯別字,而且錯別字的樣式也是五花八門。就比如:將“打折”的“折”寫成了“拆”,“尋人啟事”的“事″寫成了“示”,“廚房”的“廚”寫成了“櫥”,更可笑的是有人把“防火栓”的“防”寫成了“放火″的“放”,看後真讓人想笑哇!

當然了,那些錯別字還不止那些,就比如:將“默默無聞”的“聞”寫成了“蚊”,“得力主將”的“主”寫成了“煮”,“刻不容緩″的“刻”寫成了“咳”,“馬到成功”的“馬”寫成了“碼”,“百依百順”的“依”寫成了“醫″,“其樂無窮”的“其”寫成了“騎″,看了以後,真是讓人啼笑皆非呀!

通過議論,同學們認為街頭錯別字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幾條原因:1、寫字人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對漢字的使用比較隨意,有的明明知道是錯別字,但還是習慣性的寫上了。2、有關部門監管不力,缺乏力度。

針對上述現象,同學們提出瞭如下建議:倡議商家制作標準,規範的廣告牌。2、建議城管和文化稽查部門加強,監管力度,出臺整治措施。

通過一天的調查和發現我們知道了一個同樣的道理,那就是,我們幹什麼事情都要堅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勝利。

刀的調查報告篇5

在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我們常發現有的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不相一致。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怎樣才能使幼兒的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相一致呢?為此,我們做了認真的調查和分析。

一、調查方法我們在全區調查了區屬不同性質的幼兒園。調查物件:中班4-5歲幼兒200名。調查以開封市品德教育評估標準以及我區中心教研組制定的評估標準為依據。調查方法是採取隨機抽樣,以問卷為主,兼聽、查、看等方法相結合進行。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從調查結果看,幼兒回答是令人滿意的,回答問題正確的佔幼兒總數90%以上。如回答跟爸媽上街要不要買東西?為什麼?

如果不買怎麼辦?正確率高達98%。由此可見幼兒對道德行為的好壞是能正確分辨的,說明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是有成效的。

為了弄清孩子的真實表現,我們又對其中50名幼兒進行了家庭調查。從調查結果看,幼兒的道德行為表現是很不理想的,幼兒的道德認識與行為是嚴重脫節的。如對幼兒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客人來了怎麼辦?客人走時怎麼說?”有一位幼兒這樣回答:

“客人來我把他請進屋,然後給他倒水,再給他拿水果吃。客人走時我對他說再見,歡迎你下次再到我家來玩!”這樣的回答,誰聽了都會滿意。可是,這位幼兒的媽媽卻說:“這孩子,家裡來客人他什麼也不說,有時讓他說他也不說。”如再問一幼兒:

“跟爸媽上街時要不要買東西?”這位幼兒說:“不要他們買。”

“為什麼不要買呀?”“老師說不要亂花零錢。”“街上有些東西不衛生。”可我們在問她奶奶時,奶奶說:“我們這孩子真沒辦法,只要帶她上街,看見什麼要什麼。如果不買她就哭。”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在10%的教師家庭中,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相統一的佔80%(5人中有a人是一致的);在24%的幹部家庭中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相統一的佔50%(12名中有6人是一致的);在50%的工人家庭中認識與行為相統一的佔19%。(26人中只有5人是一致);其他家庭中幼兒的認識與行為相統一的更少。總之,從對50名幼兒調查中,認識與行為相統一的只佔3%左右·

三、值得我們注意的幾個問題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的相互脫節,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如果忽視了這一點,我們的品德教育將會成為一句空話。

教師對幼兒的教育不僅使孩子具有一定的道德認識,更重要的是使這些認識轉化成他們的行為。我們認為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對幼兒進行道德品質教育時,要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恆,導之以行。在使幼兒明白道理的同時,著重從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感入手,使幼兒懂得:遵守道德規範,不能光從自己的主觀願望出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而要使自己的情感符合道德規範。同時,及時糾正幼兒從自己的感情出發,不自覺地做出不合道德要求的事。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幼兒時,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去影響他們,要以情育情,豐富幼兒的道德情感,這樣才能有利於幼兒良好行為的形成。

2、當前獨生子女增多,作為父母應切實負起第一任教師的責任幼兒在家時,父母要進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更要成為幼兒的榜樣,一言一行要為幼兒樹表率,同時還要注意對孩子嚴格要求與尊重孩子相結合,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不失時機地進行肯定與表揚,從而養成幼兒良好的道德行為。特別是孩子在家時,家長要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儘量多做一些他們能做的事。父母不要大包大攬,在孩子做的過程中要及時加以提醒和指導。如早上穿衣、戴帽,要讓幼兒自己動手,不要因為家長急於上班或爺爺奶奶的疼愛,而替孩子穿戴。

3、建立幼兒園與家長聯絡制度,取得二者教育的一致性現在幼兒園每個班都有與家長的聯絡,但真正聯絡的似乎不多。因此幼兒在家裡的表現老師不知道,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家長不知道,這樣就很容易造成教育的不一致性。所以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要切實加強與家長的聯絡。幼兒園的教育內容與要求要讓家長知道,幼兒在家裡的表現也要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應針對幼兒在家裡的表現,有的放矢地教育幼兒。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4、家長要有選擇地帶幼兒參加社會活動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家庭的社會交往逐漸增多,所以社會上一些人的不良行為也會直接影響幼兒,對幼兒道德行為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父母要有選擇地帶幼兒參加社會活動,有選擇地看一些電影、電視,有選擇地去一些文化娛樂場所,同時,還應對幼兒聽到和觀察到的不良社會現象,告訴幼兒哪是好,哪是壞,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逐漸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

5、創造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幼兒園要適當開辦類似專題講座性質的家長學校,不斷提高幼兒父母的自身素質;爭取社會力量,為幼兒為大家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以促進幼兒道德行為的形成。

刀的調查報告篇6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裡過。在家裡,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裡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在優秀範文版權所有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裡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裡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優秀範文版權所有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上墳的經過不具體)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刀的調查報告篇7

從表面上看,消費是個人行為,但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說,消費心理、消費意向、消費意識、消費嗜好是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從這一意義上說,校園裡出現的不良消費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它不僅加重了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影響了家長和學生的感情;還在某種程度上扭曲了校園人際關係,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學生個人來說,這一時期形成的道德觀念可能會影響他一生的消費行為,並且與其人生觀、價值觀、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關。所以,中國當代大學生消費問題值得重視,而且刻不容緩!

本調查旨在分析大學生特別是貧困生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瞭解他們目前的消費情況,以期挖掘潛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有效的改善措施,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一、物件與方法。

1、物件。

筆者對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等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進行隨機性匿名問卷調查和訪談。接受調查共320人,平均年齡20。8歲,平均年級為2。1年級。

2、方法。

一是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預試、反覆修改後形成,問卷題型主要採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發145份,有效問卷138份。

二是網路問卷調查,通過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讓各大高校的部分學生網上答卷。填寫網上調查問卷的人數110人,問卷做到了隨機發放。

三是一對一談話或座談會等形式獲取資訊,進一步瞭解被調查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訪談的方式隨機選擇了願意接受訪問的65人。三種形式形成互補,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客觀性。

3、資料處理。

全部原始資料採用exel 20xx進行分析和統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

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35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35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相當大。

2、飲食方面開銷大。

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通訊網路費用過高。

被調查人群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92%,其中70%的貧困生也擁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50元——100元,貧困生的手機費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50元以上。

4、“遊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

隨著旅遊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瞭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遊兩次,跟集體出遊或是與三兩好友同遊。另外,調查中佔30%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於戀愛的費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5、先進的消費方式悄然成風。

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為大學生錢包裡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

6、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

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係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於是否會計劃月生活費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僅為28。4%,男同學則為37.1%。

7、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

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裡提供。其中貧困生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貧困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見,貧困生有著更迫切地鍛鍊自己、早日投入社會的意識。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20xx元居多,而貧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還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戶。

8。大學生對自身消費現狀的看法。

無論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對於自身的消費現狀,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覺得剛剛好的,一成的貧困生覺得自身消費現狀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認為自身的消費現狀是偏高的,同學們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覺中花了錢的體驗,但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切實地想過要如何去正視自身消費過高的問題以及想出應對措施,可見,大學生還未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成熟的消費觀。

三、結論與討論。

1、結論。

(1)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與社會接軌。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路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也受到大學生們歡迎,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群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2)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

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方面,而玩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儘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3)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

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聖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部分手頭寬餘的學生還手頭上還會擁有一些如照相機、mp3等數碼產品。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4)戀愛費用支出過高。

大學生剛開始戀愛為穩固戀情和討戀人歡心所付出的“戀愛費”比較高,這是大學生消費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談戀愛而每月的生活費入不敷出的大學生大有人在。這種不合理的消費也會導致一種錯誤價值觀的形成,容易讓大學生們認為愛情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所以,戀愛支出過高的現象應制止。

(5)貧困生的消費水平雖然偏低,但消費構成比較合理。

貧困生因為消費能力有限,他們日用的資金來源除了家裡提供之外,還有國家、社會資助和勤工儉學等途徑。正因為他們的錢得來不易,故他們會對生活的各種開支精打細算。他們主要的花費在於飲食、生活用品和學習充電方面。另外,由於對接觸社會的要求更為強烈,他們能夠把握到社會一定的消費動向,而能否擇優地去跟隨。

(6)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

調查中,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消費組成不很合理,但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斷和自主意識。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都超出了預計,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在銀行帳號上擁有自己的一筆積蓄。

2、大學生消費構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

大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成熟。容易被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迷惑。但筆者認為,當前大學生中出現的這種種消費不合理現象,不僅僅與大學生本身這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的特性有關,還與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密不可分。

(1)社會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首先,學生的高消費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社會整體消費結構不合理。目前,社會上重視高消費,這種導向錯誤的助長了學生之間的攀比風。另外,現今社會上流行著透支的消費方式,大學生是對社會潮流有敏銳觸角的群體,加之相對缺乏自主判斷力,若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很容易就會從此走進了消費的誤區。

(2)校園錯誤消費氛圍的催化。

學校也是一個消費習慣與方式迅速傳播的一個介體。大學裡面一般都是同齡群體,對大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它的群體規模和價值往往被大學生作為個人行為的重要參考系。一旦攀比之風,追求名牌之風,請客之風在同學之中有了苗頭,大學生們就會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對樹立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教育。就算有類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夠或教育意義不強。

(3)家長不當消費觀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普遍對正確消費觀念的教育不足。傳統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養,現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體多方面的培養,但一直以來,家庭教育中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是對孩子消費的培養。另外,許多家長自身沒有一個健康的消費觀念。家長們怕比別人差,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一樣穿好,吃好,玩好,從而助長了孩子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

四、對策與建議。

1、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

要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學生們對自身的消費現狀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學生活中就要注重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消費習慣。要強調“合理和適度”消費,提倡“量入為出”有計劃的消費。注意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抵制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

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在消費的過程中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要選擇適合大學生群體的消費標準,而不能因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標準、高消費。要克服這種心理,大學生們就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3、貧困生應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

貧困生們作為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消費能力是相對落後的,但是他們的消費慾望並沒有衰減。所以,貧困生更要注重正視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查中一位貧困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清掃校道時,我會對走過的每個人微笑,因為我知道,靠自己雙手掙的錢是最光榮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心態,貧困生應積極地面對自身情況,按切身實際分配消費。

4、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

對於尚未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大學生而言,精神消費不但能彌補物質生活上的不足,還能讓大學生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學生應通過各種教育和文化活動,把娛樂和知識攝取結合進行,以陶冶性情,獲取知識。另外,要注意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為。

5、大學校園應形成更好的消費氛圍。

學校氛圍的影響對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至關重要。但是,針對大學生年齡和消費行為的特點,在校內開展消費道德教育不應是單純的說教,而應該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加以引導。所以,我們在此呼籲學校方面應注重對大學生消費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同時可以把勤儉節約這項中國的傳統美德加以發揚,能夠在校規、校訓上加以體現。這樣的措施不僅能使大學生們重新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還能從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抓起,從而使廣大學生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國小生的升學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父母與學校最關注的問題。雖然它不及會考,大學聯考那樣正式,那麼受社會關注。但由於現如今幾乎每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固然會對孩子未來走的每一步路都會非常重視。而家長往往認為國小升國中就是孩子要走的第一步隨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給學校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家長對這一形勢的 認知也比較清楚。大部分家長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清楚的瞭解到作為國小生自己對這一現象的態度與看法,我做了如下這一調查,情況如下:

一 調查目的:為了瞭解國小升學這一情況。

二 調查物件:六年級三班全體學生

三 調查時間:20xx年4月17日

四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五 調查專案與結果:

1.你認為自己是:

a 優等生 b 中上等生 c 中下等生 d 差等生

選a人數: 佔

選b人數: 佔

選c人數: 佔

選d人數: 佔

2.國小升國中你會選擇:

a 重點中學 b 普通中學 c 無所謂

選a人數: 佔 選b人數: 佔

選c人數: 佔

3.如果你選擇重點中學,是因為:

a 師資深厚 b 學習環境好 c 給別人說起來有面子

選a人數: 佔 選b人數: 佔

選c人數: 佔

4.你覺得上一個好中學重要嗎?

a 重要 b 不重要

選a人數: 佔 選b人數: 佔

5.父母對你上什麼樣的中學很在意嗎?

a 是 b 不是

選a人數: 佔 選b人數: 佔

6.你覺得奧數,奧語對升學有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a 有 b 沒有

選a人數: 佔 選b人數: 佔

7.即使你學習不是很好,父母也願意為你交很多錢,讓你上一所重點中學嗎?

a 是 b 不是

選a人數: 佔 選b人數: 佔

經調查表明:大部分的中等生都認為上一所好中學是很重要的。而無論是否考得上重點中學,大部分的家長也都會選擇用金錢讓孩子上一所重點中學。對於現如今中學都會選用奧數,奧語,甚至國中知識的英語來考核國小生這一問題,國小生也大都持預設態度。

我對這一現象的看法卻不同於學生與父母。因為作為國小生來說他們只不過是幼小的孩子,本應是好好享受童年的時候,但卻要讓這些可愛又天真的孩子承受如此大的壓力。對於一般孩子的思維,其實是無法承受如奧數這般思維抽象的知識。但現如今社會已形成這種不合理的趨勢。縱然有學生,有家長不想跟隨這樣的趨勢。最後的結果便只會是孩子受到傷害。但我覺得無論怎樣,家長都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擇校。如果孩子的水平不夠上重點中學,就應該給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學校。或許在普通中學的孩子最後的成績卻不亞於在重點中學的孩子。因為普通中學的孩子都處在同一種環境下。這樣,那些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才不會受到傷害,這樣也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成績。

所以,我覺得要想使家長合理的為孩子選擇中學,國家首先要使用一些方法把社會上這一不好的現象制止住,如不再設有重點與普通學校之分,不要讓孩子學習他們無法承受的知識。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發揮他們的潛能,才更有可能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標籤: 調查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shixibaogao/diaocha/070l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