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職場 >工作總結 >

鄉鎮精準扶貧工作總結範文5篇

鄉鎮精準扶貧工作總結範文5篇

工作總結是對這一年的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檢查、評價、分析以及研究,從而分析不足,得出可供參考及改進的經驗。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鄉鎮工作總結,歡迎大家閱讀!

鄉鎮精準扶貧工作總結範文5篇

鄉鎮精準扶貧工作總結範文【一】

2020年月全縣啟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某某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創新機制,認真謀劃,精心組織,精準扶貧工作有序開展,現將各項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概況

某某鎮位於某某縣的東部,最高海拔3657米,最低海拔1200米,氣候屬溫帶氣候,降雨量在900至1000毫米之間。全鎮轄12個行政村,91個村民小組,全鎮幅員面積為468.23平方公里,總戶數5834戶,22235人。鎮境內居住有彝、漢等8種民族,是某某縣右所片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某某縣金鐵礦業集團位於某某鎮境內,省道S307公路橫穿全境,是某某縣的東大門。全鎮耕地面積22969畝,出產水稻、馬鈴薯、玉米、蕎麥、小麥,種植業以核桃、青(花)椒為主,養殖業以豬、牛、羊、雞為主,礦產資源主要有鐵礦、銅礦、煤礦等。

二、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

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是確定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基礎,為認真落實某某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印發《某某縣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檔案精神,一是加強領導,組建工作機構。我鎮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為副組長,包村幹部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領導小組”;二是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經鎮黨委政府召開會議討論研究,按照精準扶貧物件識別的工作要求,制定了《某某鎮精準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三是規範程式,識別公開民主。堅持實事求是、科學識別;堅持分級負責、分類指導;堅持嚴格程式,公開公正的基本工作原則,採取農戶申請、村民主評議小組評議的方式進行推選,真正把決定權交給群眾。四是廣泛宣傳,培訓到位。貧困戶識別期間,我鎮舉辦各級培訓班4期共112人次,進村入戶開展識別工作20餘次,極大地推動了我鎮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順利開展;五是加強督查,確保實效。為確保識別物件不錯位、不缺位,鎮領導、駐村工作組成員深入貧困村督查指導共23次,對貧困戶名單及相關檔案進行抽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出糾正,確保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通過以上工作,根據某某縣扶貧移民局所定的規模進行了總量控制,按照“一高一低一無”的貧困村識別標準,識別出了11個貧困村。按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低於2736元的標準順利識別出貧困農戶788戶,貧困人口數3274人。省上下達任務,縣扶貧移民局要求將2019年我鎮享受彝家新寨的23戶貧困戶107人,在系統中進行刪除處理,最後錄入系統貧困戶數為765戶,3152人。

三、精準扶貧工作

通過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識別出的貧困村和貧困戶,我鎮結合各村實際及區域特點,紮實認真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一)制定扶貧計劃,落實扶貧措施。

積極和“掛、包、幫”單位銜接,我鎮和幫扶單位共同為各貧困村、貧困戶制定了幫扶計劃,明確掛鉤幫扶責任人,確定幫扶具體目標、任務,做好了幫扶臺賬、幫扶措施和脫貧計劃等工作。

(二)積極爭取專案,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在“掛、包、幫”部門和各職能部門的關心支援下,共同協調安全飲水資金82.3萬元,惠及8個村23個村民小組。協調投入通村通組修路資金610.6萬元,惠及10各村26個村民小組。投111萬資金修建橋樑8座,惠及5個村。對3個貧困村開展彝家新寨建設。投入資金100萬元用於1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專案。縣電力公司對10個貧困村實施了農網改造。

(三)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助農增收。

一是大力發展核桃產業。通過上級部門的扶持和指導,截止2019年年底,全鎮共種植核桃65885畝,改良嫁接36800畝,受益掛果核桃逐年增多。二是大力發展青(花)椒產業。我鎮二半山的貧困村特別適合種青(花)椒種植,截止2019年度,全鎮共種植青(花)椒15240畝,受益面積逐年增多。三是在3個貧困村發展特色烤煙,共有種植面積700畝,共2100擔,可創造經濟效益270多萬元。四是大力發展養殖業,在我鎮二半山以上貧困村開養殖業,在上級部門扶持下,近兩年投入50萬元用於購買種豬、種羊發展畜牧業。

四、今後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是進一步貫徹省、州、縣扶貧政策,爭取上級扶貧資金,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的投入,為經濟增收創造條件。

二是繼續扶持產業建設,增強種植業、養殖業的技術支援,開發農產品深加工,為農產品的產、供、銷提供保障。

三是加大對貧困村和貧困戶的種植、養殖、務工等技能技術的培訓。

四是以雅礱江沿江經濟開發為契機,加大農業產業、旅遊業的發展帶動貧困村經濟發展,助農增收。

鄉鎮精準扶貧工作總結範文【二】

自全市農村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會議召開後,某某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不等不靠,迅速行動,加強組織領導,嚴格標準程式,順利完成了1個貧困村(郭溝村)和1085戶貧困戶(計2094人)的精準識別及申報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識別工作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為做好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我鎮首先從建立健全工作機構入手,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分管鎮長、農委主任任副組長,農業辦、經管站、民政科、黨政辦、財政所、黨總支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全面負責該工作的組織開展。我鎮於7月19日召開了某某鎮農村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動員及培訓會議,下發了農村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方案,對精準識別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明確包村機關幹部作為聯絡人,指導村書記、主任、會計等村兩委成員具體抓、靠上抓,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

二、嚴格標準程式,確保群眾知曉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涉及人員多,群眾關注度高。為了確保精準識別工作的標準和質量,我們著重在“兩嚴一實”上下工夫。一是嚴把標準。依據國家和省扶貧標準,通過入戶調查和村民代表會議審議進行嚴格評定,禁止暗箱操作、禁止拆戶、分戶,確保不符合標準的堅決不入。二是嚴格程式。嚴把農戶申請關、入戶調查關、民主評議關、公告公示關,確保該走的步驟一步不少,應有的環節一項不落。三是公開透明。在廣泛宣傳,確保群眾知情權的基礎上,重點把握民主評議和公示兩個環節,並公佈監督電話,做到民主評議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公示公告按時如期進行,整體工作公開透明。

三、強化保障監督,精準識別整體工作穩步有序開展

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為確保各個環節順利開展。我鎮拿出專項經費,用於宣傳培訓材料、申報表格的統一印製和資料資訊的錄入、檔案資料的保管,並統一組織包村機關幹部於7月19、20兩日進村入戶,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具體開展入戶調查、民主評議會議召開等工作。同時,督導組加強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鄉鎮精準扶貧工作總結範文【三】

某某山鎮轄有1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和1個礦區管理服務中心,總人口26338人,總面積118.45平方公里,有扶貧建檔立卡物件1837戶,5982人,有重點扶貧村9個,分別是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和某某村,數量佔了全縣84個扶貧村的10%。駐村幫扶工作隊中有市級扶貧工作隊1支,縣級扶貧工作隊8支。鄉鎮區劃調整後,某某鎮面對貧困人口多,扶貧地域範圍廣的客觀實際,鎮黨委政府認真按照縣委、縣政府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要求,創新思路,強化舉措,狠抓落實,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確保脫貧人口實現了扶貧物件“兩不愁、三保障”。現將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強化政策學習,確保扶貧責任有力落實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精準扶貧工作,分別召開了鎮黨委擴大會議、幹部職工會議、村定員幹部會議和精準扶貧工作動員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傳達貫徹中央、省、市、縣關於扶貧攻堅的會議精神,廣泛宣傳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性,切實把扶貧脫貧工作作為全鎮的中心工作、政治任務來抓。一是明確專門領導、專門班子專門抓。鎮黨委、政府成立了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由書記任組長,鎮長和專職副書記任副組長,明確專職副書記主抓,常務副鎮長協助抓,安排4名扶貧專幹具體抓,切實抓好中央、省、市、縣扶貧政策任務和要求的落實。二是明確幫扶責任人專門抓。為了切實抓好脫貧攻堅工作,做到精準扶貧,在做好精準識貧的基礎上,加強扶貧的精準性,鎮黨委、政府專門明確了每一個貧困戶的責任人,安排每一名鎮幹部、村幹部、黨員分別聯絡1-5戶貧困戶,對貧困戶實行結對幫扶,貧困戶不脫貧,幫扶責任人不換人。三是切實履行鎮黨委、政府脫貧攻堅職責。根據《湖南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的要求,我們認真履行鎮脫貧攻堅職責,具體來說就是當好“五員”:即當好扶貧政策宣傳員,積極組織開展扶貧開發宣傳活動,多次宣傳扶貧開發政策、法律、法規,在全鎮形成扶貧濟困、勤勞進取的社會風尚;當好精準扶貧施工員,認真抓好上級扶貧政策、扶貧措施、脫貧任務的落實,確保脫貧目標的實現;當好貧困識別稽核員,嚴格按照程式和要求,按照標準和質量做好貧困人員的認定識別,脫貧人員的認定稽核工作,確保脫貧效果;當好貧困資訊錄入員,健全和完善扶貧開發建檔立卡資訊管理系統,及時準確做好貧困戶資訊錄入工作,確保扶貧工作的有序開展;當好基層組織的指導員,加強村支兩委基礎組織建設,增強其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實現“造血式”扶貧。

二、做到“六個精準”,確保扶貧工作有的放矢

習總書記提出的“六個精準”是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的基礎。為此,我們嚴格落實“六個精準”的要求。一是嚴格識別,做到扶貧物件精準。2019年原某某山鎮與某某鄉成立了貧困戶識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貧困戶識別工作方案,嚴格按照個人申請、村組評議公示、鄉鎮評議公示、縣政府稽核的要求確定貧困戶,共確定建檔立卡貧困戶1981戶、5974人。2019年又按照“五退八進”的要求,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重新進行稽核,重新核實貧困戶1825戶,5967人。同時,對2019年脫貧的爐某某村、某某村和某某村進行逐村逐戶複核驗收,嚴格按照有關程式做好脫貧退出工作。二是結合實際,做到專案安排精準。鎮黨委、政府根據全鎮各貧困村的實際情況,認真編制上報了扶貧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規劃,並在編制某某鎮規劃中,把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專案集中精準到扶持9個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在專案實施後,加強對專案實施評估,確保專案實施後有效益、可受益。三是落實要求,做到資金使用精準。嚴格落實扶貧資金使用要求,嚴格按照財政扶持資金的60%用於產業發展,其中的70%用於利益聯結貧困戶的要求,科學合理安排農業產業和專案資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確保將資金使用到刀刃上,落實到貧困戶幫扶上,努力增加貧困戶家庭收入,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長。四是突出重點,做到措施實施精準。鎮黨委、政府根據各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實際情況、致貧原因,分類施策,有針對性地為貧困物件落實精準的脫貧舉措,適合養羊的則幫扶養羊,適合養豬的則幫扶養豬,適合種植產業則幫扶發展種植產業,確保實現“六個精準”。五是集中力量,做到駐村幫扶精準。根據各貧困村和貧困戶的所思所需,鎮黨委、政府認真選派有能力、會幹事的黨政領導和黨員幹部進行包村結對幫扶。同時,積極協調配合縣精準扶貧工作隊和“第一書記”抓好扶貧幫扶各項工作的落實。六是注重標準,做到脫貧成效精準。對經過扶持達到脫貧標準的貧困戶,我們嚴格按照 “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進行評估驗收,在驗收工作中採取入戶調查的方法,對每個貧困戶每季收支、“兩不愁、三保障”情況、幫扶政策享受的情況進行核實,達到了脫貧要求、實現了脫貧的標準才上報脫貧,切實做到真脫貧,不搞數字脫貧。截止2019年底,全鎮已實現297戶1091人脫貧。

三、依託“五個一批”,確保扶貧工作有效開展

認真落實習總書記精準扶貧的要求,依託“五個一批”紮實有效開展扶貧工作。一是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生產扶貧一批。按照“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帶著窮人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四跟四走的模式,將貧困戶與橡子豆腐加工合作社、紅薯幹加工合作社、金秋梨種植合作社、優質稻制種合作社等特色產業對接,對建檔立卡中有勞動力但無經營能力、缺資金的92戶372人貧困人口,通過實施產業扶持、支援創業、金融扶持、旅遊扶貧、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等措施,推進扶貧產業發展,促進貧困戶脫貧。重點扶持紅薯幹加工製作產業64戶294人;高山種養殖88戶309人;橡子豆腐加工製作產業25戶103人;福鵝養殖業40戶179人;隆平種業平和水稻制種基地144戶734人等特色產業。201某某共利用財扶資金94萬元發展特色產業,既實現了貧困戶收入增加,又實現了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大力實施金融扶貧,組織協調某某農業、某某紅薯加工有限公司、某某物流等經濟實體對全鎮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共簽訂合同發放金融扶貧貸款264戶,共1166萬元,每戶貧困戶都能通過金融扶貧貸款獲取每年最高10%的分紅,貧困戶每年實現分紅108.3萬元。二是切實解決住房困難,易地搬遷脫貧一批。對建檔立卡中因自然條件惡劣,居住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的94戶366人貧困人口,通過“挪窮窩”的方式,採取易地扶貧搬遷的政策和方法擺脫貧困。2019年共確定集中異地扶貧搬遷2個點,分別是某某村浯溪和某某村某某自然村,共有搬遷29戶,其中貧困戶24戶,貧困人口85人,涉及專項資金共269萬元。確定分散異地扶貧搬遷貧困戶人口281人。現已完成90%的工程量,11月底前可入住。三是著力提高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扶貧一批。把提高貧困戶職業技能作為幫扶有力舉措來抓,著力提高“造血式”扶貧效果。2019年對建檔立卡中因家庭困難致子女難以完成學業的戶52戶210人貧困人口,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從根本上斬斷窮根,防止貧困代際傳遞。2019年共有33人申報雨露計劃享受職業教育補助,共發放貧困戶助學金18萬元。為了提高貧困戶勞動力職業技能,鎮黨委、政府積極申請縣人社部門組織職校在我鎮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開辦精準扶貧職業技能培訓班2期,培訓學員200人。現通過培訓有36戶養豬900餘頭,13戶養羊600餘頭,12戶養雞、鵝約500羽;56人種某某、臍橙、油菜、金秋梨共1800餘畝;32人外出務工就業。四是切實開展大病醫保,醫療救助脫貧一批。對建檔立卡中因傷病原因造成家庭困難的69戶,275人貧困人口,我們認真落實我縣醫療救助政策,逐步擴大救助範圍,減輕貧困人口的經濟負擔。積極爭取專案支援,進一步建立並規範9個貧困村衛生室網路體系建設,強化對村衛生室的日常監管,加強鄉村醫生職業技能進修培訓,對醫保兜底貧困戶實行“兩免三補”政策,對大病實行一次性補償。五是嚴格落實政策,民政兜底脫貧一批。嚴格按照低保兜底的政策要求,進村入戶認真核實低保兜底人員,通過核實、公示,對建檔立卡中因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47戶90人貧困人口,認真落實民政兜底保障政策,將目前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人口90人全部納入低保範圍,做到了應保盡保。

四、整合各方力量,確保扶貧舉措有力高效

脫貧攻堅工作是一件需要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大事,必須整合各方力量,動員各方面人員參加,為此,我們一方面,整合各方資金,助推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堅持專案向貧困村傾斜,資金向貧困人口傾斜,對全鎮9個貧困村實施重點幫扶,充分利用好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整合農業、林業、水利、交通等行業部門資金,加快推進村級活動室、衛生室、文化室、農田水利、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以及綠化亮化美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提升人居環境水平。兩年來共爭取安排貧困村專案22個,資金1720萬元,受益貧困人口3748人。另一方面,整合各方力量,形成脫貧攻堅合力。積極爭取市、縣幫扶單位的支援,動員全鎮通過支部對接、單位幫扶、企業支援等方式籌集扶貧資金105萬元,幫扶貧困人口1100人。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形成“互幫互助,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物的出物,有技的出技”的扶貧新模式。依託駐村扶貧工作隊直接聯絡和服務群眾工作,積極發揮各貧困村駐村精準扶貧工作隊和“第一書記”的作用,認真開展“三進三解三促”活動,促使聯絡單位黨員幹部與貧困戶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同時,積極動員社會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創業成功人士、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

鄉鎮精準扶貧工作總結範文【四】

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加強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沐委發〔2019〕6 號)精神,以及縣委辦、縣政府辦《關於印發〈沐川縣精準扶貧工作立標定責考核辦法〉的通知》(沐委辦〔2019〕11號)檔案要求,我鄉嚴格按照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和扶貧攻堅的要求,把握時間節點,走實規定步驟,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現就我鄉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某某鄉位於某某縣境西北部,其東、北兩面與某某縣毗鄰,西北角與某某區接壤。鄉人民政府駐某某寺街1號,距某某縣城75千米。下轄某某、某某、某某、某某4個村33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9.7平方千米。2019年末轄區共有2095戶,總人口7265人,其中農業戶1935戶,共7043人。2019年縣政府分配我鄉貧困人口總數927人,貧困村1個,我鄉根據全縣制定的範圍進行總量控制,並將貧困戶按照上升10%的標準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純收入 2736元的標準順利識別出貧困農戶269戶,貧困人口972人,貧困村1個。貧困物件識別後,通過入戶登記,實事求是地獲取了貧困物件的各項資訊資料,並組織資訊錄入員將物件資訊錄入計算機系統,建立電子檔案,做到戶有表、村有冊、鄉有電子檔案。

二、加強組織領導,廣泛宣傳動員

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精準扶貧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會議和講話精神,主要領導親自調查研究,親自動員部署,親自督查推動,確保了全鄉精準扶貧工作順利推進。一是成立以書記、鄉長為組長,分管副鄉長為副組長,各辦、站、所負責人為成員的鄉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領導小組,同時設定扶貧開發辦公室,明確扶貧專幹,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辦、站、所全面抓的工作格局,明確了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落實專項工作經費,做到了機構、人員、經費、責任“四個到位”,為順利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二是通過召開村組幹部會和群眾會、駐村幹部走村串戶、LED顯示屏、黨務村務公開欄等方法在村組幹部和群眾中進行廣泛宣傳,調動了廣大幹部工作主動性,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強烈願望。

三、明確工作職責,組織駐村幫扶

按照“雙聯”和幹部駐村幫扶工作要求,全鄉222戶貧困戶,副縣長某某領導聯絡3戶,縣安監局聯絡嚴灣村29戶,縣殘聯聯絡青山村7戶,電力公司聯絡同心村20戶,縣郵儲銀行聯絡和平村30戶。按照剩餘貧困戶由鄉鎮兜底聯絡原則,我鄉印發了《關於組建駐村工作組加強精準扶貧工作的通知》(海委發〔2019〕11號)檔案,在縣派4個縣直單位幫扶我鄉的基礎上,結合全鄉及各村綜合條件等情況,從鄉屬各單位、各村選派鄉幹部、村組幹部、黨員、致富帶頭人等一共136名幫扶人員,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駐村組長為組長、縣幫扶單位幹部、駐村幹部、村組幹部、村裡致富能人為成員的4個駐村幫扶工作組,明確駐村工作組組長,落實幫扶責任人,實現“一村一組、幫扶到戶”的精準扶貧。要求每個幫扶責任人每月至少到村到戶2次,認真摸清幫扶貧困戶基本情況,找準幫扶辦法,制定幫扶脫貧計劃,按照“不脫貧不收隊”的工作要求進行幫扶。駐村工作組在鄉黨委的統一安排下結對幫扶貧困戶,為幫扶戶量身定製脫貧計劃,採取有效幫扶措施,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同時實施對幫扶人員工作考核辦法,嚴格考核、逗硬獎懲,確保責任到人、幫扶到戶。

四、加強專案管理,開展精準扶貧

結對幫扶幹部在主動做好扶貧戶摸底調查的同時,深入分析貧困戶的致貧願意,結合扶貧戶實施找準幫扶突破口,提出有針對性、切實可行的致富措施。同時督促 “兩委”落實好各項惠民惠農政策,主動協調幫助貧困村、貧困戶爭取專案資金,指導村“兩委”開著“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工作,嚴格按要求做好扶貧資金和專案的公開公示工作。2019年實施嚴灣村、同心村、和平村精準扶貧工作,扶持貧困村和其他貧困戶種植茶葉515畝,實現全鄉27戶111人產業脫貧致富。 2019年將實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準扶貧工作,以市場為導向,打造“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農村特色產業,計劃投入產業扶持專項資金19.9萬元,養殖土雜雞6100只,種植核桃27.5畝,新建農房120平方米,改建農房60平方米,預計能實現47戶156人脫貧致富,能夠全面完成縣上下達的年度貧困人口減貧任務。目前新改建農房正在實施過程中,土雜雞和核桃已進入採購程式,即將實施到戶。

五、查詢存在問題,明確工作難點

一是基本公共工程相對薄弱。我鄉地處偏僻山區,貧困人群的生產生活水平相對較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設施老化失修,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近年來,雖然通過扶貧專案建設,基本公共工程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滿足當前及今後的發展需要。二是返貧現象比較突出。貧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觀念陳舊,科技認識不強,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貧困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病殘戶或無勞動力戶,脫貧難度較大。目前我鄉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貧困人口,另外,每年都會出現一部分已經脫貧的人群,由於脫貧基礎不穩,因病、因災、因學等原因又重新返貧。三是貧困物件缺乏自我發展後勁。目前,對貧困人口的幫扶措施仍以資金投入、物品贈予為主,輸血的多、造血的少,對扶貧物件的素質、能力培養不足,缺乏良性互動,對貧困村落實的專案較少,村級議事、決策、幹事的長效機制亟待健全完善。四是扶貧體制不健全,推動工作較難。精準扶貧工作程式多、資料多、工作量大、時間較長,雖已安排部分經費,但仍不能完全保證工作需要;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工作實行動態管理,在基層操作非常困難,扶貧幹部幾乎都是兼職,工作量大,精力上顧不過來,推動工作較難。

鄉鎮精準扶貧工作總結範文【五】

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精準扶貧工作的安排部署,由縣商務局、縣糧食局、縣合管辦組成的工作組,駐村幫扶的聯絡村是何家洞鎮水銀江村。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堅持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全面動員,迅速行動,深入貧困村戶走訪調研,制定幫扶措施,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有序推進。

一、後盾單位扶貧工作情況

1、精準摸底。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駐村隊員組成兩個調查組深入到所有村民小組,用三天的時間,走家串戶,摸清每家每戶的詳細情況、貧窮現狀、對34戶123人貧困戶致貧原因進行詳細分類,為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2、科學規劃。工作組與村“兩委”班子共同制定村隊貧困戶三年脫貧工作規劃和每年的脫貧計劃、脫貧人員名單,明確幫扶人員工作責任,制定切實可行、符合貧困戶家庭實際的脫貧方案,確保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不脫貧不脫鉤,精準確定扶貧攻堅的“路線圖”。

3、精準措施。把精準扶貧作為當前的最大政治任務、最緊迫的中心工作、最艱鉅的歷史使命,在財力支出、專案佈局、基本公共工程、排憂解難、工作舉措上聚焦精力,集中攻堅,全力落實。一是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完善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幫助農村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種植、養殖戶藉助商務部《新農商網》平臺銷售農產品,開展網路購銷業務,促進消費拓展,實現農產品線上、線下兩個平臺同步推進;二是通過招商引資促發展。結合本部門的工作特點和優勢,抓好招商引資是充分發掘資源潛力,促進貧困村儘快脫貧的有效途徑。深入分析瞭解水銀江村的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主動幫助該村規劃招商專案,加強對水銀江村農業招商工作的宣傳,利用各種渠道,宣傳聯絡村的資源開發前景,促進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我們擬引進恆康藥業集團在該村建立中草藥基地,大力扶持中草藥合作社做強做大,目前,基地正在燒山整土階段;三是抓新農村建設。根據規劃,2019年計劃通村公路1公里,目前,該村公路建設工程正在緊張施工;四是建設村級活動室。目前村民活動室正在抓緊建設,活動室建成後,將有效解決村支部、村委會無辦公場所的狀況。

二、部門職能扶貧工作情況

1、主動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以國家實施“網際網路+”戰略為契機,把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作為商務部門實施精準扶貧、促進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路徑來抓。一是培育電商扶貧創客群體。發揮電子商務對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促進作用,鼓勵和引導有技術有意向的農村貧困戶進行電商創業,幫助有條件的貧困戶開辦網店、銷售農產品,鼓勵農村經紀人、種養大戶、農業合作組織加盟知名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或自建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網上交易;二是加大人才培訓就業力度。鼓勵電商龍頭企業安排適當產品、適當崗位幫助貧困戶實現就業,優先為農村貧困戶提供電商創業培訓和指導。利用與阿里巴巴、傑夫、高格等電商對接契機完善縣電商服務中心、鄉服務站和村服務點功能及配套設施,為貧困鄉村網店開設和運營提供技術支援和專業服務。

2、健全完善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商貿重鎮建設”、“農超對接”、“農商對接”和“市場標準化升級改造”, 進一步優化農村市場結構,搞活農產品流通,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通道,加快商貿重鎮基本公共工程建設,主動推動大型商貿流通企業營銷網路向農村延伸,大力發展連鎖經營、集中配送等現代流通方法,主動搭建城鄉流通網路,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搭建貿易平臺。

3、搭建農村流通網路。鼓勵和支援物流企業主動參與農村物流市場發展,整合“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電商、供銷、郵政、物流、金融、通訊等行業資源,依託大型流通企業,推進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法在農村市場的廣泛應用,建立和完善現代農村物流配送體系,打通農村物流配送“最後2裡地”。

4、全力推進外派勞務。把外派勞務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舉措。健全對外勞務合作服務平臺,完善監控、評估、預警及安全保護工作體系。主動與人社、職業技術學校等部門的交流合作,加強出國務工人員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出國務工增收致富。

5、營造優良的農村消費環境。強化商務執法,規範建設12312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城鄉市場經濟秩序整頓治理治理和規範, 深入開展市場平衡專項整治, 嚴厲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等商業欺詐行為,建立完善重要商品質量安全保障和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機制,努力營造優良的法治經商環境和安全的農村居民消費環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zhi/zongjie/onk11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