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職場 >工作總結 >

促名師活動總結5篇

促名師活動總結5篇

活動總結中提到的問題將成為我們未來改進的重點,通過活動總結,可以確定哪些活動元素對於成功至關重要,,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促名師活動總結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促名師活動總結5篇

促名師活動總結篇1

4月24日至4月25日,xx縣教研室在xx鎮中學舉行國中英語、德治、地理、體育四門學科優質課評選活動。4月26日,會考複習備考培訓活動也在xx縣xx鎮中學舉行。崔xx名師工作室全程參與英語學科的評優與培訓活動。

一、科學定標,引導教師提升設計、駕馭課堂的能力

本次英語課堂評優的程式和標準有些變化 :參評教師通過編制導學案、講課、說課三個環節展示其風采。

評委由三人組成。他們是工作室主持人崔xx和成員張銳、馬萬豔。為引導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評委們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編制出5分鐘的隨堂檢測題。既貫徹執行縣教研室在20xx至20xx學年度“抓評學環節的落實,促教學質量提升”的教研專題,又利用課堂最後5分鐘對教師落實教學目標和學生達成學習目標進行檢測。為保證隨堂檢測題的質量。評委先做一遍檢測題,對題量和難度進行認真推敲,逐一校對,力求通過對學生的檢測能對觀測出教師授課的水平。課前定檢測題、確定評課的標準,評委們犧牲了休息時間,但參賽教師是公平的,所設計的題為教師以後做好隨堂檢測和滾動練習提供了範例,對他們也是一次間接的培訓。

二、各領風騷、爭奇鬥豔

4月24日下午第一節課開始比賽講課。最先上場的是歇馬中學的楊萬律老師,別看她身材瘦小,調動起學生來可是勁頭十足。

第二個上場的是來自過渡灣中學的任順麗老師。任老師得心應手、遊刃有餘來源於她的課前充分準備。

教研室主任彭光紅在萬忙之中抽出時間參加聽課,親自對活動進行指導。

來自於店埡中學的劉道菊老師毫不示弱,課堂精彩疊出。

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大卻不甘示弱的彭光發老師,在課堂上隨時用手機拍下學生作業上傳至螢幕供評講分享,代替了實物投影儀的功能,老師各顯神通,將多種媒體服務於教學。

xxx中學的郭朝文老師聲音洪亮,激情澎湃,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來自寺坪中學的廖清麗老師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她豐富的肢體語言感染和吸引學生,下課了學生依依不捨。

來自熊繹中學的汪厚蓮老師為其它老師豎起了標杆,她讓學生在不同顏色的彩紙上分組展示小作文,值得借鑑運用。

工作室成員胡娟老師也參加了比賽,她語言流暢,深入淺出,一氣呵成,給觀摩學習者留下深刻印象。

壓軸戲是後坪中學王臣楚老師講的七年級下冊第九單元sectionb的第一課時。王老師重點突出,條理清晰,三學小組運用得當,學生主體得以體現。

三、靈牙利齒 全英說課

按講課順序進行說課,最先出場的是楊萬律老師。用英語說課,是英語老師的必備素質。

參賽選手從教材分析、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後反思等方面進行說課,有理有據,闡述精闢。

xx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崔xx一貫堅持優點找全、缺點不漏、建議給足的評課原則。她對參賽的九節課總結出九大亮點和八個不足,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了可行性建議。她建議教學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運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進行教學,使學生易於接受,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四、課例加講座,為備戰會考支招

xx工作室成員賈德康老師講會考複習課。教研室聯合工作室開好會考複習備考會,用課例來詮釋複習課的有效和高效。賈老師梳理出本單元的重點單詞、片語、和句子,利用導學案指導學生讀、記、用重點知識,她抽精講巧練,舉例說明單詞的用法,重落實,重運用,做到知識與能力並重,給九年級複習課提供了樣板。

工作室骨幹團隊成員、熊繹中學九年級英語備課組長周正慈老師做點評。她說“千講萬講,不如一個例子”,由此來證明賈老師的課有講有練,精講精練,務實高效。

特級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崔老師做《講究方法、關注情感、奮力拼搏、笑迎會考》講座,她從三個方面講述瞭如何做好九年級複習備考工作。一是要緊抓教材,循序漸進。二要注重分類訓練。三要注重學法指導。她特別強調在最後關鍵時期要關心愛護學生,關注學生複習疲倦和考前焦慮,加強對學生會考心理的輔導,課堂上要多鼓勵,多疏導,使他們以最佳狀態投入到會考複習中。

工作室核心團隊成員、縣英語教研員張銳做了《適應性考試質量分析暨備考建議》講座。張教研先對4月10號進行的適應性考試做了詳細的分析,從得失分情況說明平時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然後結合市複習備考精神,從不同題型的命題原則和答題技巧給老師切實可行的建議。他特別強調,今年會考,英語學科全部由機器閱卷,這給我們師生帶來很大挑戰,尤其是學生的書寫,一定要規範,字跡清晰,標點符號正確,不連寫,使用正確的修改符號。作文只能根據要點適當發揮,不能發揮太多,否則會被誤判為跑題。教師務必從考試形式上紮實訓練學生適應會考,否則會造成非知識性錯誤丟分。

兩天半的活動順利結束,老師們展示了自己,學習了他人,收穫了經驗,堅定了改革的信念。英語學科將繼續推行“5p”教學模式與“三學”小組模式有機結合,通過落實隨堂檢測和滾動練習來促進評學環節的落實,向改革求效率,以改革促發展。

20xx年4月28日

促名師活動總結篇2

不自覺,時間安靜地過去。複習這個學期的老師工作室生活,一點一點都是美好的。我和學生喜歡來到工作室,在那裡團結,充滿學術氣氛,可以通過講座,研討會和交流,相互啟迪,相互促進和共同進步欣賞彼此學習的樂趣。這個學期,我們是充分的,因為我們參與了一些有意義的活動;這個學期,我們很忙,因為我們完全致力於教學和研究;這個學期,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收穫的成長和經驗。

一,充分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參加了這個學期的教學盛宴。在國中文化和寫作教學的教學和學習中,我們找到了識字和寫作的方式。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國中生的認知特點,運用多種方法教授學生素養,注重文化素養和生活。融合,識字和語言積累,融入識字和語言使用,使學生在輕鬆的讀寫能力下既能鍛鍊語言思維,又能充分進行口頭訓練;在課後小訓練研討會上,八個微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瞭解如何處理時間與練習練習之間的關係,清楚微課選擇選擇適當的培訓點,適當的開放程度,逐步的培訓階梯,以獲得最大的時間在教室裡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室的效率;在古詩教學與研究中,張老師將諸如班級,班級作為人;這是一個討論,古詩歌教學有一個進一步的理解:低檔古詩歌教學部門不主張一詞一字瞭解詩意,中學可以使用註釋來理解詩的詩,高檔不僅僅是能夠理解詩歌,也欣賞詩歌的心情和作者的情緒。同時,要理解一些關於古詩歌教學的策略,如用想象力,結合插圖,理解作者,訪問字典字典。總之,古詩的教學年復一年,取決於內容,因為不同的內容,由於學習和學習,不能是一個單一的法律,首先;在石坪縣國小語言教學教學大賽中,其豐富的內容,形式多樣,不同風格,獨特的老師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我們心中的智慧。

這一次又一次的體驗,親自參與我們的知識的增長,豐富我們的思維,並促進我們的.改進。讓我們的生活富有多彩,豐富和充實。

二,忙

促名師活動總結篇3

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總結

一、 活動綜述

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是我校落實《樺甸市關於關於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實施方案》而開展的促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共享,推動資訊科技和數字教育資源在中國小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和深度融合的一項主題性競賽活動。在2014年末,按樺甸檔案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制定了《臨江國小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實施方案》,我校資訊科技培訓部,教導處通力合作, 組織教師進行了全員技術培訓,對演示型電子教案,微課製作做了詳細的解讀,幫助教師進行了網路註冊,為此項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校以此次活動為載體,促進教師對資訊科技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重要性的認識,充分調動各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資訊科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每位教師能夠利用資訊科技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至少上好一堂課。全校任課教師89人,參加校級優課評選晒課的教師有76人。經過校考評小組的綜合考量,向大學區推薦了10節校級優課,在2015年3月末,邀請進修學科教研員到我校進行面對面聽課指導,教師再研課,再磨課,讓優課精益求精。資訊科技部按檔案要求的時間節點督導參賽教師上傳教學設計與課件,併為所有參賽教師進行了錄課,到4月8日,所有的優課錄製完畢,並整理上傳。

二、亮點與成效

1、此次活動,各部門分工合作,從資訊平臺註冊,到技術培訓,到研課磨課,到錄課製作,工作連貫,環節緊湊,按方案節點寫成了工作任務,體現了我校部門間的和諧度與合作力。

2、通過這次主題活動,不僅增強了教師對資訊科技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重要性的認識,而且充分調動了各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資訊科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一支善於運用資訊科技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展教學活動的骨幹教師隊伍尤其是青年教師隊伍已出現雛形,推薦的10節優課是76節課的精選,在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共享,推動資訊科技和數字教育資源在中國小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和深度融合方面提供了優秀典範。

4、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了質的改變,由傳統講授式轉變為現代開放式,對網路課堂,對微課教學,對研討空間有了實質性的應用,對教師的現代教學理念的生成及現代資訊教學手段的操作起到了良好促進作用。

5、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學生的學習空間由教室到網路,所有的空間與時間都成了學生學習的場所。

三、不足與改進

1、不足

(1)就學科課堂教學來講:有的教師還存在課堂上不能少而精地設定疑問來啟發學生來訓練,隨意提問,滿堂提問,膚淺的提問,達不到對學生思維積極訓練;過度依賴教材,,不能進行知識的拓展、遷移與昇華;不能把握文章的重點與難點,時間上也分配不當,非重點部分用過多的時間,而重點分析卻用很少時間,甚至沒有時間了等諸多需要加強的方面。此外課堂教學中,許多老師缺乏激情、平淡呆板,有的甚至沒有一絲笑容和笑意,更談不上風趣、幽默,有的教詩文沒有詩意、沒有意境。

(2)就資訊科技與課堂整合方面講:第一,技術喧賓奪主。表現在整合中,教學目標出現偏移,沒有突 出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課堂教學成了技術和資源的展示過程。技術不是圍繞實現教學目標來選擇的,認為只有大量利用了資訊科技的課 才是好課,把很多時間都浪費在技術的使用和媒體的設計上。 第二,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由於技術使用不熟練,導致心理緊張,課堂效果打折扣,同時教師為技術所困擾,少了臺上臺下的互動,也少了與學生表情和神態的交流。 第三,學生沒有網路平臺支援,不能與老師互動,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不到位。 第四,有的教師課堂管理失控,教師對突發性的技術問題束手無策,導致學 生放任自流,課堂混亂。

2、改進

(1)今後我們在進行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時要注意:首先, 技術只是輔助教學的工具,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要考慮選擇不同的技術手段,技術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和不適合的區別;其次,在資訊科技的學習環境下,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現有能力,給予有效地引導和管理。實際上,技術如果整合得不好,效果也會適得其反,這對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課堂教學實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強化學習。學習新的課改理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學習別人的`經驗,多看、多聽、多評、多思。加強教研,互相切磋,拓寬教研的內容與形式,加強集體備課。強化常態課的檢查,把每一堂課都作為競賽課對待,持之以恆,全方位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

促名師活動總結篇4

吳興區—青川縣國小科學名師工作室工作本著“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工作,大力推進科學課程改革與實施”為目的,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名師工作室為依託,以課堂教學研究與改革為切入口,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努力營造開放的、適合主體發展的教學氛圍,使每一位學生和諧、有個性地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綜合素養。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努力探討科學課程的教法、學法,完成各項教學任務。

一、加強教師的科學素養

我們在新時期、新形式下,我們認真學習新課標,新理念,我們工作室組織了兩次科學教師的培訓送教活動。每個學科送教時間兩天。第一天上午:聽掛牌學校常態課1節、成員觀摩課1節、主持人示範課1節:下午:主持人組織評課議課及專題講座。第二天:視導工作室成員所在學校兩所,名師工作室成員準備相關學科的常態課兩節,組織相關學科教師參與視導活動。名師黎作民老師現場組織評課並點評,隨後組織相關領導、學科教師參加視導反饋座談,通過現場診斷、示範引領、研討交流,送教活動等形式。指出學科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導送教學校學科教學,促進了教學質量進一步的提升。

二、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制定工作計劃

科學工作室成員學習新課程標準,共同探討新教法,尤其是科學課的教法與學法。深入鑽研教材,明確各單元的教學目標及須開展的活動的情況,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目標、有層次地開展。每次送教前,副主持人都積極與主持人黎作民老師聯絡,制定活動的具體方案;送教中,負責活動組織與實施,確保活動有序推進;送教後,工作室成員積極主動地收集與整理資料撰寫簡報。

三、積極開展教研活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進一步落實,使大家對更多的模式教學課進行更深入的研討,我們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我們開展了以“六步”教學模式為主題,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輔,以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科學課堂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的主題探究活動。每學期一次的教研送教培訓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矯正疏漏,拋磚引玉,憑藉教材,緊扣課程標準精心設計,反覆修改,提煉推敲出一節節獨具特色的常態課。

四、正視名師工作室教學教研工作的不足,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善學才能善研,善思才能善教,這已成為我們名師工作室的共識,反思我們的`教學和教研工作,我們也發現了我們工作中還存在的一些失誤和不足:

1、科學教學中有結構材料的準備和利用不夠充分,一些為兼職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如何深刻挖掘教材,如何有效開展教學不足。

2、對於學生的科學綜合素養仍舊有待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小組合作意識還要再進一步挖掘和培養,整體的科學素質還需再上臺階。

3、部分名師的任務完成不夠及時,對名師考評工作還流於形式,管理的力度不夠。

促名師活動總結篇5

為充分發揮新一輪(2018-2020年)廣東省中學名教師工作室的師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完善城鄉教育相互聯動和促進機制,提升鄉村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在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員楊計明和韶關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員樑志榮等多方領導的鼎力協助下,xx工作室一行共16人於2018年12月13日至16日組織開展了到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和南雄市的送教下鄉活動。本次活動的內容主要分三類:初高中的同課異構研討、專題研討和經驗交流、植物分類學專業學習和華南虎繁殖馴養參觀學習。下面就活動內容進行簡明扼要的介紹。

一、初高中的同課異構研討

本次同課異構課分別在韶關市仁化實驗中學(國中)和韶關仁化中學(高中)進行,授課的內容及授課安排如下表:

郭建瑞老師在設計《吸收作用》時,對教材進行了處理,由原來教參中設計的兩個課時改成一個課時完成。圍繞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條件這個重難點,郭老師設計了多個環節來進行突破:第一個環節是通過掛圖來進行看圖分析條件,第二個環節是通過對燒苗現象的分析鞏固條件,第三環節通過糖拌番茄再考察同學對這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在問題的設計方面,郭老師單刀直入,但是層層遞進,例如,通過觀察到水少了的現象,設問水去哪裡了?如何來解釋這種現象?郭老師利用了多種教學手段,例如掛圖、實驗觀察、小組合作等不僅深深吸引了學生,也培養學生了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

葉秀球老師通過讓學生回顧《吸收作用》第一課時的內容進入第二課時的講授,本課時的重點是無機鹽的吸收和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葉老師主要通過設計問題串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思考和理解無機鹽對植物的重要性,並結合仁化縣是種植縣的實際,讓學生明白學好本節課對自己生活和未來工作的重要性。葉老師紮實的語言駕馭能力和課堂掌控能力值得我們學習。

鄧彩霞老師的通過板書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非常明確,並緊緊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展開教學。鄧老師對每個重要知識點都設計了問題串,而且問題的`設計非常符合當地學生的思維水平,既能激發了學生思考的熱情,又很好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教學內容,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鄧老師的語言精練,板書非常工整有條理,可以看出教學基本功非常紮實。

樑曉敏老師在本節《種群數量變化複習課》中,達到了以下幾個目的:一是落實課本的知識,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j”型曲線和“s”型曲線的概念、條件、特點與例項,突破其中“λ”“k值”等相關概念的理解與應用等難點。二是實現知識的前後聯絡,與本節課相關的知識點包括出生率、死亡率、進化、生物防治等跨章節跨模組的知識,樑老師藉助知識回顧或練習講評幫助學生加以整合。三是著重培養學生的答題能力、答題規範性,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講練結合,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及時關注、反饋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及時糾正、點撥;通過強化學生對曲線圖的分析,及曲線中橫縱座標的建立,提高學生的曲線分析能力;通過“開火車”等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做“小老師”等形式讓學生充分表達,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四是將模型建構的方法在學習中加以應用,由於本節課涉及模型建構的知識點,因此在課堂上要體現出模型建構的方法,並加以應用。通過將模型建構的方法與實驗探究步驟進行對比,明確兩種增長曲線的數學模型是通過實驗探究得到,進而利用模型建構的方法進行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分析,並藉助板書上構建的概念圖進一步說明模型建構可以靈活運用到平時的學習中。

縱觀這些課,儘管課的內容不同,但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講課老師們的風采,並且有許多值得我們學員學習的地方,如教學目標如何突出、教學重難點如何突破、如何做到教學思路清晰、如何培養學生的能力等。

二、專題研討和經驗交流

本次送教下鄉活動除了進行了同課異構外,我們還舉辦了多個不同內容的專題講座,而專題理論講座是集中解決教師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的重要形式。我們在本次活動中開展了以下的專題研討和經驗交流:

楊計明教研員的講座主要分兩部分,一是教師專業發展方向、途徑,二是基於科學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楊老師認為教學設計應以學生為本,設計可以從學生的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等方面考慮;另外,還得考慮教學設計的“時空觀”和“質能觀”,即要給予學生髮展科學思維的時間、給予學生髮展科學探究的空間、給予學生形成生命觀念的物質、給予學生增強社會責任的能量等。

樑志榮教研員針對韶關國中實驗的開展實際情況,認為在新會考下教師首先要重視生物實驗教學,因為生物實驗是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積極做好國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依據課標,明確考試內容,並且儘早盤點本校現有的實驗器材是否足以滿足教學,如果不夠,儘快上報學校要求學校購買,而且作為生物教師必須熟練掌握每一個實驗的操作技能;第三,創造條件、因陋就簡地開展生物實驗教學,可以採取分類整合、螺旋推進、用好資源、減負增效等策略。

鄭曙爍老師從微課製作、整合課例、資源庫建設、自制教具模型等方面為我們介紹瞭如何進行中學生物教學資源與資訊科技整合。其中鄭老師談到,目前市場上的教具陳舊,很難找到合適好用的教具,他想到利用3d印表機設計教具,並且嘗試做了一些教具,效果很好。這讓人印象深刻,值得嘗試和推廣。

樑劍章老師注意介紹了科組校本課程研發和課題引領與共同成長。其中科組校本課程研發的思路是學科競賽與校本課程研發並進,培養教師和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學科素養,一是通過社團、選修、學科競賽,培養創新精神,拓寬學生的生物學視野,二是通過校內一系列的競賽培養學生的思維,如高一寒假的課本重點插圖創意臨摹比賽,高二的知識網路構建、高三的生物思維導圖比賽等。

薛豔芳老師獲從什麼是獲取資訊能力、解答獲取資訊試題的方法、培養獲取資訊能力的策略等三個方面講述獲取資訊能力的培養。其中,薛老師認為解答獲取資訊試題的方法可以分步進行:第一步是判斷資訊題,提醒自己資訊題的題幹篇幅往往較大,資訊題往往是區分度很大的試題,值得你慢下來好好作答;第二步是息種類不同,處理的方法也不一樣,如果是文字資訊,而且文字多內容複雜,則可以進行資訊轉換,換成簡圖或流程圖,如果是圖表資訊,則可以進行變數分析;第三步是新資訊要與教材考點結合進行解答試題。

xx老師帶領我們來到南雄實驗中學,一是參觀學習,二是指導該校進行生物園建設。在該校領導的帶領下,吳老師和學員首先參觀校園,並對擬建生物園的區域進行丈量、土壤的初步分析和留樣,然後與該校領導就生物園建設的一般流程和建設預期效果進行充分溝通。

本次開講座的教師是我省教育研究的專家和一線教師。作為一線教學骨幹,他們不僅對新的教學理論思想有較全面、較深刻的理解,而且作為教學第一線的實踐者、改革者,他們有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經歷並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因此講座內容更貼近山村教師的需要,從而更能進一步幫助解決山村教師的理論觀念問題,促進山村教師教育觀念、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的更新。

在專題講座後的就講座的內容本工作室成員和當地教師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在交流中無論是當地教師還是本室成員都能暢所欲言、有感而發,可以明顯感到當地教師在本次活動中深受啟發,並且有所收穫。

三、植物分類學專業學習和華南虎繁殖馴養參觀學習

在學校的交流學習後,我們在韶關學院植物分類專家馬教授和劉教授的帶領下來到韶關丹霞山山腳下(非景區),進行植物分類學習,認識丹霞山地區植物分佈特點。在兩位教授的講解中,我們重新認識了五指毛桃、排錢草、豬殃殃等植物,彷彿又回到大學植物認種的時光。兩位教授還特意帶我們參觀了在丹霞山的一個石斛的種植基地。在基地中我們看到了長在石壁上的石斛,通過基地主人的介紹我們知道了石斛的結構、分類、生長特性等,讓我們對石斛的認識更加全面。

丹霞山的活動結束後我們來到坐落於韶關國家森林公園的粵北華南虎馴養和繁殖中心。在該中心的兩位專家帶領下,我們參觀了該中心的華南虎幼兒園,並在參觀過程中積極向兩位專家瞭解關於華南虎繁殖和馴養的方方面面,如,是否會用人工授精幫助華南虎進行繁殖?是否會餵養活物?人工選種繁殖是否考慮近親繁殖?如何減少近親繁殖?等等一系列或簡單或複雜的問題在專家的指引下都一一得到滿意的答案。我們認為,粵北華南虎馴養和繁殖中心既是一個幹實事的科研單位,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科普基地,值得好好推廣!

為期四天的送教下鄉活動在寒風細雨中開始,在暖陽高照下結束。本次活動充分發揮我工作室優秀教師的引領和示範作用,促進山村中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每位上課老師和開專題講座的老師都本著對教育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竭盡所能,有備而去,力求把自己教學的“亮點”呈現出來。我們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清晰的教學結構、嚴謹細緻的治學態度,贏得了當地老師和領導的高度稱讚。相信廣大聽課教師能或多或少領略到名師的課堂教學理念和教學風采。當然,對於本工作室的教師來說,通過這次活動,也使我們從中得到有益學習、情感交流和生活體驗。因此,這是一次“雙贏”的活動!

在此,誠摯感謝促成這次送教下鄉的各方單位和領導!

標籤: 名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zhi/zongjie/oy8km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