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教師文案 >

浙美四年級教學計劃通用5篇

浙美四年級教學計劃通用5篇

教學計劃是我們開展教學工作前必須制定的書面文體,教學計劃對於我們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浙美四年級教學計劃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

浙美四年級教學計劃通用5篇

浙美四年級教學計劃篇1

一、學生分析

國小四年級的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學生的協調性、柔韌性、靈敏性發展較好;能掌握基本的單、雙腳跳躍方法;正確地跑步姿勢和方法;學會與同伴合作學習;能正確評價自己及他人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在遊戲、活動中懂得關心他人、尊重他人。但部分學生的奔跑能力、跳躍能力不是很好,須加強鍛鍊腿部力量;女生的手臂力量較差,投擲能力不強,還待加強鍛鍊;本學期將進一步發展、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柔韌性及奔跑、跳躍、投擲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探討,去理解,去發現,去創造。培養學生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態度和堅強的意志。

二、教材分析:

國小四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體操、遊戲、籃球等基礎項

專案,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並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並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學生將能夠樂於參加各種遊戲活動;認真上好體育課。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

2、獲得運動基礎知識;學習和應用運用技能:學生將能夠在球類遊戲中做出單個動作,如拍球、運球等;做出基本體操的動作;做出單一的體操動作,如滾翻等;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體能(發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控情緒,學生能夠體驗並簡單描述進步或成功時的情緒表現;觀察並簡單描述退步或失敗時的心情。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和學習領域的各個具體的目標,以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心理和身體健康、快樂的發展。

5、通過趣味體育,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6、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重點:

沙包

擲遠;25米*4或200米跑、仰臥起坐

教學難點:

第三套國小生廣播操《七彩陽光》

四、教學措施及注意事項

1、採用主題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充分發揮遊戲活動的作用,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國小生好勝心強,可採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鍊身體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鍊的樂趣。

4、運動技能和體能中等以上的學生可採用一些分組輪換的方法,由小組長帶領進行練習,充分發揮小組長的帶頭作用。

浙美四年級教學計劃篇2

一教材內容安排

冀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共安排了八個單元,“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活動”等四個領域的內容安排如下:

(一)數與代數(共4個單元)

●第二單元——除法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連除、乘除混合和解決簡單問題。

●第四單元——計算器

瞭解計算工具的發展歷史,認識計算器,會用計算器計算及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

●第五單元——認識更大的數

結合具體事例,認識比萬大的數,會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瞭解十進位制計數法,會用數表示事物。

●第七單元——倍數和因數

瞭解自然數,知道奇數、偶數、質數、合數,知道

2、3、5倍數的特徵。

(二)空間與圖形(共3個單元)

●第一單元——升和毫升

認識升和毫升,在“玩水”實驗的過程中,瞭解1升=1000毫升。 ●第三單元——線和角

通過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認識直線、線段和射線,知道平角、周角,會用量角器測量角,會畫指定度數的角和用三角板畫30?、45?、60?、90?角。

●第六單元——垂線和平行線

結合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和畫圖,瞭解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會用直尺畫一條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

(三)統計與概率(1個單元)

●第八單元——統計

認識眾數,進一步理解平均數和眾數兩個統計量的不同意義,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讀條形統計圖。

(四)綜合應用(共4個活動)

●參觀植物園——結合“除法”單元設計

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感興趣的“參觀植物園”的事情,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參觀植物園這個活動中租車和設計參觀線路的問題。

●體驗大數目——結合“認識更大的數”單元設計

通過用計算器計算心跳100萬次大約多長時間,100萬小時相當於多少年以及100萬張影印紙摞在一起有多高等,感受大數目。

●全家的休息日——結合“倍數和因數”單元設計

結合聰聰家三口人不同的休息時間,學習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讀書調查——結合“統計”單元設計

通過讀課外書調查,經歷資料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估算讀書的字數,並對讀課外書進行指導。

二、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是《數學課程標準》“空間與圖形”領域中測量的內容,主要包括認識“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間的換算關係。

第二單元除法

本單元內容是在學生三年級學習了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及連乘的基礎上安排的。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是國小階段數學計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本套教材最後一次安排整數除法的單元。主要內容是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和乘除混合運算及解決簡單應用問題。

三線和角

本單元內容是《數學課程標準》“空間與圖形”領域圖形的認識中的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角,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及對線和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學習的。主要包括直線、線段和射線,角的概念、角的度量和角的畫法等內容。單元最後安排了探索樂園,通過找規律的活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5、在操作、實驗等探索性、挑戰性活動中,感受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四計算器

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的大數,掌握了三位數加減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基礎上學習的。主要內容包括:計算器的演變、用計算器計算,最後安排了“探索樂園”,用計算器探索特殊運算中的數學規律。

五認識更大的數

本單元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的數,理解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上數字表示的意義,會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這是本套教材最後一次安排數的認識單元。主要內容包括:認識億以內的數、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瞭解十進位制計數法,會用數表示事物等。單元最後設計了“體驗大數目”的綜合應用活動。

六垂線和平行線

本單元是在本冊教材第三單元初步認識了線段、直線、直角和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基礎上學習的。主要內容包括:認識垂線和平行線;畫垂線、長方形、正方形和畫平行線。

七倍數和因數

本單元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億以內的數,掌握萬以內加、減、乘、除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主要內容有:自然數、奇數、偶數;倍數和探索

2、3、5的倍數的特徵;因數和和分解質因數等。這些內容是以後學習公倍數、公因數、約分、通分、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

八統計

本單元內容是在第一學段學生對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會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一個單位)表示統計結果,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初步瞭解平均數的意義和求簡單平均數基礎上學習的。主要內容包括:求稍複雜資料的平均數、理解眾數的意義和求眾數、用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多個單位)表示資料和讀統計圖表等。

本單元教育目標:

1. 通過例項,瞭解平均數、眾數的意義,會求資料的平均數和眾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

2. 通過例項,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一格代表多個單位),能用條形統計圖有效的表示資料。

3. 能從報刊雜誌、電視等媒體中,有意識地獲得一些資料資訊,並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表,能用統計知識描述並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4. 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統計量、統計圖來表述和交流。

三、教學方法與措施

(一)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選擇日常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物,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教材中典型事例,是學生非常熟悉的、能夠理解的,既幫助學生學習、理解所學的知識,又能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教學時,要藉助學生熟悉的典型事物,讓學生輕鬆、愉快的學會數學,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

(二)重視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

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發現實際問題中所包含的豐富的數學資訊,探索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鼓勵學生嘗試獨立解決某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在數學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並及時補充、豐富一些課程資源,關注學生數感的培養,把學生數感的培養貫穿在數學學習的全過程。

(四)在操作和體驗中學習數學

教學活動中,要重視這些操作活動對學生學習、理解數學的重要意義,給學生一定的動手操作的時間,並充分利用操作過程學好數學知識,培養操作技能。

(五)把讀統計圖、表貫穿在統計學習的全過程。

數學活動中,要把過去“講”知識,“教”作圖變為學生的自主讀書、觀察和感悟,使學生既掌握統計知識,又培養自主學習、獲取資訊、分析資訊的能力。

浙美四年級教學計劃篇3

一、教材簡介

1、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線語,將前後課文連線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連結”,以幫助瞭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頻網”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蒐集、瞭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臺”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為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臺。

2、主要特點

(1)、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四年級上冊教材,既注意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為了落實一以貫之的目標,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還在“語文園地”中系統地編進了古詩詞、名言警句、對聯、成語故事等,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同時,在教材編排上也注意情感、態度與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絡,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與語文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融為一體。對於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就作為本冊的訓練重點,在教材中加以具體安排。既注意體現階段性,又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準確的落實。

(2)、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後有聯絡,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裡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後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定了“我的發現”“展示臺”“寬頻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四年級上冊的 “我的發現”,在“發現”的範圍上有所擴充套件,安排了4個關於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分別是:讀文章時要想象畫面,邊讀邊想提出問題,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認真、細緻地觀察才能表達清楚。“我的發現”欄目的呈現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吐泡泡形式改為小林、小東兩個孩子的對話。這兩個孩子,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和他的一個學習夥伴。教材中,他們的對話一般只是提起某個話題,開了個頭,為同學們交流某一方面的發現留有較大的餘地。

(4)、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絡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侷限於課本,侷限於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絡起來。主要表現: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例項,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絡,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二、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基本措施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

1.學生與文字對話。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與文字作者對話。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學生與學習夥伴對話。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夥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夥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夥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 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 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啟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了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二)、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控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人教版教科書有著自己的教科書話語表述系統,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而言,人教版教科書在這一點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給學生更多關注,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指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表現在語文學科中,每個單元前都有"導語",課與課之間有"連結語",精讀課文中"泡泡語",有的匯入學習活動,有的指導學習活動,有的提出學習目標,有的提示學習方式,能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教科書通過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學生應該逐步建構起這樣的語文學習過程。這個學習過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為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四、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1 1/99 整冊教材梳理 1 觀潮 2 雅魯藏布大峽谷

2 7/99 3 鳥的天堂 4 火燒雲 五彩池 語文園地??

3 14/99 語文園地一 5 古詩兩首 6 爬山虎的腳

4 21/9—27/9 7 蟋蟀的住宅 8 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語文園地二

5 28/9—4/10 延安,我把你追尋 9 巨人的花園 國慶"長假

6 5/10—11/10 "國慶"長假 10 幸福是什麼 11 去年的樹

7 12/1010 12 小木偶的故事 小青石 語文園地三

8 19/10—25/10 語文園地三 13 白鵝

9 26/10—1/11 14 白公鵝 15 貓 16 母雞 麻??

10 2/11—8/11 語文園地四 17 長城

11 9/11—15/11 18 頤和園 19 秦兵馬俑 迷人的張家界 語文園地五

12 16/11—22/11 語文園地五 20 古詩兩首 21 搭石 22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13 23/11—29/11 23 卡羅納 24 給予是快樂的 一個蘋果 語文園地六

14 30/11—6/12 語文園地六 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7烏塔

15 7/12—13/12 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真實的高度 語文園地七

16 14/12—20/12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30電腦住宅 31飛向藍天的恐龍

17 21/12—27/12 32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人造發光植物 語文園地八

18 28/12—3 /1 語文園地八 期末複習

19 4/1—10/1 期末複習

20 11/1—17/1 期末考試

浙美四年級教學計劃篇4

一、學生概況分析

本人任教自己班的科學,由於剛接這個班,對學生的瞭解還不夠,所以我在第一課時還沒急於上新課,我以聊天的形式向學生說明了這學期學好科學要遵守的一些規矩,讓學生學有目標,我從課前準備、上課表現的要求、科學記錄本、作業本等方面要求做了一些說明,並給全班四十人分了10個實驗組,讓他們取組名的時候,學生取的名字不夠響亮,而且與我說的最好與科學有關的名稱相差甚遠,在選科學課代表和科學資訊員的時候有幾個孩子毛遂自薦,聽了他們的發言,我發現這幾個孩子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畢竟這是少數,大多數孩子對科學實驗比較感興趣,不喜歡死記硬背的知識,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學生獨立探究能力和主動探究意識不強。家長和學生偏重於語、數、英學科,致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因此,在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逐漸養成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由“天氣”、“溶解”、“聲音”和“我們的身體”四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

“天氣”單元重點是讓學生學習並堅持長時間的天氣觀察和記錄。教科書中圍繞如何觀察天氣現象、如何記錄展開的;對記錄的統計和分析能使學生理解科學的處理資料方法,並建立對天氣新的認識。

“溶解”單元從觀察溶解現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滲透了溶解是物質的特性,溶解的多少和很多因素有關,溫度等一些因素會影響溶解的快與慢。

“聲音”單元的各組實驗意在形成一系列發展性的概念。從物體的振動產生了聲音開始,到用音量和音高來描述聲音,甚至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以及耳朵的功能等。教科書中的各種實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聲音概念的建立,並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科學的理解。

“我們的身體”旨在認識自己的身體,倡導健康的生活。當學生開始關注身體的結構、身體各種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時,他們對健康便會有新的理解和認識。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每個教學單元都有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撐概念建立的過程性活動,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概念形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並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實,以保證觀察和實驗中獲得證據的有效性,沒有人為的“偽證”。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數的實驗。教科書中有多處涉及了這類實驗,如“溶解的快與慢”“比較聲音強弱、高低的變化”“探索尺的音高變化”“觀察上肢的運動”“測量心跳和呼吸”“體驗心臟的工作”,等等。在四年級引入控制變數的實驗,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科學的本質,瞭解控制變數的實驗的重要,並正確地看待誤差問題。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已經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並提示學生用文字、資料、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在“天氣”單元教學中還要指導學生堅持較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每週都要進行督促和檢查。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教科書中需要學生進行描述的內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如“描述洗髮液在水中的溶解過程”“描述物體是怎樣產生聲音的”,等等。這種描述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應耐心引導。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比如“天氣”單元中,需要學生

對所記錄一個月的天氣現象進行分類的統計和分析,還要利用柱形圖等做出關於這一季節天氣變化的一般規律。

本冊教科書中的每個教學單元都有七個課題,這七個課題即是學習的內容,也反映了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雙向發展、螺旋上升的過程。

三、教學目標:

進入四年級以後,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重視培養學生的記錄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學難點:通過親自參與探究活動,掌握科學探究過程的基本方法,能自主的發現實驗的資料和事實中所隱藏的科學概念,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五、具體教學措施

1、上好開學的第一堂課,充分去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

2、建立科學記錄本,首先開學初明確記錄本的格式,然後課堂上指導學生按照要求來記錄科學課上的學習進展情況,同時可以將課外蒐集的一些資料、單元知識等相關內容補充進去。根據情況每月評選出優秀記錄員,並在期末對學生的記錄本進行總評。

3、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探究活動過程中,培養小組間的合作意識,提高小組合作能力,讓學生在課堂內、外的觀察記錄更有效。

4、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並提示學生用文字、資料、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的記錄觀察到的現象,並隨時提示他們將自己的記錄與小組同學的記錄進行比較、修正,教師每週都要對學生的記錄進行督促和檢查。

5.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彙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活動中需要學生進行描述的內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這種描述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應耐心引導。

6.指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尤其要重視學生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從證據、表格、圖形獲得的一些科學資訊,並引導他們合理地使用這些資訊做出科學解釋。

7、在教學過程中,對於相同的問題允許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在合作探索中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他們在活動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六、材料清單

1天氣單元:溫度計、製作雨量器器材:高於15釐米的直筒透明杯子。

2溶解單元:

過濾器材——燒杯、漏斗、濾紙、鐵架臺;

氣體溶解器材——帶有橡皮帽的注射器;

蒸發器材——蒸發皿、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

其他器材——放大鏡、攪拌棒。

3聲音單元:

發聲器材:大小不同的音叉和鐵釘、鑼、鼓、鋼尺;

傳聲器材:鋁箔(能摺疊成1米長的鋁箔尺)、木製米尺、尼龍繩。

4“我們的身體”單元:

模型:人體結構模型、人體骨骼模型、心臟模型;

其他器材:啞鈴、吸耳球、大約1米長的塑料管。

浙美四年級教學計劃篇5

一、教材內容:

?科學》四年級下冊由“熱脹冷縮”、“岩石的科學”、“土壤與植物”、“光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家園地球”和《研究與實踐》。在四年級上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前五個單元以學生髮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體現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中、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

?研究與實踐》主要是讓學生自己獨立開展科學研究,教師要適時幫助引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探索精神,從而形成科學精神。主要內容有:瞭解植樹的過程;對當地岩石的種類進行考察。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擔任四年級兩個班的教學任務,大多數學生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我強調小組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於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地,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實驗也沒有充分地讓學生去做,學生的實驗能力得不到發展,活動時常常耗時低效,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對這學期的教學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教學目標:

1)對熱脹冷縮排行研究。從觀察生活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熱脹冷縮現象的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

2)認識岩石,對岩石的形成、用途進行研究,探究岩石的變化過程。辨別岩石的種類。

3)對土壤與植物的觀察與實驗從學生已有的經驗開始,用實驗的方法觀察土壤的種類與植物向哪裡生長,指導如何保護土壤。

4)對光與我們的生活進行研究,對平面鏡曲面鏡進行研究探討,瞭解彩虹的形成,能用實驗的方法模擬彩虹的形成。

5)對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進行初步瞭解,知道地球上有什麼,我們在那裡和重力問題,如何進行測量重力。

四、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2、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數、採集資料,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學方法、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2、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

我所教學的每個班,我打算本著就近的原則給他們分組,每組4—6人,每組學習最好的那個學生為組長,字寫得最好的那個學生為記錄員。組長負責小組活動紀律、安全、組織、分配帶材料等工作,記錄員做好實驗記錄。在教學中逐漸教會他們怎樣組織實驗、交流、帶材料、作記錄,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評價,原則上讓學生先自評、再在小組內評,再推薦優秀學生在班上評。

探究式教學是科學教學的核心,它承載著科學教學的所有價值,但現實卻不能讓我們每節課都這樣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於探究的內容、核心內容、重要的內容設計並開展探究式教學,每課進行探究的問題不能超過兩個,如果探究的問題超過兩個,則次要的內容要用其它方法進行變通,如視訊、遊戲等方法組織教學。探究時,要獨立與合作結合起來,能分組做實驗就分組做,不能分組做的老師要演示實驗,不能演示實驗的,要運用多媒體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導學生進行推理、設計。總之,儘自己最大努力堅決、合理進行探究式教學。

在探究的整個過程中,我即不強制學生的學習,也不放任自流,用語言、情境、遊戲等到有效手段引導學生完成教學目標任務。

3、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科學教學雖然以探究為核心,但其它方法運用得當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就經常在教學中運用遊戲、講科學故事、觀看視訊等手段,這些手段有的讓學生親歷過程、有的在故事有原理、有的增強材料的直觀性,符合國小生的認知特點,這個學期,我將繼續運用這些方法作為探究式教學的補充。

4、向其它學科融合

科學有時向語文、音樂、美術融合,對培養學生的科學審美、科學人文精神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習土壤,我讓學生讚美土地,學習珍稀的動植物,我計劃在課堂上開展一次即興演講,探究月球,我打算讓學生暢想未來。

六、教學活動安排:

本學期,除了期中、期末和學校裡組織的月考之外,還有縣裡在五月份進行的綜合素質抽測,因此,在教學過過程中,自始至終把綜合素質抽測的內容作為本學期的一個重點任務來抓。

七、課時安排

每課用一課時完成,每單元結束後,留出一課時複習,一課時考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jiaoshiwenan/on7v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