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高分讀後感7篇

高分讀後感7篇

對於很多人來說寫好讀後感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是讀後感中沒有自己的感受,它的存在價值就不夠高,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高分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高分讀後感7篇

高分讀後感篇1

那是一段並不完美的日子,剛過完13歲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隨家人躲藏在父親公司的頂樓上。為了不驚動別人,安妮做什麼事都是留意翼翼的,連上廁所和用水的時間都被控制,還常常擔驚受怕。在這樣的環境下安妮拿起筆記錄頂樓內每一天的事情和自我的成長,她思考戰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係、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漸由一個任性的女孩變為成熟的少女。

“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搞笑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我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並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完美的。”安妮在日記裡寫道。

安妮是一個樂觀的女孩,字裡行間都透漏出她對未來的完美期望,她將溫暖帶給了周圍的每一個人。當人們都在黑暗中掙扎、絕望時,她正等待著黎明並鼓勵別人,溫暖別人。

安妮想當一名記者,但這個簡單的願望被當時的黑暗籠罩和淹沒,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遠望而無法觸碰。但她依然懷著期望,用樂觀的眼神觀望此刻,暢想未來。

日記本該是少年少女記錄日常,平凡而快樂的“流水賬”,而隨時受著死亡威脅的安妮卻留下了一本不一樣的日記!因為希特勒發動的戰爭,她的完美花季被埋葬在納粹集中營裡,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了她人生的句點。戰爭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戰爭來臨,我只能敬佩和緬懷這位女孩,同時珍惜此刻的時光。

“我期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

她做到了!1947年,倖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後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也許,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當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裡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溫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記》,它寄託了一個少女的完美願望,記錄她對自我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

願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

永遠不放棄希望——安妮日記讀後感

在我們眼中,戰爭就是屍橫遍野、血肉模糊,是烽火四起、濫殺無辜。獨裁者為了利益而戰,英雄們為了國家而戰,可是平民們怎麼辦呢?

安妮是德國人,也是猶太人。當時納粹在迫害猶太人,一家四口不得不躲到荷蘭的一個密室裡。從此她開始了密室生活,並開始寫日記,直到兩年後被捕。

從日記中,我可以看出,安妮自己的寂寞、苦悶,對未來的嚮往和祝願,但是現實中他們被歧視,總是小聲的說話,天天都住在暗無天日的密室裡。可是安妮想著,那麼多同胞都被殺了,自己還活著,所以自己很幸福。她沒有抱怨,沒有不滿,而是充滿滿足。我們的生活已經很好了,有知識淵博的老師,有活潑可愛的同學,有和藹的父母,那為什麼還有人在抱怨呢?

她在日記中自我反省,是我敬佩萬分。她對自己做錯事的反省,可能成年人也做不到。這是難能可貴的精神,有些人做錯了事,只是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把自己身上的原因都抹掉,真是可笑!為什麼有時候大人還不如小孩子?

戰爭永遠是一個黑色的主題,但是樂觀善良的人永遠不會少。我們也應該像安妮一樣,永遠不放棄希望!

你大概也有記日記的習慣,但你見過這樣的時刻處在死亡的威脅下的squo;密室squo;裡的少女的日記嗎?

安妮是一個猶太小姑娘。再大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安妮寫了兩年多的日記,從13歲寫到15歲。安妮父親經商,母親是家庭主婦,家裡還有一個大她三歲的姐姐——瑪格特。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全面推行獨裁統治,猖狂迫害猶太人。安妮一家在1933年前往荷蘭避難,但是德國軍隊入侵荷蘭。希特勒視猶太人為劣等民族,想要將猶太人趕淨殺絕。八個人在祕密後屋裡度過了兩年難熬的時間。雖然有朋友們的幫忙,但他們每一天還是生活在恐懼中。祕密後屋裡本來善良的人變得自私,外面原本忠厚的人也被逼的去偷去搶。然而有人告密,八人中除她父親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瑪格特最終被轉移到伯根_伯森集中營,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幾周前)因傷寒而死。

安妮的遭遇我十分同情,她寫日記的時候和我一樣大小,她當時在祕密後屋的生活艱難。我和她比真是天壤之別!安妮在日記中如實記錄了兩年間隱祕、艱苦的生活狀況,自我的寂寞、苦悶,對現實的恐懼、憎惡,對生的追求和期盼,對未來的嚮往和祝願,對戰爭、人性的深入思考,但是戰爭回報給她的卻是苦難和死亡。想想此刻的生活,回憶安妮的生活,你就明白此刻有多幸福,多快樂!安妮在祕密後屋裡並沒有絕望,她堅持讀書,寫日記,期望在一個和平的世界裡當一位作家和記者,施展自我的才能,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安妮在日記中寫下了她對友誼,對種族,對軍事等等的看法。在幾十平方的小天地裡,大家時刻擔心被發現,被抓走。他們經常空襲警報的驚嚇,飛機轟炸的威脅……安妮在日記中觀察仔細,文章通暢,描述生動,著實讓人感到可驚可嘆!

戰爭只能說是一種杯具,它會摧毀我們在生活中完美的東西,安妮對漫長的和平而痛苦的等待,換來的只是苦難和死亡。像安妮一樣苦苦等待和平的不止一個,讓我們大聲說出:“和平萬歲!團結萬歲!”

放暑假的時候,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真是一本好書!

通過安妮寫日記,我覺得安妮應該是一個善良、活潑、堅強而且漂亮的猶太少女。她把日 記當做自己的一位朋友並常常寫信給日記(日記的名子叫基蒂)。

安妮很不幸,國為是猶太人而被希特勒捕殺,沒有辦法,安妮一家中口只好離開溫暖的家 ,搬到爸爸公司的一間祕密小屋,同時小屋裡又搬來了4個人,他們8個人每天都不能發出聲 音,以免被別人發現。小屋裡的8個人的性格不同,之間總會發生有趣的小事。

讀完《安妮日記》我感到無比敬佩安妮,安妮16歲,卻可以寫出這樣的言語,可以看出 安妮的潛質和知慧啊!可到最後,密室的8個人被別人出賣,全部被送往集中營。多麼可惜啊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希特勒,如果安妮一家沒有被出賣,那安妮一定是個天才!也許 她長大了還會成為著名的作家,或者思想家。

安妮的文筆很好,從她的每一個字裡,我看到了密室裡8個人的性格,瞭解了他們,最重 要的是我看到了安妮的內心深處。

我們應該記住安妮,記住她的天真,和堅強!

當我在新華書店尋找書來寫讀後感時,第一眼我就被《安妮日記》所吸引。以前我不知在哪裡聽說過,《安妮日記》主要是講述了一個名叫安妮的猶太少女在二戰期間所寫的日記,但是具體的資料我並不清楚。於是藉著這次“品味書香,誦讀經典”活動的機會,我決定就透過閱讀這本書來寫讀後感。

簡介:《安妮日記》是以猶太小女孩安妮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密室裡的人的生活實錄。安妮原本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她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寫日記。在漫長的25個月內,她用她的筆記錄了她在密室裡的每一天的成長經歷,並對戰爭、反猶太人主義、與父母的關係、自然、性、宗教等問題進行了反思。

在我讀了《安妮日記》之後,安妮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髮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同時,對於藏匿且充滿恐怖的25個月的密室生活的記錄,對我的感觸頗深。在我查閱了資料後,我深刻的明白:在二戰中,法西斯德國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滅絕政策,這是一場堪比南京大屠殺的惡行。

對安妮,我是同情的。作為一位花季少女,沒有在明亮的教室裡學習,與同學朋友嬉戲玩樂,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而是相反的,生活在充滿恐怖的密室之中,情緒抑鬱----“星期天的時候,我的精神狀態最不好。這時屋子裡的人們情緒都很壓抑,氣氛鬱悶得令人窒息。我們聽不見外邊的一點聲音,屋子裡這種死一般的寂靜籠罩著我,拖曳著我,好像要把我拖到地獄的最底層……我覺得自我像一隻被關在籠子的小鳥,被剪去了翅膀,在黑暗中往籠子的欄杆上撞擊。“放我出去!”我心中在哭喊,“放我到有新鮮空氣、有歡笑的地方去!”

對安妮,我是敬佩的。作為一名少女,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不屈不撓,最終完成了這本偉大的著作,迄今為止,《安妮日記》已經被翻譯成65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出版了3000多萬冊,並且該書已被作為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

作為21世紀的國小生,我們更就應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之棟樑,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自我的一份力。

高分讀後感篇2

四大名著中,難說哪本書的閱讀率最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西遊記》的故事是在大眾中流傳最廣的。

幾乎每個人的童年都有西遊記的影子。2000年春節,重新拍的六小齡童主演的《西遊記》電視連續劇正式上演,記得那年我還小,也不懂什麼叫四大名著,只知道,西遊記的連環畫我曾經看了一遍又一遍,被裡面的故事深深吸引,特別是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後來電視劇上映時,我興奮不已,天天準時守在電視機前……

那部電視劇至今還有電視臺在播映。特別是每年的寒暑假,天天“西遊”不斷。近幾年。一部片子在數個臺播了不下數百遍,十年不變,試問除《西遊記》,還有哪部經典大片能風靡十年?

?西遊記》伴著我的童年一路走過。原蓍我記不清翻了幾遍,每一回的情節都爛熟於心,電視劇我記不清看了幾遍,每個人物的臺詞幾乎倒背如流,可仍然是百看不厭,每次看都會有新的感受和體會……

看過《西遊記》的人幾乎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唐僧那人特討厭。死板、懦弱,動不動就“淚如雨下”,少根筋……有時真搞不懂吳老先生為什麼要安排這個惹人厭的迂腐和尚作僅次於孫悟空的主角。

同樣的,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也是“仁慈博愛”,跟唐僧似的懦弱愛哭,但至少劉備求賢若渴,愛護手下,不像唐僧動不動就念緊箍咒,趕悟空走。然而劉備卻也同樣惹人嫌。因為他讓人覺得虛偽。唐僧又有點不一樣了,他是一個簡單得複雜讓人無語的人物。你可以認為他是一個意志堅定、視取經工作為一不為其他因素所誘惑,又有一顆仁善之心的君子,也可以認為他是一個虛偽、自私,對手下人極不信任的小人,一個該信任的人他不信任,不該信的人他卻深信不疑的笨蛋。

奇怪的是諸如劉備唐僧這種領導,卻有諸葛亮、孫悟空之類的有能力而且忠心耿耿的完美部下,令人費解。

孫悟空一直都是許多人特別是孩子最喜歡的形象,六小齡童的演技了得,將孫猴子演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天生一個調皮不羈的潑猴子形象。

從石縫裡蹦出來的孫悟空,生來天不怕地不怕,敢於闖入地府擅改生死簿;橫衝進龍宮“借”(有借無還)了龍宮的定海神針;公然挑戰權威強勢的天庭,為討回自尊大闖天宮,這時的孫悟空是最單純最義氣也是最可愛的,他可以無視權威的存在,狂妄霸道,無法無天,但卻讓人為之暢快、振奮。他似邪實正!

最後這自負好強的淘氣猴子終於沒能逃出如來同志的手掌心。五行山下漫漫五百年度過,終於唐長老走過,救出了他。這一聲師父叫出,從此,孫悟空忠心耿耿,跟定了唐僧。雖然他有被緊箍咒及觀音逼的因素。

取經路上,孫悟空漸漸磨礪,脫胎換骨。三打白骨精時,唐僧聽信八戒讒言趕走了悟空,悟空飛至雲頭小淚如雨下,傷感、悔恨、落寞,配上那段背景音樂,那一幕留戀,徘徊,心酸場景催人淚下讓人觸動!每看到這裡,我多想告訴悟空,走吧!離開這愚昧無知瞎了眼的和尚吧,回去當你的美猴王,回到從前,不是更好!何苦取什麼經?然而,這時的悟空,已不再是從前的淘氣猴子了,他已經回不去,再無退路了。

最後,當孫悟空唐僧一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後修成正果之時,卻令人心酸。悟空坐得端端正正,成了鬥戰勝佛,他已經失去了從前的猴性,這難道是他想要的嗎?《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中惟一結局是喜劇的。這喜劇卻喜得悲。那從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最終還是戰勝不了封建強勢權威,也透出了幾分無奈。

談起《西遊記》,三天三夜講不完!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必定有它的理由。《西遊記》全書在涉及人物塑造語言詩詞地域人文也範圍極廣,一些詩詞造詣甚至不亞於《紅樓夢》。它無愧是中國文學史上寶貴的四顆璀璨明珠之一。

然而,記得有一次老師問道,“你們最喜歡的書是什麼?”“《三國演義》!”“《水滸》!”“《儒林外史》!”“《復活》!”我也喊道:“《西遊記》!”

就有許多人大笑:“幼稚!”“沒深度!”

我不禁感到悲哀,為什麼人們會對這樣一部以多種形式陪伴自己童年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經典會是這態度?難道,僅因它太容易被“看懂”,太神幻,太“迷信”?

高分讀後感篇3

今年寒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紅巖》的圖書,見到這本書,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讀著讀著,我才知道這是一部用血與淚書寫成的悲壯篇章。

小說《紅巖》的作者羅廣斌就是當年“11·27”大屠殺中的倖存者,他懷著對烈士的深厚感情,根據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獄中經歷,成功地塑造了許雲峰、江姐、成崗、華子良、雙槍老太婆等一批英雄形象: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峰英勇鬥敵,捨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奮鬥,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讓人多麼激動、崇敬、悲憤、感嘆!最令我難忘的是許雲峰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死亡,對於一個革命者,是多麼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鏽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面對著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雲峰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江姐被粗長的竹籤釘入指甲縫間的刺骨鑽心的逼供,特務們為的是想從這位重要的共產黨員口中套出有關地下黨的重要機密,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試想一下,在那潮溼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嚥著發餿味的殘羹冷炙,拖拽著遍體鱗傷,強忍著舊膿新創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象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到底!

讀到他們的事蹟,我才知道我們生在五星紅旗下,長在新中國的青少年,對過去的歷史缺乏瞭解。在先輩們的精神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寫作文,花了不少時間卻只得了低分,便洩氣了;生活中碰到不順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棄。沒有對學習、生活佈滿熱情的我總是很容易被摧垮,總找藉口說自己是個女孩,或埋怨家人不能幫助我。可如今,在紅巖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我要感謝《紅巖》,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堅強的人!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是先輩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將一直一直延續下去,讓我們的國旗在我們的國土上更加驕傲和鮮豔!

高分讀後感篇4

童年是一條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閃亮的橋,童年是一個美麗的世界。童年是多麼美好,但是前蘇聯著名文學家高樂基的童年卻是非常的悲慘。

這本書主要講了阿遼沙.彼什科夫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在那裡,到處都是爭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時時刻刻地關注著他,阿遼沙十一歲那年,母親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了產,便走上社會,獨立謀生。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也是十三歲了,當年的高樂基已經走上了獨立謀生的道路,想想自己無論做什麼事,還要父母給我幫忙,就說一次做奧數題吧,讀了一遍以後,覺得這道題很難,根本不經過自己動腦子試一試,就要爸爸來教我,其實這道題很簡單,還沒等到爸爸來教,我已經做出來了。記得還有那次夏令營吧,在綠色學校裡,教官要求我們自己洗衣服,洗衣服說說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先要擦肥皂,然後這邊搓搓,那邊搓搓,再……,洗到再來,衣服還是不成樣子,髒的地方還是髒,所以爸爸批評我依賴性太重,缺乏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這本書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懷寬闊,她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阿遼沙孤獨的心,外祖母對阿遼沙的愛,給予了阿遼沙堅強不屈的性格,讓阿遼沙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界裡誰都能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那還會出現爭吵、打架之類的事件?這又讓我想到了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將心比心》,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讀了《童年》這本書以後,不僅讓我珍惜這美好的童年,還讓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和做事。

高分讀後感篇5

在這個快樂的寒假裡,書成了我最友好的夥伴,它給了我太多的知識與力量。當我灰心喪氣時,是書,告訴我“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當我與朋友惜別時,是書告訴我“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我懷著對書的愛,用心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深有體會。

這本書主要寫了魯濱遜為了自己的航海夢想不顧他人勸告,放棄了平靜安逸的生活,如願開始了自己的航海事業,後來不幸流落孤島,憑藉自己頑強的毅力和驚人的創造力,歷經了二十八年的千辛萬苦,由最初的絕望到後來充滿信心與希望,終於離開了孤島,回到離別已久的家鄉!

書中出現了許多人物,有忠心耿耿的星期五,有知恩圖報的老船長,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有勇有謀的魯濱遜。這位勇敢的青少年憑藉自己的智慧和頑強,努力地創造一切生存的機會,在島上度過了漫長的二十八年時光。他在島上一無所有,但他靠自己那雙靈巧的雙手,動腦思考,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千倍萬倍的努力,成就了一番島上佳業。他建起了自己的羊圈,麥田,城堡,別墅;他馴化了野生動物,趕走了野人,平息了反派……他為人善良,知恩圖報,他不顧生命危險救了野人星期五和他的父親。

我被他百折不撓的精神所震驚。二十八年來,魯濱遜把僅有的一點食物種進泥土,使它們用之不盡,源源不斷;二十八年來,當有人要被吃掉時,面對那麼多野人,魯濱遜奮不顧身,勇敢無畏;二十八年來,他就地取材,用大自然的材料製造出許多生活的必需品,不斷彌補生活中的不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完美無缺!

他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學習,和他比起來我真是太弱小了!他有一顆執著的心,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他有一顆堅強的心,從絕望到自信,不斷努力,在島上安居樂業;他有一顆善良的心,看到他人遇難自己也有說不出的苦惱,正是這樣,才有了那麼多擁護他感謝他的人。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有著很多困難險阻,也有許多磨難與坎坷會阻擋自己的腳步,使自己不能前進,魯濱遜讓我明白人無論何時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勇敢的面對,要保持積極向上,從容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挑戰和厄運,我也要向魯濱遜學習,做一個真心英雄!

高分讀後感篇6

  如何寫好讀後感我的感受有三點,概括為三句話:

  第一句話:緊扣主題,選好書:勵志類、傳記類

  第二句話:抓住特點,認真讀:視角獨特

  第三句話:把握規律,好好寫:感悟深刻

  下面先談一談,第一句話:緊扣主題,選好書:勵志類、傳記類

  據統計,每年我國內陸出版圖書多達20多萬種70多億冊,要寫好讀後感首先要緊緊圍繞活動的主題選擇好要讀的書。這次活動主題“陽光下的足跡”,什麼是“陽光”顯然不是自然界的陽光,它是一個比喻,我理解包括黨的關懷、政府政策、社會關愛、家庭溫暖等等,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包括個人對生命的熱愛,上海世博會有一個創舉:生命陽光館,反映殘疾人工作和生活的情況,這個陽光就是“生命的熱愛”;足跡:殘疾人成功創業、就業,或使殘疾人生活和個人成長、實現人生價值、回報社會、服務社會、激勵社會等情況。其目的是展示殘疾人的精神面貌、精神追求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使社會更加關注殘疾人,營造良好的助殘氛圍。

  第二句話:抓住特點,認真讀:視角獨特

  從提供的14篇讀後感來看,寫的都不錯,但是要嚴格按照讀後感的寫作特點和要求來看,存在二種傾向:一種是像書評或者書介,沒有自己的感想,沒有聯絡個人工作和生活實際;另一種是有感無書,體現不出來是通過讀書得到的啟示和感想。所以,要寫好讀後感,必須緊緊把握讀後感的寫作特點:

  從結構上看,一篇讀後感至少要有三個部分的內容組成:一是要介紹原作的篇名內容和特點;二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原作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分析和評價,也就是概括地談談對作品的總體印象;三是讀後的感想和體會。即一是說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據評價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發,重點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點是“讀”。“讀”是感的基礎,“感”是由“讀”而生。只有認真的讀書,弄懂難點疑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徹的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要點,深刻地領會原文精神所在,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個人的實際,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寫讀後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認真思考。讀後感的主體是“感”。要寫實感,還要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分析和評價是有所“感”的醞釀、集中和演化的過程,有了這個分析和評價,才有可能使“感”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避免脫離原作,東拉西扯,離開中心太遠。所以,寫讀後感就必須要邊讀邊思考,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從書中的人和事聯絡到自己和自己所見的人和事,那些與書中相近、相似,那些與書中相反、相對,自己贊成書中的什麼,反對些什麼,從而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並把它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總之,想的深入,才能寫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點。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但不能把他們都寫出來。讀後感是寫感受最深的一點,不是書評,不能全面地介紹和評價作品。因此,要認真地選擇對現實生活有一定意義的、有針對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談,文章散亂,漫無中心和不與事例掛鉤的弊端。

高分讀後感篇7

在喧鬧的城市,被鋼筋和水泥包圍的世界,很難想象那副農村特有的畫面。

”在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小溪既為川湘來往孔道,水常有漲落,限於財力不能搭橋,就安排了一隻方頭渡船。”也許我們不曾想象,在這“世外桃源”中有著如此悽美的愛情。愛情,同那啞啞的聲音同竹管聲振盪在寂靜空氣裡,也使那條小溪有了一絲熱鬧的氣息。

故事的開始與結束都圍繞著小溪,因此,小溪也有了另外一成含義。它孕育了勤勞的茶峒人民,也讓渡船這一線索變得自然。

讀邊城,是一種享受。邊城裡的文字是鮮活的,處處是溼潤透明的湘楚景色,處處是淳樸赤誠的風味人情,可每每讀起便會不由自主的憂傷。

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與一個十幾歲的小孩,靠渡船為生。他們的生活是拮据的,但他們也是快樂的,有了歌聲的陪伴,他們不寂寞,有了善良村民的幫助,他門也容入了社會。

文中的人都淡化了錢,爺爺擺渡死不肯收錢,反而到處請人喝酒,買豬肉互相推錢,小鎮裡婚嫁自由,只要兒女們喜歡。即便是文中最有錢的順順,也是一個不十分在意錢的人,慷慨得很。而小鎮裡,有錢人家的兒子喜歡窮人家的姑娘,拋了門當戶對的聘禮,要娶窮人家姑娘,也不是什麼新聞。可見,邊城,這樣一個地方,是重義輕利的,不為商業氣息所薰染變質。

翠翠和順順的兩個兒子,翠翠的父母的愛情,讓整個小說變得帶有淡淡的憂傷。“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句話在小說中始終沒有得到體現。也許這是作者那個時代的悲哀。愛上一個人沒有錯,但兄弟兩沒有與別人一樣,哥哥為了弟弟,毅然放棄,一人將痛苦承擔。然而,他的死亡給翠翠,翠催的爺爺,他的兄弟造成了難一挽回的悲痛。他的弟弟將一切責任都歸到自己身上,從此,白塔下在也沒有盪漾著那動聽的歌。曾經兄弟兩在百塔許下的諾言最終被溪水沖刷的無影無蹤。

端午節,在小說中有被作者賦予了新的含義,二老在那天結識了翠翠,有在那天大老與翠翠相遇。愛情在端午這天開始,鴨子,這一普通的動物,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小說中的人物,也在作者筆下刻畫得栩栩如生。翠翠,一個封建時期女性的代表,”在風日裡長養著,把面板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心後,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

提起渡船,無人不知那個豪爽老人,當然,可以說每個人都擺渡,所以知道她,但是,從文中人們對老人的熟悉和態度可以看出,人們對他性格的尊敬,甚至他去買東西,“一定有許多鋪子上商人送他粽子與其他東西,作為對這個忠於職守的划船人一點敬意”。

標籤: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xinde/le02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