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職場 >工作總結 >

61實踐活動總結模板7篇

61實踐活動總結模板7篇

通過活動總結我們能夠明晰未來活動的發展方向和關鍵任務,活動總結可以幫助明確活動的目標和預期成果,確保策劃和執行的一致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61實踐活動總結模板7篇,供大家參考。

61實踐活動總結模板7篇

61實踐活動總結篇1

從實踐中走來,帶不回任何精湛的技術,但帶回了也許是我一生中最寶貴、最值得珍惜的收穫。

作為一名大二學生,抱著貼近社會,服務社會的願望,我參加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希望在進入社會之前,積累多點社會經驗,提早與社會來個零距離接觸,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與人交流,如何與人合作等等。經過重重考驗,終於成為實踐小組中的一員。我相信任何的工作都能給我帶來課本上無法得到的知識,所以在工作中我多聽多學多做,按時超量的完成任務。我也在工作中學會了許多大到先進的檔案管理作業系統,小到影印機的使用。在這期間所做雖無大事,但從點滴做起,所獲亦非淺。

實踐中,我們認識了不少領導。領導們是那樣的和藹、親切,對我們的到來也表示了熱烈歡迎開始時的緊張頓時蕩然無存,想像中嚴肅的領導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認識。當天,我們一行十多名同學就被安排到不同的部門。並即刻開始了步入社會的第一天工作。

由於是第一次工作,難免會有許多的不適應之處,因此也總會出現一些小錯誤,但我認真學習,有不懂的地方就問,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錯誤的逐漸減少,工作效率不斷提高。這一點不但充分的體現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更是如何通過合理的分工、有效改善工作流程、發揮團隊最高戰鬥力、使工作效率最高化的現實案例。

61實踐活動總結篇2

為豐富少年兒童的暑期生活,讓他們度過一個安全、快樂、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xx區各地因地制宜,開展了一系列寓教於樂、育德於教、健康向上的暑假活動。

一是專題講座,增知強識。xx街道舉行了“xx宣講團”暑期未成年人專場講座。活動邀請了第八屆冰心散文獎獲得者閻xx和“紅色藏館”負責人傅xx為孩子們講述xx歷史,激發青少年愛鄉熱情。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將正能量傳播到基層,xx街道組建了一支由街道機關幹部、文體團隊、基層群眾、退休黨員等群體組成的“漁港宣講團”,為中國小生講課,宣講主題包括xx歷史與美、xx生物、海洋保護等。xx社群村舉辦了一場青少年垃圾分類法治講座。講座以生動活潑的動漫ppt形式,向青少年們介紹了垃圾分類的意義、做法,培養孩子們“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從小做起”的環保意識。xx學校的部分學生和家長一同走進xx街道xx社群,聆聽“暑期歡樂行”安全知識講座。講座邀請了xx派出所的警官講解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觸電、防雷電等方面的安全知識,用生動真實的事例警醒學生和家長時刻繃緊安全弦。

二是茶藝培訓,品茶之美。xx街道在xx文化禮堂舉辦了一場“春泥小小茶博士”活動暨茶味品茗與習茶之禮茶藝培訓。現場,來自xx街道各社群的50餘名小朋友聆聽xx佛茶故事,習練茶道茶禮。活動最後還舉行了“聞香識茶”小遊戲,在競賽中加深孩子們對茶文化的認識。據悉,xx街道每年暑期都會舉辦春泥系列活動,此次“春泥小小茶博士”活動是為xx文化禮堂的落成量身定做的,既豐富了未成年人暑期生活,又推介了本土傳統茶文化。

三是公益送教,快樂童心。區實驗幼兒園“青公益”小微志願團積極響應“攜手青春、一路童行”號召,走進區青少年宮,開展為期一週的愛心助教活動。本次小微志願團助教物件是公安民警子女,以3至6歲的學齡前幼兒為主,課程內容安排豐富多彩,包括美術、烘焙、舞蹈、社會實踐等。活動中,來自區實驗幼兒園的15位志願者教師給孩子們帶來了《疊疊樂》《大戰便利貼》等精彩課堂,獲得孩子們的喜愛。

61實踐活動總結篇3

今年暑期的三下鄉活動得到了學院裡各領導的大力支援,統系從07和08級學生中選出 23 名優秀份子,奔赴汕頭市南澳縣後宅鎮,深入開展為期10天的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學習參觀、座談交流、簽名宣傳、實地考察、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其間,經過多次座談交流、實地考察參觀、發放調查問卷,深入瞭解鎮鄉建設。在後宅鎮的十天中,通過向當地的百姓開展的等活動,同當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此次 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從各方面鍛鍊了自己。

此次活動中,本人擔任文藝組組長,主要負責前期準備工作的美工設計以及下鄉期間的文體活動,包括每日隊伍成員文體活動、支教中學學生文體活動以及下鄉總結匯報演出。

(一)活動準備期間

20xx年4月中旬到5月中旬,是本實踐服務隊活動方案形成期。本人設計製作了本服務隊隊徽、方案冊本的封面及封面、冊內各活動組方案封面、活動期間予下鄉當地學生留念用的書籤,以及建國六十週年大事記宣傳海報。

本人在所有作品中融入大量中國古典元素,以國畫與書法元素為主,在建國六十週年紀念日來臨之際讓大家感受國粹的美與靈。封面的設計採用潑墨及筆刷的手法營造出中國著名的飛天流絹效果;封底則採用渲染的手法構造出墨凌偏居的畫面;側內各小組封面所用手法不一,調研組配圖以八達嶺長城渲墨,配書《離騷》選文,寓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支教組配圖以寒梅工筆,配書《師說》選段;宣傳組配圖以楊柳岸漠楚江闊工筆,配書《逍遙遊》選段;文藝組配圖以飛燕碧痕柳伴橋水墨,配書《秀色》;後勤組配圖以花鳥剪紙及夏荷水墨,配書《後勤頌》;兩款書籤分別以小荷才露尖尖角水墨及雙飛燕伴牡丹紅工筆為襯圖,以行書書以華南師範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團委三下鄉留念;建國六十週年大事記以紅渲墨為底,綴以白潑墨及工筆騰龍圖案。

(二)活動開展期間

20xx年7月14號到7月24號為活動正式開展期間。此間本人為隊伍成員及學生設計了多種文體活動。

為了讓配合我隊開展支教活動的南澳第三中學的學生有更豐富的假期學習生活,我組織文藝組組員配合支教組開設華爾茲、合唱以及籃球等課程,培養學生藝術體育興趣,發掘學生藝術體育才能,增強學生藝術體育素養。同時,學生合唱將在總結匯報演出中上臺展示。

此外,隊伍成員每晚例會後安排合唱隊歌《和你一樣》,增強隊員相互交流,融洽會議氣氛,豐富晚間空餘時間。隊歌同樣為匯演節目之一。

同時,結合隊伍成員文藝特長,本人徵得部分隊員同意後安排了多種形式的節目。如鋼琴獨奏、流行群舞、詼諧小品、輪滑表演及手語歌曲演繹等,此外本人負責匯演中古典舞的演出。每日例會後,組織有節目人物的隊友進行排練,並在每項排練中全程監督,其後為自己負責的節目進行排練。

7月19日,本人連同文藝組成員張惠文前往後宅鎮少年宮,拜訪少年宮負責人,洽談借用少年宮禮堂作為我隊匯演用舞臺事宜,受到少年宮負責人熱情接待,並順利得到同意。

7月23日,文藝匯演順利完成。學生及我隊隊友表現出色,吸引少年宮內許多觀眾前來觀看。

除文藝活動外,本人負責下鄉活動中的攝影工作。下鄉過程中,本人負責拍攝了建國六十週年變遷題材視訊以及各項活動中的場景。

本次下鄉活動在文藝匯演後到達尾聲。本人通過親身體驗社會現實,讓自己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才幹,培養韌性,更為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所學的東西能否被社會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會所承認。同時通過社會實踐,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61實踐活動總結篇4

為了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廣大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努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根據市教育局的統一安排,接到檔案通知後,我校也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召開了年級組長會,認真安排落實,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在全體學生中開展了 “綠色環保我先行,我為綠色獻份愛”主題教育活動。

一、活動物件及範圍:三至五年級學生

二、活動時間

20xx年3月1日—3月31日

三、活動實施步驟

1、組織發動階段(從3月1日—3月5日)。

學校將本次活動的精神傳達至全體教職工,由班主任老師傳達至全體學生,並通過校園網、黑板報、手抄報、主題班會、標語等形式做好宣傳發動。

老師們將主題班會的教案以及好的經驗做法發至校園網“綠色環保”欄目,做好本次活動的資訊報道工作。

2、活動開展階段(從3月6日—3月25日)。

學校圍繞本次活動的主題,利用環境教育課、社會實踐活動、自主活動等時間,有組織地安排學生到指定的區域進行清揀一次性塑料袋為主的垃圾清理活動,並採取適當的形式進行集中存放。

3、評選表彰階段(從3月26日—3月30日)。

3月下旬,將依據各班組的,對本次活動情況進行抽查驗收,評選出優秀組織班級若干名,“環保小衛士”10名,並給與通報表彰和物質獎勵。

四、活動安排:

原則上每個班級利用下午第三節課時間每週出去一次,必須有兩名老師及一名領導帶領,由級部主任統籌安排,安排好後報政教處。

存放地點:各班級自備廢舊蛇皮袋,將清撿的垃圾存放於蛇皮袋,置於各自的班級。

五、活動效果

1、學生熱情高漲,積極參與其中。

各班接到通知後,迅速在班主任老師的組織下投身到活動中來。

同學們有的開始整理自己的廢舊書報,有的開始在街道、社群收集廢紙、白色垃圾拿到了學校。

同學們還興致盎然地比了起來,看哪個同學收集得最多!3月26日學校將各年級各班孩子們收集的白色拉圾統一進行了回收,全學生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整齊地堆放在了校園車房一角,,他們用實際行動為城市環保盡力、貢獻。

2、推動低碳生活,學生體驗豐富。

許多同學看到班裡回收回來的垃圾,不斷地發出感嘆說:“原來我們身邊有這麼多可以回收的垃圾啊!把它們回收再利用,就是對保護環境做自己的一點點貢獻啊!”還有的同學說:“其實舉手之勞就可以推動低碳生活,我們缺少的只是行動!”大部分同學把此次活動中的感受寫了下來。

3、活動助推實際,綠色環保、低碳生活走進我們的身邊。

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明顯地感受到孩子們環保意識強了,校園裡沒有了亂扔垃圾的行為,彎腰撿拾垃圾的行為多了起來;沒有了破壞花草的行為,主動擦拭校園欄杆、牆裙、窗臺等的行為多了起來;沒有了浪費水資源的.行為,隨手關緊水龍頭的行為多了起來;大白天還開著燈的現象沒了,節電意識明顯強了。

綠色、環保、低碳,逐漸地走進了學生的生活。

此次活動是宣傳環保、實踐環保的更進一步深入,我們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這項活動的意義和目的,充分認識活動對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重要作用,今後我們會繼續努力,一如既往,把此次活動的意義延伸下去,讓地球母親真正得到我們的呵護!

61實踐活動總結篇5

為了促進學生樹立探究和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生活和生產技能及利用資訊科技的意識,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實現綜合實踐活動的拓展。本學期,我教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並收到良好的效果。現對本學期工作做簡單回顧與總結。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初次接觸綜合實踐活動的三年級老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目標,引導本年級學生走進綜合實踐活動這一門新課程。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搖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綜合了一系列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研究方法以及當前社會的綜合性問題。當我們在活動中,面對學生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雙眼時,深深明白了“一杯水、一桶水“都早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教師只有不斷的學習、反思,不斷地充實知識、研究方法才能適應新的課程。

在活動中,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吸引下,他們會主動的去獲取知識,去查詢資訊,長期這樣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不僅可以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夠得到純化,心靈得到昇華。同時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綜合表達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為他們打開了想象的翅膀,也為他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

我還經常學習相關法律,並在教學中適時、適度地滲透相關法律知識。

三、問題和困惑

綜合實踐活動課對我們來說還是全新的領域,由於我們的理論水平、實踐能力不足,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1、氛圍未能形成。社會、家長不清楚、不理解、不支援,覺得這學科不重要,有這些觀念的家長人數不少。但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得到更多家長的支援,我們也會在輿論宣傳方面做得更細緻,更徹底。

2、綜合實踐活動課這門課程,說實話,我沒有更多的精力放在這門學科上,只能盡力而為。此外,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綜合課程,一個課題可能要涉及到各個學科各個門類的知識,有許多問題我有時根本無法解決,所以得經常學習。

雖然在活動實施過程中,遇到了這樣那樣諸多問題,但我們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以來,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出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老師從講臺上下來了,學生頭抬起來,手舉起來了,話多起來了,身子站起來了,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

總之,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生課餘生活的內容。把綜合實踐課落到了實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61實踐活動總結篇6

人這一輩子有很多值得細細回味的,在茂名的幾天雖然是短暫的,卻有很多東西是值得我珍藏且受用一生的。通過本次茂名之行,我們收穫很多,其實,不僅是這次出行,生活的中的每一件事都在時刻改變著我們的想法,讓我們不再幼稚,快速成長。歲月對於我們就像是一把蒼刀,當我們不得不被它刻上印記的時候,我希望可以坦然地說我們已經盡力並心懷坦然地去享受了這個過程,我們只是時間的過客,在短暫的幾天中,無數張臉銘刻在我的記憶中,但是也許不久之後,我會將他們全然忘記,然後封存在我的心底,我真的不知道我會不會還有想起他們的一天,就像我同樣也不知道是否有一天我還會再次踏上這片土地,但我始終記得一句話,正是這個全然忘記的過程,塑造了一個人的知識結構和人格修養,是的,不僅是書面上的知識,真正的知識只來源於生活的。

一、這是一次拓展見識和心靈洗滌的活動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農民生活的的艱辛。很多的農民的生活的還是比較貧困,然而有些農民有自己的一幢房子、一輛小車···生活的質量比大城市的居民還好。貧富差距越來越多,真的跟電視上看到的一樣,有的人生活的在“天堂”,有的人卻生活的在“地獄”。但是很多貧困的農民即使不能擁有富裕的生活的,還是很樂觀向上,盡心撫養下一代,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上大學,以改變現在的生活的狀況。

還有就是高州的農民非常的的的熱情純樸,記得一天下午我到農戶家做調查半路上遇到一對夫婦正好要去幹農活,可是聽到我是大學生三下鄉,馬上停下來,配合我們做調查。更讓我感到不好意思的是,當我們走到一戶農家時,剛好這家農戶在做當地的特產——艾糯,特意先煮了一些給我們吃。對我們這些身在異鄉的孩子來說,就好像回到家裡一樣。

我們還了解了曹江鎮淮山的種植和收穫過程,這裡的種植已經很大程度的使用機械化,而且這裡的淮山名副其實的質量好、味道更好。

二、這是一次提升能力的機會

到一個以前從未去過的地方,溝通交際能力是與當地人相處的第一需要。又是在農村,更需要溝通的技巧。我做調查問卷時物件都是一些比較的貧困的農民,我所能做的只是告訴他們改變自己,樂觀面對一切。當我在要求別人時,我同時也在問自己有沒有做到,有沒有資格教導別人,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對我有很大的激勵作用,激勵我不斷向前,要做他們的榜樣。

三下鄉活動不是以個人行式行動,而是一個。體。讓我體會到,你不能再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而是做任何事必須從全域性出發,充分考慮。個團體的利益。我感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溝通方式,詼諧幽默的方式最佳。在輕鬆的氛圍中別人更容易接受你的觀點,而且可以較快的表露自己的感情。

三、這是一次快樂的旅行

都說高州是荔枝和龍眼之鄉,此次高州之行,終於一睹美麗高州,果然名不虛傳。在第一天出發去高州的路上,那看不盡的龍眼荔枝樹,連綿起伏,彷彿永不無止境;千姿百態,使我們的眼睛沒有片刻休息的餘地,這般盛狀,錯過豈不可惜?我們還參觀了600多年前專門用來進貢荔枝給楊貴妃的貢園,“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它飽含了多少農民的心血。

此次“三下鄉”活動進行得較為順利,因為有隊友們團結的精神和力量,我們精心的準備、周密的策劃、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尤其是熱情好客的曹江領導和人民的關照和配合,使本次活動最終取得圓滿成功。通過“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感到自己學的東西太少,能夠幫助和給予他們的也太少。作為大學生,我們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我們應當努力學習,不斷成才,主動擔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再也沒有。由去怨天尤人,我們要珍惜我們已經擁有的一切。

61實踐活動總結篇7

思想品德教育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只有在實踐中親身體驗,高尚的思想,良好的品德才會不斷地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素質。為此,20xx年10月27日、28日下午,國小部開展了一次秋季社會實踐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活動內容具有針對性、教育性、實踐性。

一至三年級開展了“我愛綠色世界”參觀遊覽活動,引導學生迴歸自然,走進自然,認識了多種常見的花草樹木。四至六年級通過“20xx—北京,我來了”登山活動,激勵了學生學習奧運健兒的拼搏精神。另外,在活動中還對全體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組織了環保行動,在遊覽過程中,每位同學手拿一個環保垃圾袋,撿起身邊的垃圾,以自己的行動為社群奉獻一份力量,融入社會大家庭,做一名合格的小主人。

二、活動形式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

本次活動利用了我校的植物園、後山的香蕉園、菜地及環繞學校的求雨壇山,通過讓學生走看、等親身體驗,使他們認識了大自然,體驗了鄉村的田園生活。活動中,要求低年級學生認識5至6種花草樹木,高年級學生登到山頂,並在終點處“20xx——北京,我來了”,的橫幅上簽名,由校長為登上山頂的同學們頒發了證書。活動結束後,要求學生們說一說自己認識的花草樹木,並要求高年級學生寫出一篇篇優秀的遊記,既是對話動的記錄,也是對活動的總結。

三、時時處處注意安全,確保了活動的順利的開展。

安全問題是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前提,活動開始前,校長室、學生處、體育組先到活動的地方踩點,學生處下發的活動方案中的五條要求明確規定:行政全部都分到了各個年級;體育組和計算機組的老師負責組織學生並在各重要的路口把關;班主任老師在出發前強調了組織紀律,提醒了學生做好外出的各項準備工作,切實注意安全;科任老師分到各班,協助了班主任老師開展活動;另外醫務室還派了一名醫生跟隨外出。以上防止安全事故發生的措施保證了活動圓滿的完成,活動結束時,無一例安全事故發生。

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在實踐中增長了見識,培養了能力,得到了鍛鍊,孩子們也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為學生們提供更多體驗實踐的機會。

標籤: 模板 實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zhi/zongjie/keopd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