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雨巷教學設計雨巷國小教學設計6篇 悠揚雨韻中的生動學習:雨巷國小教學設計

雨巷教學設計雨巷國小教學設計6篇 悠揚雨韻中的生動學習:雨巷國小教學設計

“雨巷教學設計”是一家專注於國小教學方案開發的機構,提供詳盡的課堂教學計劃、教材選擇、教學輔助工具等服務。其“雨巷國小教學設計”專案,致力於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發展特點,設計出科學、實用的教育方案,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雨巷教學設計雨巷國小教學設計6篇 悠揚雨韻中的生動學習:雨巷國小教學設計

第1篇

細雨如絲的江南,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紙傘和著雨的嘆息,撐出了一個青年詩人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近戴望舒,與詩人一道去領略雨巷的風景,去追尋丁香姑娘的芬芳。請大家合上書本,閉上眼睛,我們先一起來聆聽這一段錄音。(36’,3min)

1、好,聽完錄音了。這首詩歌叫什麼名字呢?(《雨巷》)(教師板書)大家回想一下,我們剛剛在聽得時候,這首詩歌給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麼?它是歡欣鼓舞、鬥志昂揚、激動人心的,還是憂愁哀傷的。沒錯了,這首詩歌從頭到尾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憂愁,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用什麼樣子的感情基調去朗讀呢?(教師板書:基調——憂鬱、哀怨),那麼我們讀的時候要用什麼速度來讀啊?(生回答),對了,一般來說,如果是表達比較熱烈奔放的感情,我們讀的時候語速要稍快一點,但是如果是表達這樣一種憂鬱、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們讀的時候要用比較緩慢的語速來讀。好,請大家翻到課本45頁,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試試看,朗讀一下這首詩歌的前兩節,請哪位同學呢?我們班哪位同學是朗誦高手?(生朗誦)(1min)(總7min)

讀詩歌我們主要是注意一些節奏停頓。在一些你覺得需要重點突出的地方,就應該適當地加以停頓或者是讀重音,這樣就會使得這首詩歌更加地有韻味,我來試試看,好不好?(2min)。好,接下來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自由朗讀,一定要放開聲音來讀,想象一下,你就是詩歌中的“我”,此時此刻,下著淅淅瀝瀝的雨,而你正撐著傘,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3min)(一、二總13min)

1、好,時間到。我們已經完整地讀完這首詩,大家找找看,這首詩裡邊,總共描寫了多少位人物?(兩位)分別是誰呢?(“我”和“姑娘”)沒錯了,那我們在講前邊的詩歌時,用了一個專門的術語,我們說這個術語是用來形容詩詞中所描寫的具體事物,這個術語是什麼呢?(意象)(板書),所以,這首詩歌中出現的意象,從人物方面來講,就有“我”和“姑娘”(板書),那在詩歌中,“我”和“姑娘”有著怎樣的聯絡呢?“我”在悠長的雨巷中彷徨,是為了什麼呢?是希望逢著姑娘。說明“我”是想要追尋這個姑娘。請大家找找看,詩歌中用了哪些語句來描寫這個姑娘?待會我請同學來回答。一節一節地找。(1min,總3min)

第一節: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第二節: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哀怨/彷徨;第三節:彷徨/撐著油紙傘/默默彳亍著/冷漠,悽清,又惆悵;第四節:靜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夢一般地飄過(“太息”什麼意思啊?嘆息的意思);第五節:靜默/走盡這雨巷;第六節: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第七節: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2min)

3、我們從剛剛同學的回答可以看出,詩人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姑娘,描寫姑娘的動作,描寫姑娘的情緒,他還用了許多別的意象來襯托這個姑娘,首先他寫到,姑娘是出現在一個什麼地方?(雨巷)好,請大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細雨朦朧中,你走在這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巷子裡,這裡遠離塵囂,遠離熱鬧,你的腳下,踩著幽暗的、溼漉漉的青石板,透著寒氣,透著冷清。在這樣的一條雨巷中,你感覺到了什麼?你的心情怎麼樣?(朦朧的、陰沉的)所以,雨巷這個意象,首先給我們規定了這個姑娘出現時候的大環境,是朦朧的、陰沉的。

4、我們也知道,這首詩歌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姑娘,但是,我們從這些描寫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樣子,她是大眼睛呢還是丹鳳眼,她是圓臉呢還是瓜子臉,我們看得到嗎?(看不到)。不僅我們看不到,詩人也看不到,為什麼呢?因為她撐著一把油紙傘。請同學們注意這把油紙傘。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裡見到過油紙傘。(電視中),對了,而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們生活為題材的電視劇,因此呢,油紙傘具有復古、懷舊在特點(單獨提問),這樣一把傘出現在姑娘的肩上,更加給這個姑娘增添了一層神祕、朦朧的色彩。(3min)

5、而在首詩歌裡邊,詩人還多次用了同樣一個比喻來形容姑娘,他將姑娘形容成什麼呢?丁香,她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她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所以丁香也是我們這首詩歌中的一個重要意象(板書:丁香)。丁香是一種?(花),沒錯了,丁香花。那假如這樣,我換成別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啊?(不行)為什麼不行啊?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丁香這個意象在文學作品中的含意。

丁香一般是開在暮春時節,花的顏色主要有兩種,淡紫色和白色,開花的時候有一種淡淡的芬芳,它給人一種柔弱、純潔、素淨的感覺。所以,在古典詩詞中,丁香一般象徵著美麗、高潔。另外一方面啊,我們剛剛講了,丁香是開在暮春時節,也就是春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再加上它雖然嬌美,但是非常容易凋謝,所以古人對著丁香,容易傷春,因此,丁香又可以用來象徵愁怨。

在我國的古典詩詞中,就有不少有關詩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說李商隱的《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還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紗》中的“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些詩句啊,都是將丁香和愁怨聯絡在一起。

回到我們這首詩歌中,丁香般的姑娘並不僅僅指這個姑娘有著丁香一樣的愁怨,還說明了這個姑娘有著丁香一樣地美麗,丁香一樣的高潔,丁香容易凋謝,以丁香為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3min)

6、我們再看到詩歌中的另外一個意象——“我”。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獨自彷徨,希望能夠逢著一個丁香般的姑娘,終於,姑娘出現了,她也跟我一樣,撐著油紙傘。姑娘慢慢地走過來,越走越近,我感覺到她投來太息般的眼光,可是,正當我想說句什麼話的時候,她跟我擦肩而過,而且,慢慢地遠離我,越走越遠,消失在雨巷的盡頭。只剩下我,仍然獨自撐著油紙傘,彷徨在雨巷中,繼續等待,繼續追尋。在這首詩歌中,我是以一個等待者,一個追尋者的姿態出現的。(1min)

1、所以啊,有人認為,這首詩歌是一首愛情詩,是一首男子追尋、等待姑娘的詩歌,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有別的看法了,他們認為,這首詩是一首政治詩,詩歌中的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們獨特的政治象徵。你們贊同哪一種看法呢,這首詩究竟是一首愛情詩,還是一首政治詩?下面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小組討論,請各個小組選出發言的代表,你們小組贊同的是哪種看法,為什麼?

組a:我們小組認為是愛情詩,這首詩已經明確地寫清楚了我希望能夠遇到丁香姑娘,雖然這個愛情故事的結局不完美,但是我還是站在原地等待著丁香姑娘。(有道理,所以這是一首愛情詩)

組b:我們小組也認為是愛情詩,因為在詩裡邊看不出政治因素。(確實,詩歌裡邊沒有任何明確的寫政治的語言。其他小組呢,有沒有不同看法的?)

組c:我們小組的成員認為是愛情詩,但是我自己覺得是政治詩。(為什麼?)戴望舒所處的時代比較多戰爭,社會環境也比較亂,可能作者當時想表達什麼,但是又不敢明明白白地說出來,所以只能寫得比較朦朧。所以我覺得表面上是愛情詩,實質上是政治詩。

3、能夠堅持自己的看法,非常地不錯。剛剛我們同學提到了一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分析這首詩歌主旨的時候他聯絡了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時代背景,這種方法,早在幾千年前,孟子提出過,他說,讀任何一篇作品,都要做到知人論世,要研究作者的身平,要研究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詩歌的作者是——戴望舒。(出示ppt)

4、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夢鷗。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徵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雨巷》寫於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於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

5、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高峰墮入了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也可以是一部分進步青年的這種心境的反映。雨巷這個朦朧陰沉的意象,正象徵著此時黑暗的社會現實,而丁香姑娘,是他們美好理想的象徵。

關於這個時期進步青年的這種彷徨,我們在學習必修一的時候講過一篇散文,作者在當時也是身處於這種彷徨中。是哪一篇課文啊?《荷塘月色》。

6、剛才我們已經討論了姑娘的象徵意義,那麼,她究竟是象徵著愛情呢,還是象徵著革命青年的美好理想呢,我們無法確定。這首詩歌充滿著象徵色彩的,對它的這些朦朧意象,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而這首詩歌的主旨是指對於愛情的追求呢,還是對於美好革命理想的追求呢,我們無從知道,都有這個可能性,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個姑娘是美麗高潔的,她可以是任何美好事物的象徵。

最後我們從形式方面來感受詩歌的音樂美。這首詩是1928年發表在《小說月報》上面的,當時《小說月報》的主編葉聖陶看完這首詩之後,就給戴望舒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說,《雨巷》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這個評價是非常高的。確實啊,這首詩歌聽起來悅耳、和諧,讀起來一唱三嘆,迂迴反覆,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感受呢?我們一起來找找看。

a、我們都知道,詩歌讀起來琅琅上口,在音節上面必須——押韻。這一點這首詩歌可以說是做得非常成功的。這首詩歌主要押一個韻,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出來。沒錯了,ang,而且,不僅是節與節之間押韻,每一個小節的內部,相隔不遠的行裡重複一次韻腳,比如說,我們看第一小節,押ang韻的主要有哪些呢?(巷、娘);再看第二小節,(芳、愁)。其餘的五個小節也是這樣子。詩人有意地使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中反覆,不斷地在我們的耳邊構造迴盪的旋律。

b、從全詩看,第一節和最後一節除“逢著”改“飄過”之外,其它語句完全一樣,這樣,同一主調在詩中重複出現,首尾呼應,不僅加重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也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性。

c、另外,語言上用反覆,如“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詩人不斷地迂迴往復,使一個寂寥而又哀傷的旋律緊緊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單從這三點來看,這首詩歌能夠給我們這樣強烈的心理體驗,也是必然的。

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詩,再次來感受這首詩的音樂美。

這節課我們鑑賞了《雨巷》這首現代詩歌,但這個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來掌握鑑賞現代詩歌的方法。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這節課的學習步驟,試試看能不能概括出鑑賞現代詩歌有哪些方法。當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詩歌時,第一步應該怎麼做?

1、誦讀,整體感知。(讀詩)沒錯了,讀,讀了一遍沒有感覺,再讀。

2、確定詩歌感情基調。讀到你能夠確定出詩歌的感情基調為止。

3、品味詩歌意象。那麼,感情基調我們已經確定下來了,第三步應該怎麼做呢,沒錯了,分析詩歌的意象。

4、知人論世。那分析詩歌意象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結合作者的身平和作品的時代背景來分析,用一個成語來講就是知人論世。

5、探詢詩歌主旨。而從對意象的分析和對作者身平和時代背景的瞭解,又有助於我們分析詩歌的主旨。

6、感受詩歌語言美。最後一個步驟,還應該對詩歌的語言進行分析。

這就是鑑賞現代詩歌的幾個基本的方法,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要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用這些方法來鑑賞別的詩歌。今天的作業呢,就是請大家根據我們歸納出來的這幾個方法,分析《每課一練》42頁第三題艾青的這首《礁石》。

這節課我們共同閱讀欣賞了戴望舒的《雨巷》,我們在讀詩歌的時候感受到了它這種憂鬱、哀怨的感情基調,我們還分析了這首詩歌的五個主要意象,品味了詩歌的內容,我們還根據姑娘這個意象探討了詩歌的主旨,最後,我們通過對詩歌形式、語言的分析,感受到了詩歌的音樂美。這首詩歌,還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探討和分析,這些就留給大家課後自己去品味。

雨巷教學設計雨巷國小教學設計6篇 悠揚雨韻中的生動學習:雨巷國小教學設計 第2張

第2篇

2、分析、理解本詩的意象和象徵意味,初步學會鑑賞詩歌。

以朗讀為主,在熟讀基礎上背誦全詩,在討論與交流中,結合教師的分析解說,學生能夠把握詩的情感,理解詩歌的意象。

(男生1):你說你曾一度迷失在無邊的詩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個撐著油紙傘的女孩,只因傘下那雙透明閃亮的雙眸,嘴角輕含的淡淡憂鬱,呵!結著丁香一樣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許久不曾開啟的心房,如花般靜靜地綻放。

(男生2):哦,女孩,你難道真是從中翩然而至,在這寂寞的雨季來喚醒我沉睡已久的心靈。要我怎麼形容你的清純與美麗,如果你瞬間消失,我也不會驚奇,因為你的出現已是奇蹟。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會於古朝的畫中尋你,於幽幽的池邊畫你,儘管我色彩的筆天邊勾勒你丁香花一樣的心事。

(女生1):輕輕的,我穿過雨巷,穿過綿綿的情詩,就這樣來到飄浮著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驚訝,也不要多問,我只想跳出發黃的詩頁,我只想在丁香花盛開的雨季,重溫在深巷中徘徊的憂鬱。儘管它只會存在於這個雨季。

集體):是誰,曾經用美妙的文字,敘我成溫柔憂鬱的佳人;是誰,用甜甜的木蕭,奏我出丁香一樣的芬芳;是誰,用流音的古箏,彈我成千年的紅顏知音。

(師):呵,丁香般的女孩,那是你轉身離去時的那一聲幽幽的嘆息和你明亮的眼眸中那一層淡淡的憂鬱,它們已經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遠留在了每一位愛詩人的心裡!好,讓我們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一起走近那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鷗,浙江杭州人。中國著名的現代詩人,他的代表作還有《我用殘損的手掌》,詩集《望舒詩稿》《望舒草》《我底記憶》。

戴望舒的詩深得中國古典詩詞婉約詩風的遺韻,又受法國象徵詩派的影響,因而詩作呈現出孤獨抑鬱、消沉的特點。

?在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是重要的一個意象,雨巷、油紙傘、丁香等意象都是為了表現女子的形象而服務的。那麼詩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象徵著什麼?

明確:詩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的一個姑娘,但這個姑娘同時又帶著淡淡的憂愁,正如作者所說的“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彷彿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時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連這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舊彷徨在這雨巷,仍舊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般的/結著愁怨的姑娘。“詩人將丁香般的姑娘寫得那般清雅,悽美、飄渺、哀怨,使這個雨巷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象徵著詩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詩人寂寞心靈的痛苦歌唱,詩人把美好生活虛擬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詩人明明看到了她,卻又無法走近她,象夢一樣來,又象夢一樣地飄逝。

?教師引導:現在,我們再考慮“為什麼”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戴望舒這麼憂傷。

⑴痛苦的心境:原因是作者痛苦的初戀。在愛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戀愛在1927年,後來失敗了。

⑵黑暗的現實: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也可以是一部分進步青年的這種心境的反映。那個時期寫出了《荷塘月色》的朱自清也是例證。“雨巷”意象正是作者心理現實和社會現實的象徵,也是一切苦悶的象徵。

對於美好的東西,我們都想得到,當我們得不到的時候,自然會痛苦失落。《雨巷》的成功正在於戴望舒寫出了我們每個人都曾經體驗過的一種感情,那就是“憂傷”。詩歌把詩人的感覺就是這樣傳輸給我們,使我們產生了與他一樣或近似的情感體驗。在文藝學上,這種情況叫共鳴。能讓讀者產生強烈共鳴的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能讓不同時代的人產生共鳴的作品,那就是偉大的作品了。

在夢一般悽婉迷茫的意境中塑造了一位孤獨感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象徵的手法抒發了詩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愁怨的失望的複雜情緒。

(可從探求“理想是什麼”這一角度來發掘詩歌的無限張力:這是一首愛情詩、政治詩、哲理詩等角度探究。但無論哪一種,其悽婉迷茫的意境和那哀怨的眼神、太息一般的目光,還有那彷徨的聲音,讓我們無限惆悵,一代一代永遠也走不出這悠長悠長的“雨巷”。)

1、根據前面對意象的分析,進一步思考:“丁香一樣”的姑娘有何象徵意義?

?雨巷》刻畫了陰冷的綿綿細雨,刻畫了悠長寂寥的雨巷。在這裡,“雨巷”正是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的象徵。詩人還刻畫了一個滿心哀怨惆悵彷徨、撐著油紙傘走過的姑娘。這“姑娘”正是詩人理想的象徵。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這種心態,正是大革命失敗後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於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雨巷》再現了當時一部分青年心靈深處的聲音。我們分明可以看到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後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悠長狹窄而寂寥的江南“雨巷”的陰沉圖景,這正是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的寫照。

第3篇

經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通過意象揣摩現代詩情感的方法,因此意象不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雨巷》這首詩在音韻上有著很高的成就,葉聖陶曾評價它“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詩歌的音韻同樣是進入詩歌意境與情感的抓手,本課擬主要從音韻的角度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和情感。

2、通過比較、誦讀體會詩歌的音韻美,領悟音韻在意境營造、感情抒發的作用。

通過比較、誦讀體會詩歌的音韻美,領悟音韻在意境營造、感情抒發的作用。

1、聽歌曲《丁香花》感受歌曲憂傷的氛圍,瞭解丁香花的象徵意義。

2、聽教師配樂朗誦《雨巷》,想象如果給《雨巷》配上插圖,你會畫上什麼?用上哪些色彩?

小結:暮春時節,江南煙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斑駁頹圮的籬牆,一把懷舊古典的油紙傘,滿腹心事的詩人,美麗憂傷的丁香姑娘,共同營造了悽清哀婉、惆悵彷徨的意境。

3、選擇你喜歡的章節,用聲音表現畫面和作者的情緒。(提示:注意語調、語速、語氣、停連、輕重的處理)

研讀詩歌,感受《雨巷》聲韻之美,領悟音韻對於意境營造、情感抒發的作用。

小結:復沓營造了一種悅耳和諧的音樂美,以舒緩綿長的旋律傳達出纏綿悠長的哀婉惆悵之情。

小結:ang韻有悠長而開闊的感覺,表達一種綿長,哀而不傷的情感。

研讀賞析《蒹葭》,比較兩首詩的異同,寫一篇小評論。

第4篇

2、通過對抒情主人公“我”、意象“雨巷”等特點分析,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2、通過朗讀,體會詩人憂鬱惆悵的情懷,理解中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進步知識分子的可貴之處,樹立起對作家的尊重、對作品的喜愛的態度。

分析理解詩中“姑娘”、“我”等意象,及其象徵意味。

北方的衚衕,滿目塵土,風起處颳著彌天的黃沙,上海的里弄,鱗次櫛比的人家,擁擠得喘不過氣,江南的小巷悠長而又寂寥,走過雪月風花,走過杏花春雨,走過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姑娘。有過夢,有過淚花,更有著怒放的紅芍藥。江南的小巷是一篇飄逸恬靜的散文。

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來體味江南巷之美,詩之美。

彷徨(pánghuáng)彳亍(chìchù)頹圮(tuípǐ)寂寥(jìliáo) 惆悵(chóuchàng)

2、學生再放聲朗誦一下這首詩歌,請注意感情和節奏的把握。

教師總結:是的,詩中沒有大江東去似的豪邁,也沒有涓涓細流似的清麗明快,而是籠罩著一種淡淡的憂愁

5、朗讀指導:現在請大家欣賞一下全詩的朗讀,也隨著朗讀來看一看怎樣的江南雨巷。

(過渡)舒緩的旋律,淡淡的憂傷,把我們帶到了迷濛的江南,如煙的雨巷。大家想一想,當你沉浸在憂傷之中時,是否想過是什麼因素造成了它的憂傷之美?

⑴請再放開聲音朗讀,邊讀邊思考。有想法和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

點撥:丁香花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丁香為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在我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著美麗、高潔、愁怨。如李商隱的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璟的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教師總結:看到油紙傘我們會想起斷橋,想起白娘子與許仙相會的旖旎傳說,想起丹青繪就的江南煙雨,想起少女玲瓏的舞姿,想起歌曲動聽旋律。“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淅淅瀝瀝的春雨滴落在油紙上,想起寂寥的音響,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髮披肩的女子從頹圮的籬牆邊嫋嫋走來,攜著一縷丁香花的幽香,載著一懷焉然極致的心事,有嘆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悽然。我們彷彿置身於江南雨巷中,感受到一種幽深空濛、迷離縹緲的意境美。

(過渡)有人說,詩是情感的鈾,語言的鑽石。的確,詩就像一條流淌的河,像一首繞樑的歌,當我們沉浸在“雨巷詩人”為我們營造的憂鬱悽美的意境中時,是否感受到另一種美呢?

⑵ 提問:我們感受到詩的總體節奏是舒緩悠揚的,詩人是通過怎樣的語言處理造成的呢?

⑦、大量帶有很濃情緒色彩的詞:寂寥、愁怨、冷清、太息、悽婉、頹圮、憂愁。

教師總結:這些手法的運用形成了一種悠長舒緩、低沉徘徊的旋律,營造了一種悽婉迷茫的意境,加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種音韻美。

(過渡)文學欣賞中有一句經典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對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有不同的理解。這首詩中抒情主人公“我”彷徨在寂寥、悠長的雨巷就是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姑娘有何含義呢?

討論:《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詩。人們對這首詩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姑娘”就是“我”,有人認為“姑娘”相當於“我”心中的理想,還有人認為,“姑娘”就是姑娘,沒有其他意思。你有什麼看法?

⑶ 知人論世,課件顯示背景(“我”的補充──另一層面的“我”,將來的“我”)

教師總結:無論怎樣理解姑娘的形象,我們看到詩人最終都沒有放棄對姑娘的期望,沒有放棄對美與理想的孜孜追求,儘管在詩人求索的過程中有惆悵、迷茫、失落和感傷。所以,有人說戴望舒是一名略帶著一絲憂怨的尋夢者,在他身上體現著一種苦苦追夢的執著美。

美是豐富多彩的,清麗明快是一種美,隱逸曠達是一種美,同樣舒緩低沉、憂鬱淒涼也是一種美,戴望舒的雨巷讓我們感受到了這種別樣的美。最後,讓我們再次走進戴望舒,走進他的雨巷。

試依照《雨巷》一詩的情境,展開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

上完這節課後,各種各樣的感受盈滿於胸:對詩歌的熱愛、與學生分享詩情的期待、對講解清晰一首現代詩歌焦慮、初次嘗試的緊張、身邊熱情同事提醒的茅塞頓開、課堂上學生精彩回答的感動、少年鋒利語言的讚賞……

詩歌是情感的藝術,教學是語言與理性的藝術,如何在二者之間架構一座橋樑,這節課做了一些嘗試:營造環境讓學生體會、啟發學生去想象、學會與人分享這種情感、把課堂還給他們,放手讓他們討論和感受。文學的學習不是截然分開的,古詩與現代詩有許多相通的東西,其中的繼承和超越需要仔細瞭解和分析……

第5篇

2、通過對抒情主人公“我”、意象“雨巷”等特點分析,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藉此構成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在此境地中,詩中描寫了抒情主人公“我”對“丁香一樣”的姑娘的追求,表現了詩人具有時代特點的心路歷程。在教學中可以有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意象的解析。使學生緊扣文字,在捕捉、分析意象的特點後,瞭解到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雨巷中孤獨的ㄔ亍著的彷徨者。可以引導學生合理地補充情節,填補詩歌空白,使意象清晰。藉此來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第二層次:知人論詩、知世論詩。結合詩人的經歷,詩人的感受,我們可以瞭解大革命失敗後,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於惶惑迷惘的心境。第三層次:象徵手法的運用。詩中的“我”“雨巷”“姑娘”是充滿了象徵意味的抒情形象。詩人把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美好理想的象徵。由此理解“我”在孤寂中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第四層次: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反覆誦讀,體會本詩的語言特點。

1、共同朗讀,體會:詩歌表現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美?是如何表現的?

2、詩中都描繪了怎樣的場景畫面(包括人物形象)?

明確:抒情主人公“我”;“丁香一樣”的姑娘;雨巷;雨;籬牆;油紙傘。在詩中,這些意象形式上各自獨立,但卻使我們覺得形象之間有著某種特殊關係,共同具有某些東西。

⑷ 我的“希望”結局如何?一定是這樣的結局嗎?為什麼?

(根據詩中的情節,學生很容易從字面上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這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⑴ 抒情主人公“我”:獨自、冷漠、悽清、又惆悵、希望。

⑵ 姑娘:哀怨又彷徨、冷漠、悽清、又惆悵、默默彳亍、悽婉、迷茫、消散。

雨巷:悠長(沒有盡頭)、寂寥(雨巷寂寥,人更寂寥)。

油紙傘: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分冷漠、悽清氛圍。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祕、迷濛的特點,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襯出撐一傘風雨,雨中彳亍的形象,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

(問題⑵問題⑶可以使學生結合文字挖掘抒情主人公“我”“姑娘”的意象特徵,並就此展開豐富的想象。問題⑷可以結合描寫環境的意象,雨巷──“悠長又寂寥”,籬牆──“頹圮”,油紙傘等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象,讓學生說說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4、重點分析“丁香”意象,“丁香一樣”的姑娘的特點。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碧波三楚暮,接天流。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古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不以顏色豔麗、香氣濃烈著稱,但她溫柔恬靜,深沉多情;她的清香持久悠長,也就更能沁人心脾,她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徵。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

寫到丁香,就不能不寫丁香結,丁香結本身象徵愁心。這個“結”,既可指含苞欲放的花朵,更雙關著愛情的纏結,幽怨的鬱結,男女們種種複雜感情的糾結。所以,詩人用丁香比喻所愛所欣賞讚美的少女,把自己和丁香姑娘在思緒和感情上緊緊地聯絡了起來。

?雨巷》一開始就用“我希望逢著……”的句式,把與丁香姑娘相遇,作為最大的懸念提了出來。以下就緊扣著姑娘、姑娘和“我”的相似,描寫、刻畫姑娘的行為動作、外形神態,並探索著她的內心世界,表現了熱烈期待的態度。但以丁香為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這裡表現了主人公執著追求但又無法把握的孤苦心情。

(可以作為預習作業,讓學生查詢作者的有關材料。)

1、“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低調的情感呢?作者戴望舒是怎樣一個人呢?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今杭州餘杭)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徵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1928年後成為水沫社和其後的《現代》雜誌的作者之一,創作現代派詩歌。1932年後留學法國、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編《星島x報》副刊。1941年底香港淪陷,被日軍以抗日罪名下獄,在獄中保持了民族氣節,次年春被營救出獄。抗戰勝利後回上海教書。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區。1950年因病逝世。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後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嚮往,詩風明朗、沉摯。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一二歲。一年多以前,他與同學杜衡、施蟄存、劉吶鷗一起從事革命的文藝活動,並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了黨的宣傳工作。1927年3月,還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過。“四一二”政變後,他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望舒草〉序》)他這時候所寫的《雨巷》等詩中便自然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這種彷徨感傷的情緒,不能籠統地說是純屬個人的哀嘆,而是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

1、根據前面對意象的分析,進一步思考:“丁香一樣”的姑娘有何象徵意義?

?雨巷》刻畫了陰冷的綿綿細雨,刻畫了悠長寂寥的雨巷。在這裡,“雨巷”正是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的象徵。詩人還刻畫了一個滿心哀怨惆悵彷徨、撐著油紙傘走過的姑娘。這“姑娘”正是詩人理想的象徵。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這種心態,正是大革命失敗後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於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雨巷》再現了當時一部分青年心靈深處的聲音。我們分明可以看到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後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悠長狹窄而寂寥的江南“雨巷”的陰沉圖景,這正是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的寫照。

她 /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朗讀指導:我們感覺到這首詩很低沉、傷感,充滿著憂愁和無奈。讀時語調應舒緩。抒情主人公在想象時,他一定是在仔細地觀察那丁香一樣的女子的清豔。“她/是有”這裡應有一個心理上的停頓;“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顏色”“芬芳”“憂愁”要重讀,並且反覆的地方要讀出變化,“丁香一樣的/顏色”要讀出驚異,“丁香一樣的/芬芳”在語氣上與上句構成遞進,“丁香一樣的/憂愁”要回落,讀得低沉。“在雨中/哀怨”中應有一個視覺上的停頓,“哀怨”要重讀。“哀怨/又/彷徨”句,“又”後停頓稍長,“彷徨”這個疊韻詞,韻母發音要到位,讀得深沉舒緩。“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上下句式連貫,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非常嫵媚,但卻帶著淡淡的憂愁,表現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難以實現的惆悵。同時反覆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濛的意境,使閱讀時有起勢──強調──飛躍的遞進效果。從而使詩歌節奏顯得整齊和諧。

舉例2:末段和第一段構成反覆,朗讀處理上,要注意讀出區別。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有時在同一行詩中,如“悠長、悠長”;有時在兩行詩的隔開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詞的重疊形成了舒緩悠揚的節奏。《雨巷》在音節運用上的靈動富有生命力。

?雨巷》共七節,每節六行,每節押“ang”二到三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覆出現,形成了一種悠長的旋律,同詩人追求的幽深空濛的意境、悽婉徘徊的情調,很好地融合起來。

?雨巷》在用詞上,用了大量的帶有感情色彩的雙音詞,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悽婉”“頹圮”“憂愁”等,藉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彷徨”“芬芳”“惆悵”這些雙聲疊韻詞本身就代表著音韻和節奏,把它們巧妙地放在詩行中,形成了精巧優美、舒緩湧動而又迷濛空靈的意境。

六、學生練習朗讀,之後播放朗讀錄音,以豐富學生的體會

第6篇

課文讀完了,我們感覺到什麼了嗎?這首持美嗎?是一種什麼樣的美?

我們感覺到這首詩很低沉、傷感,充滿著愁緒和無奈。我們被這種感覺控制住了。這首詩很美。為什麼讓人難受的詩也美呢?我們還能舉出曾讓我們難受過,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動過的人、事和作品嗎?

對。每個人都有這種體驗。不只是讓人愉悅的東西才美,讓人感傷、感悟的東西有時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無限豐富的。

我們體驗到了這首詩的低沉、哀怨和無奈。我們也認定了這首詩是美的。那麼,我們的感覺和體驗是如何獲得的?我們為什麼認為它很美呢?

意象: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頹圮的籬牆

他很孤獨,也很寂寞,在綿綿的細雨中,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在這樣陰鬱而孤寂的環境裡,他心裡懷著一點朦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悉怨的姑娘。這個姑娘被詩人賦予了美麗而又愁苦的色彩。她雖然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內心充滿了冷漠悽清和惆悵。她和詩人一樣,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無言,像夢一般地從自己身邊飄過去了,走盡了這寂寥的雨巷。

在詩中,這些形象形式上各自獨立,但卻使我們覺得形象之間有著某種聯絡,共同具有某些東西。形象構成了一種特殊關係。在這朦朧的意象中,作者究竟想要說什麼?

有人說,《雨巷》是詩人用美好的想象來掩蓋醜惡的真實的自我解脫,是用一此皁泡般的華美的幻象來欺騙自己和讀者,除了藝術上的和諧間律美外,在內容上並無可取之處。

有人說,這詩如中國的水墨寫意,只盡情地渲染情感,發散著自己憂愁與迷惘,我喜歡你彷徨中的美麗,我銘骨你遺憾時的憂傷。

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國小、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濛濛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結合自身住在衚衕的經歷)

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並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祕、迷濛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悽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濛意境都來源於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絡在一起。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為什麼要選用丁香?

明確: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著美麗、高潔和愁怨。《雨巷》中寫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源於古詩李景詞丁香空結雨中愁(《攤破沙·浣溪沙》)全詞是: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徵。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我為什麼會這樣哀怨?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低調的情感呢? 有句俗語叫文如其人。作者戴望舒是怎樣一個人呢?瞭解了詩人,能更好地理解詩作。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一二歲。一年多以前,他與同學杜衡、施蟄存、劉吶鷗一起從事革命的文藝活動,並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了黨的宣傳工作。1927年3月,還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過。四,一二政變後,他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望舒草/序》)他這時候所寫的《雨巷》等詩中便自然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這種彷竹感傷的情緒,不能籠統地說是純屬個人的哀嘆,而是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來在詩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則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誦再現了這部分青年心靈深處典型的聲音。在這裡我們確實聽不到現實苦難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號。這是低沉的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從這傾訴和自白裡,我們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後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嗎?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痕在詩句裡流動。即使是當時的青年也並非那麼容易受著欺騙。人們讀了《雨巷》,並不是要永遠彷徨在雨巷。人們會憎惡這雨巷,渴望出離這雨巷,走到一個沒有陰雨,沒有愁怨的寬闊光明的地方。

象徵主義(symbolism)是十九世紀末期流行於歐洲(主要是法國)的藝術思潮。它的產生是對印象派藝術和寫實主義所標榜的原則的反動,企圖用視覺形象表達神祕和隱蔽的感覺。象徵主義思潮創造了新的語言,開闢了表現的新途徑。這種象徵語言可稱為(情緒的象徵),即通過細緻複雜的一剎那感覺,來探測心靈深處最隱蔽的內容。在象徵主義藝術家看來,可視的世界和不可視的世界,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無限世界和有限世界,是彼此相互呼應和溝通的。因此,這類象徵不論用抽象的或具象的語言,都是非常蒙膿和難以捉摸的,具有神祕的傾向。

這種藝術流派於五四運動退潮時期傳入中國。第一個大量利用象徵主義方法寫詩是李金髮。戴望舒早期的創作也明顯地接受了法國象徵派的影響。他的創作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注意挖掘詩歌暗示隱喻的能力,在象徵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

有人說;本詩在藝術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成功運用象徵手法,使詩的意境深邃、豐富,並具有含蓄美。那麼他的象徵意義會有哪些呢?

古人在詩裡以丁香結本身象徵愁心。《雨巷》則想象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憂愁,也有丁香一樣的美麗和芬芳。這樣就由單純的愁心的借喻,變成了含著憂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這個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滅的痛苦。

詩人在《雨巷》中運用了新鮮的現代語言,來描繪這一雨中丁香一樣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與古典詩詞中套用陳詞舊典不同,也與詩人早期寫的其他充滿舊詩詞調子的作品迥異,表現了更多的新時代的氣息。丁香空結雨中愁,沒有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更能喚起人們希望和幻滅的情緒。在表現時代的憂愁的領域裡,這個形象是一個難得的創造。

在古代詩詞裡,雨中丁香結是以真實的生活景物來寄託詩人的感情。《雨巷》中那個在雨中飄過的丁香一樣姑娘的形象,就帶上了更多的詩人想象的成人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情景,又是作家馳騁藝術想象的結晶,是真實與想象相結合所產生的藝術真實的形象。戴望舒說:詩是由真實經過想象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的,也不單是想象。(《詩論零札》十三)

我們說《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鑑於古典詩詞,又超越於古典詩詞,最主要的即因為它是詩人依據生活的經驗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創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藝術想象的產物。

(歸納)朱自清先生說: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徵派。他譯過這一派的詩。他也注重整齊的音節,但不是鏗鏘而是輕清的;也找一點朦朧的氣氛,但讓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處。(《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雨巷》朦朧而不晦澀,低沉而不頹唐,情深而不輕佻,確實把握了象徵派詩歌藝術的幽微精妙的去處。

⑴ 詩行的頓數基本為三頓,加上詩歌語言的音質配合,因此讀起來有舒緩悠揚的效果。

⑵ 單字頓都設定在詩行的的行首。韻律詩停頓時值需基本一致,而詩行間停頓稍長,節與節之間停頓更長,《雨巷》單字頓放行首,一開始就拉長了這個字的韻尾,起著一種強調、舒緩的效果。

⑶ 復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節為例象我一樣象我一樣地第四節象夢一般地象夢一般地悽婉迷茫等連貫上下句式,可以說是詩歌內在的巧妙拉長,形成了詩歌迴環疊唱的效果,使閱讀時有起勢強調飛躍的遞進效果。復沓藝術運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第二本詩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尋夢者》如夢會開出花來的 /夢會開出嬌妍的花來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吧復沓也表現在《雨巷》首尾兩節上,從而使詩歌節奏顯得整齊和諧。

有時在同一行詩中,如悠長,悠長,有時在兩行詩的隔開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時在詩節的分開處,如二、三節間的彷徨。

詞的重疊把時值相同的頓復沓化了,從而形成了舒緩悠揚的節奏。《雨巷》在音節運用上又是靈動、變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雨巷》共7節,每節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覆出現形成了一種悠長的旋律,這樣的音質就同詩人追求的幽深空濛的意境,悽婉徘徊情調很好地融合起來。這也是音節要舒緩悠揚的原因所在。詩歌的外在形式是要為詩歌所要表達的意境和內容而服務的。

3、不但使用ang的韻尾、用音節的舒緩悠揚來增添幽深空濛的意境,而且在修辭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來增添幽深空濛的意境: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這句是排比。這幾句字數相同,結構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非常嫵媚,但卻帶著淡淡的憂愁,表現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難以實現的惆悵。同時反覆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濛的意境。

?雨巷》在用詞上也別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濃的帶有情緒色彩的雙音詞,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悽婉、頹圮,憂愁等藉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

彷徨、芬芳、惆悵這些雙聲疊韻詞本身就代表著音韻和節奏,把它們巧妙地放在詩行中,形成了精巧優美,舒緩湧動而又迷濛空靈的意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qitawenan/km4e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