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模板5篇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模板5篇

想要更好地記錄內心感受,心得體會的寫作一定要重視,優秀的心得體會是能讓讀者看完之後有切身的感受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兩學習一實踐心得模板5篇,供大家參考。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模板5篇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篇1

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幹、磨練意志,在實踐中檢驗自己。半個月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後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鍊自己的能力,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矗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幹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業餘的寶貴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學生要進行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在這之前也是不怎麼懂得的。但是,經過這次的暑假實踐活動,我竟然領悟到了一些我以前所不明白的東西。

首先,假期裡,我們的時間相對的充裕了許多。我們被允許做更多的事情。所以這種假期的實踐活動就成了我們最好的選擇。因為它既可以幫助我們看到更大的一個世界,又可以讓我們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最重要的是,當我們投入地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快樂。當我們用自己的能力去實踐,去幫助別人時,這種快樂別人是沒有辦法體會的。

人生中,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去做。但是我相信,這種實踐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我想起了一句話,人的成就是決定於他怎麼利用課餘時間。所以,一段有意義的人生。實踐一定是最最值得我們來體會的。

一起去實踐吧,去看看另一個世界。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篇2

我讀了《教師專業化的理論和實踐》這本書,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把自己培養成能滿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師有了深刻的認識。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的發展,人才素質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當然也離不開教師。教育改革對教師群體、教師個人及教師這一職業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不斷地形成了適應當前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教師發展理論,正如本文所討論的教師發展觀就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它既有社會大眾對教師的認識和要求,也有學生對教師的態度和期望,更有教師自己的角色觀念。

首先,社會的發展對教師職業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教學內容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提高,原來的某些教育內容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許多新的教育內容又在不斷地湧現,這就要求教師自覺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進行自身知識結構的新陳代謝,要求現代教師具有不斷更新自己教育技術的意識,不斷追求新知,並有意識地運用於教育教學活動,必須具備終身學習的觀念和濃厚的科研意識。因此,“教師即研究者”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

其次,三級課程的實施意味著原來屬於國家的課程開發的權力部分地下放給學校和教師,從而使課程開發不再僅是學科專家和課程專家的專利,教師也成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之一。這樣,教師不再僅僅是課程的消費者和被動的實施者,而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課程的生產者和主動的設計者。這要求教師作為一個研究者的身份進入課堂教學實踐,併成為一個對自己實踐不斷反思的 “反思實踐者”。

第三,教師的工作,包括教學工作是富有創造性的工作,教師要使自己在職前培養中初步奠定的合理知識結構能在以後的教師工作中發揮作用,就要在保持知識結構的開放性的同時,還必須學習和提高自己“轉識成智”的能力,即用智慧去駕馭資訊和知識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轉換知識觀,而且瞭解不同學科、不同場合、不同目的所使用的不同知識形態,採取不同的傳遞方式,指導和幫助學生能夠在這些知識面前善於判斷、選擇、取捨,並能夠進行不同知識的組合、轉換,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學習著手解決問題。

第四,在現代社會的知識理論中,由於知識本身與人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知識的含義已經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成了人們進行思維的原料,教學是通過作為思維繫統的知識來增進人的自由,發掘人的創造力,所以知識在教育過程中發揮作用的重要機制在於理解,而不在於認知與回憶。根據這種新的知識觀,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本身也是一個創造新知識的活動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作為主體而進入教育過程的,他們通過協商、互動的方式共同對知識進行理解和建構,這就意味著對教師素質、能力方面的要求提高了,即教師必須是一個研究者,才有資格、有能力擔負起建構性知識的教學任務,創造性地設計一種開放的、有助於師生合作及學生獨立探究的學習情境,在積極的、主動的、創造的學習活動氛圍和背景中,幫助學生去發現、組織和管理知識,引導他們而非包辦他們。

教師成為研究者是教師自身成長的必要。首先,教師的知識是教師專業化的基礎。就教師的知識結構而言,以知識的功用出發將教師知識分為本體性知識(即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條件性知識(即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即關於課堂情境及與之相關的知識)。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師的本體性知識與學生的成績之間幾乎不存在統計上的關係,且並非本體性知識越多越好。同時,條件性知識也只有在具體實踐的情境中才能發揮功效,更為重要的是實踐性知識。而這類知識的獲得,因為其特有的個體性、情境性、開放性和探索性特徵,要求教師通過自我實踐的反思和訓練才能得到和確認,靠他人的給予似乎是不可能的。從這個角度看,教師成為研究者是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其次,從普通教師到優秀教師或教育專家,大致需要經歷掌握學科知識、獲得教學技能、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等三個階段。知識是通過職前和職後的學習獲得的,技能的提高主要靠自我的悟性與經驗的積累。但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不管其實際教齡有多長,其真正價值也只是經驗的重複,充其量也只是一個“教書匠”。要想成為優秀教師或教育專家,需要的是像科學家那樣的探索精神,要帶著理性的目光,審視自己的昨天和今天,審視從他人那裡學習來的經驗,審視一切正在使用的方法與正在講授的知識,他會自己設定活動的目的,自己把握教學的過程,並會根據整體的需要去調整自己,會主動地、超前地意識到教育教學中的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會走在改革的最前沿,有創造性地改進自己的工作,並在更高的層次上拓寬自己的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形成自己的教學技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學者型、專家型的教師。第三,教師成為研究者是教師形成教育信念的必要前提。是支配教育者教育行為的內驅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一旦上升為教師的教育信念,就會成為其生活、工作的內在動力和自覺愉快的追求。教育信念使平凡的工作得以昇華,變得更富有價值的關鍵所在。形成教育信念,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最高境界,但教師的教育信念不是教師頭腦裡固有的,它除了受理論指導,經驗的總結,更是通過對已有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的審視、反思和辨析,經過自己潛心的理論鑽研和探索,敢於堅持自己深思熟慮的教育觀念,並不懈地確信、恪守、實踐,才能形成自己成熟的教育信念。

我會不斷的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努力、努力、再努力!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篇3

我參加工作已經有十四年了,雖說已經不太年輕,但對於綜合實踐活動課來講,起初,我就覺得自己缺乏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知從何入手。一來,自己從不曾靜心研究過這門課的教學;二來,作為一門新生課程,也確實有太多細節需要探究。儘管這樣,我還是充滿熱情地參加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委託專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與實驗”專案子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實驗研究。我認為,這是個機會,一個讓我真正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機會,一個挑戰自我的機會。通過對《綜合實踐活動研究與培訓資源庫(上)》學習,我學到了很多,體會更是頗多:

多少年來,中國小學校生活過於封閉,學生的成長經歷被侷限在學校的圍牆之內。“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封閉的學校教育活動,導致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缺乏充分的整體認識和理解。在資訊化社會、學習化社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已經呈現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特徵,學校教育尤其應該具有開放的教育觀念和開放的教育視野,超越學校空間對學生成長的侷限性。而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更是一門以直接經驗獲得為主的課程,它與以間接經驗獲得的學科課程不同。學科課程主要讓學生學習前人已經經歷過且已經抽象化、概括化的經驗,學生並沒有與前人同樣的經歷和時代背景,因而不可能直接獲得前人的經驗,所以要通過教師的教和其他教育中介的幫助才能間接認識和接受,因而在學科課程中,教師的“教”是一種很重要的知識傳授方式。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主要主張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獲得對客觀事物和自己的生活的感知與直接認識,它更注重學生的個人感悟與個性化知識的發展,強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而,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不能像學科教學那樣去“教”綜合實踐活動,但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承擔的指導工作、組織與管理學生開展活動等職責是不可推卸的。

通過學習,我更加明確了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應該擔任的角色:教師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活動的引導著、組織者、參與者、管理者、協調者、評價者、研究者和開發者,有時甚至可以是學生活動的旁觀者,因為不是所有的學生活動都需要干涉的。既然明確了自己的角色,那我們就因該通過學習和實踐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徵,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要達到社會和學生對這些角色的期待與要求,我們一線教師要做好以下準備:

第一、要有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適應的課程意識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它比任何一門課程都更需要教師有相應的課程意識。首先,它要求教師切實轉變長期以來形成的“學科本位”的課程觀,形成實踐的課程觀,正確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觀念是很難落實好這門課程的。其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教師切實確立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發展需要,興趣和愛好。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與學生一起在活動中發展。再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教師具有生產意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是一種預設課程,它比任何一門課程都強調過程,注重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生成活動主題,在活動中發展,可以說,綜合實踐活動的生成也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第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教師具有資源意識。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現實,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活動主題,開發利用廣泛存在的課程資源,那種寄希望於依據某一“教材”來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慣性行為,可能是與新課程有距離的。

第二、要正確認識教師和學生在這一課程中的地位。

充分體現教師和學生在課程中的地位有必要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合作式的師生關係。這種師生關係在義大利瑞吉歐幼教模式裡被形象地稱為“打乒乓”這一“打乒乓的過程是教師和兒童共同學習,共同探索,共同研究的過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師生關係也是如此,既不是學生中心,也不是教師中心,教師和學生是平等合作的關係,既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也強調教師的引導和支援,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要提高自身素質,發展自身能力

作為一線教師需要“規劃與設計的技能,組織、管理與協調的能力,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力,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如果我們再聚焦到教師指導所需要的能力,再具體一些,那麼以下四種能力是教師做好指導所需要的:

1.問題預測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預測,做好必要的知識儲備,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及時有效地給予點撥,以促進學生學習的深入。當然,要做到充分的準確地預測是不可能的,需要教師以積極的、開放的心態來對待出現問題,在不斷的設計、實施、指導過程中提高預測能力。

2.觀察能力。綜合實踐活動需要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這是教師指導有效性的基礎。

3.對話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蹲下來,認真傾聽學生的觀點、想法,以合作伙伴的身份與其進行交流。切忌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確定或轉移話題,切忌變成簡單的告訴。

4.組織交流的能力。在組織交流討論時,教師應該創設一種民主的活躍氣氛,並注意運用引導性提問,促進學生討論的深入進行。特別是總結性的討論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整理、反思自己及小組的研究,找出存在的問題,並通過討論在協商中找到解決辦法。

總的來說,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我們課題小組將本著認真的態度,紮實地開展學習研究——總結——實踐——再學習研究的綜合實踐活動。我相信學生的未來不僅僅在家長手中,他更深藏在教師和紛繁複雜的大社會中。但我堅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全面推進其道路雖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們課題小組會一直努力鑽研下去,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實驗研究”順利有效地進行開出一條陽光大道。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篇4

通過參加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學習、討論和交流,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科學發展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方法論和世界觀,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是從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性出發提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思想,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理論創新的一個突出成果,體現了黨中央對發展內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學把握,對發展思路、發展模式的不斷探索和創新,對我們立足本職,把握大局,做好各項工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現將本人學習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心得體會歸納如下:

一、通過學習,提高了對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重大意義的認識。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開展這次深入學習實踐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幹部進行深入系統地學習,準確掌握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有利於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新的實踐、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本領,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

二、通過學習,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更為全面準確的理解。

科學發展觀,是改革和開放三十年來經驗教訓的最精闢的總結。我們黨作為執政黨無時不在求發展,但曾有過求發展不科學的教訓。改革開放30年,我們黨的頭腦清醒了,從左的思想束縛中解脫出來,逐漸確立了科學的發展觀,考慮了中國的國情、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發展,有步驟、分階段逐步實施。回顧一下,從理論上的撥亂反正,解放思想,到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什麼是社會主義、什麼是資本主義的大討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無不證明了我們成熟了。從經濟建設目標的確定,也體現了科學發展的觀點,從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二番到翻三番,就符合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由於經濟發展觀的準確科學,這個目標實現了。政治上的科學發展體現的也非常明顯,從反對黨內不正之風,不正視黨記憶體在腐敗到開展反腐敗鬥爭,從我國在30年來陸續出臺的法律、法規,看得出我國正在向法制化國家邁進,而出臺這些法律並不是在一夜之間,而是成熟一個出臺一個,出臺一個落實一個,這就是科學發展觀。從民主化程序上看,老百姓敢說話了,敢發表不同意見了。文化上的百家爭鳴、百花爭豔,從科學意義上講,也是文明進步的表現。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是總結了這些成功經驗,提出了具有歷史性指導意義的科學發展觀。因為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不是階段性的,既指導了改革開放的30年,也必將指導我黨我國的各項事業,還將指導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三、通過學習,對如何實踐科學發展觀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教育工作者,學習科學發展觀,更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要認真貫徹執行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必須堅定不移地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這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全體黨員的莊嚴使命。我們要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與當前學校各項工作結合起來;把學校發展工作和當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結合起來;著力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服務學生的意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堅持以人為本,作為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學校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安排與佈置學校的工作時,按照校行政的整體部署,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和整體發展戰略,全力以赴,認真履行職能。

四、抓好國小生思想教育,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加強國小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堅持對國小生進行思想教育和正確引導,是開展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用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構築國小生的強大精神支柱。加強國小生思想教育,引導國小生沿著科學發展觀的思想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長。堅持抓活動、抓實踐、抓骨幹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推動科學發展觀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組織國小生結合思想和實際,不斷加深對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理解,為推動我校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論之一,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條重要原則。國小生實現自身成長髮展,是其強烈願望和根本需求,也是他們參與經濟社會生活、建功立業的基本前提。要切實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深入開展學生骨幹培訓,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通過實施素質拓展計劃,培養國小生人才後備軍。

五、引導國小生創新發展,推進少先隊組織的建設。

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要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的發展,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發展的希望在創新,創新的希望在青年。引導廣大學生積極創新,激勵他們用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去學習,從而達到國小生創新發展的重要目的。健全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少先隊組織體系是團結引導廣大國小生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而奮鬥的重要保證,也是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團的工作的基礎。少先隊組織的建設是以服務學生成長髮展為主要目標,能直接組織、聯絡學生的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平臺。大力發展以少先隊組織為中心,是新形勢下健全完善國小生組織體系的基礎工程。圍繞建立、運轉、管理等環節,積極探索少先隊組織服務功能實施的具體途徑,為學生成長髮展提供更多的實際幫助。

在今後工作中,我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更要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加強自身建設,落實崗位職責,轉變觀念,拓寬思路,不斷創新。在黨委的領導下,和同事們協同配合,踏踏實實幹好本職工作,認認真真完成工作任務,為我校的發展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篇5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舉世矚目。高峰頭鎮各級基層黨政組織緊跟時代步伐,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取得了經濟和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但是也出現了一些與科學發展觀不相適應的問題。因此,黨和政府審視度勢,決定通過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著力維護和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堅持以人為本,繼續把水、空氣、土壤汙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把確保群眾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把群眾生活環境的優化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實好空氣汙染和河域汙染等防治任務,提高鄉鎮汙染防治能力,千方百計解決好危害人民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讓廣大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實現人與自然相和諧。

一、違反科學發展觀,造成環境汙染的個別案例情況

xx年10月,高峰頭鎮蒲汪一村個別村民因為貪圖個人經濟利益,違反環境保護法,私自建起不合規定的“土小”企業——水泥粉末廠。這些粉末水泥的.製作過程嚴重影響了高峰頭鎮居民的生活環境,違背了科學發展觀的要義,對人民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首先,粉塵排量過大。粉塵是水泥工業的主要汙染物。有資料表明,目前我國大氣粉塵汙染主要源自於水泥、火電和冶金三大行業,其中水泥行業的排放量躍居首位。

其次,有害氣體排放量過大。水泥工業也是so2、nox等多種有害氣體的排放大戶。這些氣體具有很強的毒性,不僅可以直接毒害人體,也可以通過形成酸雨或酸霧間接毒害人體,並大面積損害農作物、森林和植被,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同時對露天工程的壽命也有嚴重影響。

再次,汙染物排放,導致沭河流域水質汙染。

二、對照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存在突出矛盾。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要重視群眾利益,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改善群眾生活環境。但是,發展經濟的同時出現了一些與環境不協調的問題。比如,工廠排放空氣汙染粉塵,汙染了群眾的生活環境,導致危害居民身體健康等其他一系列問題。

三、環境汙染等“土小”企業產生的背景

蒲汪一村出現的水泥粉末廠事件是沒有遵守科學發展觀的表現,沒有堅持以人為本。加快發展,狠抓發展,把經濟搞上去,群眾安居樂業,生活水平提高,這沒有錯。但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發展不全面,不協調,不可持續,不能做到以人為本,發展的質量、水平和效益就不高,發展就沒有生機和活力,就會難以為繼。

(一)、個別群眾文化層次較低,環保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差,面對重度汙染通常是習以為常,麻木不仁。

(二)、有關部門監察落實不到位,導致個別人員鑽空。個別群眾貪圖個人經濟利益,把國家、人民利益放在了次要位置,甚至忽略。重視個人經濟提高,生活富裕是正確的,但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破壞了環境,必將會制約經濟的發展。

四、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下大力氣進行整改

20世紀70年代以來,城鎮數量的劇增和規模的迅速擴大,城鎮功能異化現象日益凸現,即本應為人類帶來便利和幸福的城鎮,反而因汙染及生態的失衡損害了生存質量。城鎮建設應使人、生物和非生物成為一種和諧、均衡的系統,三者的協調發展才會帶來整體的興旺和繁榮。根據科學發展觀要求,黨委政府果斷做出決定,堅決取締非法水泥粉末廠,為群眾建設良好的宜居環境。

(一)普及環保知識,掃除“環保盲”。“水泥粉末廠”事件是由於部分群眾不重視或者不瞭解環境保護法所造成的。所以,黨委政府就此在全鎮開展“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環保意識”的宣傳活動。

(二)轉變陳舊觀念。按照黨中央又好又快發展決策,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全鎮各級積極開展教育群眾轉變陳舊觀念,徹底改變先致富後宜居的觀念,大刀闊斧進行整改活動。

(三)依法取締。xx年5月,黨委政府聯合工商、公安、環保、安監等部門,堅決依法取締危害環境,違反科學發展觀,不符合環境保護法的工廠,使高峰頭群眾能夠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四)加大汙染治理力度和檢查督導力度。對於已經汙染的水域及居民區,黨委政府予以適度補償;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黨委政府專門成立環境保護綜合治理檢查小組定期進行檢查,防止再次抬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五)重視環境保護,加大綠化面積。黨委政府根據上級精神,多方籌措資金,完成鎮駐地花壇、綠化帶補栽、修整2500平方米,配套綠化帶800米,其中黃楊6萬株,小葉女楨3萬株,刺鬆100株,銀杏200株。

總之,我們要把以人為本的原則貫穿於整個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之中。我們要以提高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質量為目標,用做好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發展、實踐推動科學發展、構建社會和諧。

標籤: 模板 實踐 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xinde/7p1ro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