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寫勇氣的讀後感參考5篇

寫勇氣的讀後感參考5篇

我們在閱讀了相關的文學典籍之後,一定不能忘記讀後感的寫作,我們在寫讀後感時要想立意深刻,首先就要將原文讀懂讀透才行,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寫勇氣的讀後感參考5篇,感謝您的參閱。

寫勇氣的讀後感參考5篇

寫勇氣的讀後感篇1

學了《花的勇氣》這篇課文後,我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對一切風風雨雨,無論你遇到什麼挫折,只要有勇氣,就會有希望。 回想作者初次看到的只是綠色連著綠

色的維也納,顯得非常單調。“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下次再來,非躲開四月不可!”作者為眼前看到的景色而感到失望。同行的小呂聽到這番話,把他帶到一片非常開闊的草地上,讓他扒開草好好看看,此時作者又非常吃驚,因為他看到的是

青草下面藏著密密的小花,它們純潔、嬌小、鮮亮,只比青草矮几釐米,好象只要一使勁,就會齊刷刷地冒出來。 看到這裡,我已經被觸動了。因為這些花兒不是為外面的風吹雨打而膽怯,而是被草壓在下面。但是終有一天頑強的花兒會衝出草叢,

特別引人注目。

時間過得飛快,作者馬上就要離開維也納去義大利了,但還未看到這些花兒從草叢中冒出來,此時作者又感到非常遺憾。沒想到,就在作者走的那天,外面濛濛細雨把車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紗簾。隔著車窗,看不清

外面,但窗外的顏色明顯變了:一片綠色的維也納此刻變得五彩繽紛,白色、黃色、紫色,在車窗上流動。作者下了車,看到了一片花的原野,這正是前幾天那片千萬朵花兒藏身的草地。這景色與前幾天的相比,簡直是改天換地。此刻作者心中感慨

寫勇氣的讀後感篇2

“生活給了我們各種束縛,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束縛是時間的、金錢的、人際關係的,但實際上,這些束縛是心靈的”。感謝本書,讓我獲得瞭解脫和治癒自己的方法。

本書基於阿德勒的理論體系,幫我掙脫的第一個束縛是來自過去。當哲人平靜地說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時,我的思緒有瞬間的凝固,然後瞬間豁然開朗。是的,是瞬間原諒了某些人和事,瞬間釋懷了那些不想再提及的曾經,瞬間覺得自己離幸福很近,瞬間——放下。

我認為我不是個執念很重的人,雖然“過去”——直白的說是我的原生家庭——在很長一段時間影響了我的選擇我的判斷,但當我終於有勇氣執起他的手,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並感受到他帶給我的安全感和幸福時,其實我已經將所謂的過去深埋心底,雖然仍舊不能釋懷,但我試著遺忘——既然我不能改變血親的事實,那我只要做到為人子女的責任就好,一切都只是一種義務。

但不能否認的是,其實我還是有偏執的一面存在,雖然我對自己說我會遺忘,但每當親人誇讚成年後的我對父母如何孝順時,我卻沉醉在每每父母那愧疚和抱歉的眼神中不能自拔,我一邊鄙棄著自己的“惡毒”心思,一邊享受著那種“報復“的快感,痛並快樂著……

然而,我遇到了正面管教,繼而認識了阿德勒,如果說正面管教讓我不再糾結那些所謂的傷害,讓我理解那只是他們不懂愛我的方式,那麼透過《被討厭的勇氣》所呈現在我面前的阿德勒的心理學理論讓我更加釋然和解脫——過去的好與不好已然成為過去,它已影響了我那麼多年,為什麼我還要讓它繼續?放下過往其實是放過自己,當我有勇氣走入婚姻並將我的女兒帶到這個世界,那些過往早已不能左右我了,曾經的不釋懷也不過就是一段不開心的經歷——僅此而已。

第二個束縛來自人際關係。在沒參加讀書會之前我覺得在人際關係這個層面我沒什麼可糾結的,因為我狹義地定義了“人際關係”。感謝19班的lisa,這個學理科的女生以其思維和邏輯的縝密呈現給了我對“人際關係”更全面的認知,使得我更清晰地理順了自己的問題。

她總結的人際關係包含三大矛盾:比較、競爭及權力之爭。從前,當我煩惱體重直線上升、考試考不好、與父母意見不一時,我不認為這些煩惱來源於人際關係,但現在當我仔細且深入地探想這些煩惱問題的目的時:在意體重源於比較,考試是為了競爭,而執著於對錯則是對權力的爭奪,根據阿德勒心理學的說法,其根源只有一個——那就是人際關係。簡單來說,就是為了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即,人的煩惱在於離不開群體,卻不知道該如何合適的、把自己放置在群體中並讓自己成為有貢獻感的人。

接著,“課題分離”這個概念打開了一扇改變我命運的大門。原來——我的人生就只是我自己的人生,如何做、做的如何都是我自己的事;別人的人生從本質上來說,都是與我無關的人生,別人如何做、做的如何也與我無關。如果每個人都守自己的本分,過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間就沒那麼多糾結和煩惱。即,在“我”的課題中做好決策者和承擔者,在“他人”的課題中做好旁觀者或援助者,忘掉別人的標準,感受自己的幸福,就已經足夠圓滿了。

第三個束縛來自未來。我常說“等我如何如何,我就如何如何……”如同我將我的人生界定成“一直在路上”。可其實,人生中只有現在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過去是無法改變的,未來是不可預知的,與其糾結過去或憂慮未來,不如在此時此刻認真而謹慎的做好現在能做的事。就像書中所說:“人生就像是在每一個瞬間不停旋轉起舞的連續的剎那,只要跳著舞的此時此刻充實就已經足夠。”

曾公曾說:“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活好了當下,就活好了一生!

寫勇氣的讀後感篇3

最近剛看完《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有兩個點,我覺得有點難以理解。

01.過去的經歷對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取決於當事人如何看待

阿德勒的理論是不看過去,不看未來,關注於當下。不要因為過去的生活影響甚至限制你現在的生活。

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你無法改變。對於過去你要如何定義,完全取決於當下的你。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就不住地感慨,這個對很多人來說是不是有點殘酷呢。因為它不認可環境會對人產生影響,全依賴於當事人自己怎麼去看待這件事。

忽然想到電影《素媛》中的主角,明明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對她產生了非常惡劣的負面影響。但按照阿德勒的理論,應該與過去的事情分離,那已經過去無法改變,應該積極地看待這件事,如果因此而苦惱,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勇氣與過去隔絕。

雖然這個道理是正確的,但對於當事人來說很殘酷啊!已經遭受了殘酷的事情,還要靠自己積極地走出來,如果沒有,那是因為你不想走出來,可能有其他的目的。

可能對於一般經歷的人來說,這個理論蠻好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關注現在,活在當下。但是對於那種經歷過比較深的痛苦,比如經歷過x侵,家暴,童年虐待的人來說,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脫出來,比較難。主要是這個理論認為,如果不能從過去的經歷中解脫出來的話,那是因為當事人有其他可能自己都不清楚的目的。這點有點殘酷。

也就是如果你遭遇不幸,但要能自己走出來,不然就是自己不想走出來。

02.他者信賴。無條件地相信別人。

“請你想象一下這種情況。在某個家庭裡,晚飯結束之後,餐桌上滿是餐具。孩子們回了自己的房間裡,丈夫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只有妻子(我)在收拾。而且,家人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一個人打算幫忙。如果按照常理考慮,這種情況下,妻子(我)就會產生“為什麼不來幫我?”或者“為什麼只有我幹?”之類的怨言。

但是,這時候即使聽不到家人的“謝謝”,也應該一邊收拾餐具一邊想“我對家人有用”。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他人為我做了什麼,而是我能為他人做什麼,並積極地加以實踐。只要擁有了這種奉獻精神,眼前的現實就會帶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也許會被欺騙、被利用。但是,請你站在背叛者的立場上去想一想。如果有人即使被你背叛了,也依然繼續無條件地相信你,無論遭受了什麼樣的對待依然信賴你。你還能對這樣的人屢次做出背信棄義的行為嗎?”

這個觀點也是無法認可。屢次做出背信棄義行為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對於上文中提到的案例,當妻子在收拾餐盤時,應該樂觀地想,我是在為這個家庭做貢獻的。而不要去想“為什麼總是我?”這樣就會有價值感。

但是如果確實承擔了更多的家庭義務,可以這樣安慰自己,但另一方面也會不會助長了對方偷懶的意識呢。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主動看到你的付出而感動,而有可能把別人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

信賴他人,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但這個假設的前提是每個人都是善良的。阿德勒也確實這樣認為,他認為沒有人想做惡。

以上是兩點我有點不能接受和認可的地方。

總體來說,這本書對於我是優點大於缺點的。讀完收穫還是蠻多,甚至幫我解決了一個心魔。簡單地羅列一些阿德勒理論的一些觀點:

1.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2.人的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

3.無論是走在前面還是走在後面都沒有關係,我們都走在一個並不存在縱軸的水平面上,我們不斷向前邁進並不是為了與誰競爭。價值在於不斷超越自我。

4.在戀愛或夫妻關係中,過了某個時期之後,有時候對方的任何言行都會讓你生氣。吃飯的方式讓你不滿意,在房間裡的散漫姿態令你生厭,甚至就連對方睡眠時的呼吸聲都讓你生氣,儘管幾個月前還不是這樣。

這是因為那個人已經下定決心要找機會“結束這種關係”,繼而正在蒐集結束關係的材料,所以才會那樣感覺。對方其實沒有任何改變,只是自己的“目的”變了而已。

5.在賞罰式教育之下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沒人表揚,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沒人懲罰,我也做壞事”。是先有了希望獲得表揚這個目的,所以才去撿垃圾。並且,如果不能夠得到任何人的表揚,那就會很憤慨或者是下決心再也不做這樣的事情。很明顯,這是一種不正常的想法。

6.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與此相對,父母命令孩子學習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如果這樣的話,那肯定就避免不了衝突。因此,我們必須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點出發,把自己的課題與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

7.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別人,這是一種對自己撒謊也不斷對周圍人撒謊的生活方式。

8.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才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9.表揚這種行為含有“有能力者對沒能力者所做的評價”這方面的特點

10.以前有位作家曾引用過這樣的話,“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來自一部小說。

11.無論你過著怎樣的剎那,即使有人討厭你,只要沒有迷失“他者貢獻”這顆引導之星,那麼你就不會迷失,而且做什麼都可以。即使被討厭自己的人討厭著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共勉!

寫勇氣的讀後感篇4

勇氣就像一艘小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寬闊的海洋,勇氣像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讓我們痛快暢飲。

今天,我讀了一本繪本,美國作家伯納德·韋伯的《勇氣》。裡面的內容跟千千萬萬的繪本一樣,是簡短的文字和豐富的插畫,可這些短小精悍的文字卻讓人回味不已。

勇氣是什麼呢,作者對這個問題在這本繪本里作出了答案。“勇氣,是你第一次騎自行車不用安全輪。”“勇氣,是你有兩塊糖,卻能留一塊到第二天。”“勇氣,是你知道一個大祕密,卻答應對誰也不說”……在書中有35種可貴的勇氣,有表演馬戲團裡空中飛人那樣令人敬畏的勇氣,也有夜裡不開燈睡覺,這樣平常而普通的勇氣。總之,不管是哪一種,勇氣就是勇氣。

記得我第一次坐過山車,就是一次與勇氣"並肩作戰"的一次"輝煌戰績"。當時我坐過山車先是平坦緩慢地行駛了幾米,然後突然一個上坡,變得像箭一樣的過山車帶著我們“飛”上了坡,繼而一個俯衝,我頓時像丟了半個魂似的,看著前面的一個又一個圈。我感覺有點眩暈。聽到耳畔人們的尖叫聲,我也想“發洩”一下,可是怎麼也喊不出聲來。這時過山車要“轉圈”了,我害怕了,我後悔了,害怕前面的“山”,害怕腳底下的水塘,後悔自己剛才提出要坐過山車,過山車轉了一個圈後,我感到一陣眩暈,有一種想吐的感覺,我緊閉雙眼,心裡儘量不想這是在坐過山車,可是身臨其境,誰能不為其所擾呢?我心裡怎麼也忘不掉這是在坐過山車,我頭皮發麻,直冒冷汗。我突然感到臉上有些許水滴,我睜開眼,原來是過山車剛才經過水塘時濺起的水滴。"呼……"我鬆了口氣,終於到站了,我下了車,雖然我的腿軟得直髮抖,但我為自己的勇氣而自豪!

寫勇氣的讀後感篇5

最近讀完《被討厭的勇氣》,它沒有小說那樣華麗與曲折,但卻給人無比的力量,讓人深刻的反思與啟發。全書圍繞哲學家與青年人的辯論與對話展開,深入淺出,餘味繞樑。以下分享觸動我的幾個點~

一切不幸都是咎由自取

阿德勒心理學明確否定心理創傷。在阿德勒看來,人的不幸與煩惱,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而感到痛苦。決定我們自身的煩惱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人生不是由別人或者過去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打個比方,有人陷入了某種不幸,會把這些都歸結於自己出生在某種國家、某個時代、某個家庭等等這些外部環境的影響,但是問題並不僅僅於此。因為問題不在於過去或者外部環境,而在於現在,在於你面對這些生活方式接下來自己所採取的行動。你可以選擇繼續之前一樣的生活方式還是重新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大多數人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潛意識裡下了“不改變”的決心。改變現狀意味著打破現有的條件或規則,意味著舊的問題或煩惱未必解決,新的問題或挑戰的不斷產生讓人陷入不安和恐慌。在這種兩難的選擇下,人們往往選擇了對自己來說比較容易的那條道路,也因此陷入了想改變又害怕改變的死迴圈中,周而復始,煩惱不斷。

阿德勒指出:這種矛盾的心理源自於缺乏勇氣,想改變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變化產生的“不安”與不變帶來的“不滿”,我們選擇了後者。歸根結底,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為他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

一切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我們會自卑,是我們太害怕被他人討厭,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我們會因此討厭或者不喜歡自己,把自己放在一個很低的位置,這樣說不定就可以避免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受傷。

我們會孤獨,體會孤獨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只有在社會關係中才會體會到人的孤獨,如果一開始全宇宙就你一個人,孤獨根本就不存在。

我們會驕傲自大,有時候會表現出虛假的優越感,以超越別人為榮。但是人生不是與他人比賽,在同一個平面上永遠都是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後面,走在前面不代表高人一等,走在後面也不需要自卑。

最重要的是不與其他人競爭,只要自己不斷前進即可。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以及賦予它什麼樣的意義。

學會課題分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要完成。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別人妄加干涉。作者的建議是:首先思考一下“這是誰的課題”,然後進行課題分離,區分清楚到底是自己的課題還是別人的課題,並冷靜地劃清界限,同時做到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說白了,所謂的課題分離,就是能夠分清楚別人的事和我的事,別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也就是說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對別人的事或者情感負責。

如果你的孩子沒那麼愛讀書,不認真聽課不做作業,作為家長的你會怎麼做呢?你可能會說,我讓孩子學習是為了他好,為了他將來怎麼怎麼樣。但從課題分離的角度出發,要不要好好學習,這是孩子自己的課題。家長命令孩子要好好學習,事實上是對孩子課題妄加干涉。家長的這種行為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目的、面子或者是自己的支配慾望。也正是因為洞察了這種謊言和欺騙,孩子們才變得叛逆。所以面對孩子不學習的情況,家長在一旁看著就好,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人生課題,選擇怎麼做,由他自己決定就行,並且要對自己做出的選擇承擔相應的結果。

所謂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任何人討厭。如果你不想被人討厭,你會怎麼做呢?是否會時常看別人臉色併發誓忠誠於任何人呢?是否會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諾“能做到”,負不起的責任也一起包攬?是否會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別人?顯然,這種對自己撒謊也不斷對周圍人撒謊的行為是一種多麼大的“不自由”!

招人討厭是件痛苦的事。我們都想不被討厭,但這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最大的不自由。要想自由,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做不到上述這些代價,那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獲得所謂的自由。

“是否怕被別人討厭”是我自己的課題,我有權利自己選擇;“別人是否討厭我”是別人的課題,我沒辦法左右。即使有人討厭我,這是別人的事,我不能干涉,也不用幹涉。如果你看清了這一點,相信你的人際關係會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

世界很簡單,人生也是一樣。最後送大家一句阿德勒的話:必須有人開始。即使別人不合作,那也與你無關。我的意見就是這樣。應該由你開始,不用去考慮別人是否合作。

標籤: 讀後感 勇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xinde/yn453.html
專題